- 网工入门01-了解常见网络结构
- 网工入门02-了解小型企业网硬件设备
- 网工入门03-认识IP地址
- 网工入门04-组建同网段局域网
- 网工入门05-认识网关和路由器
- 网工入门06-企业级路由器配置入门
- 网工入门07-不同类型宽带对比
- 网工入门08-看懂路由表及静态路由配置
- 网工入门09-静态路由生效条件和基本排错
- 网工入门10-NAT网络地址转换配置入门
- 网工入门11-路由表生成的几种方法
- 网工入门12-路由优先级比较-最长掩码优先
- 网工入门13-路由优先级比较-协议优先级对比(理论分析)
- 网工入门14-路由优先级比较-协议优先级对比(实验现象)
- 网工入门15-路由优先级比较-开销值对比(理论分析)
- 网工入门16-路由优先级比较-开销值对比(实验现象)
- 网工入门17-中小型企业网路由综合配置(理论分析)
- 网工入门18-中小型企业网路由综合配置(实验现象)
- 网工入门19-vlan基础概念和配置
- 网工入门20-跨交换机vlan通信原理和配置
- hcia01-常见网络设备
- hcia02-网络参考模型(上)
- hcia03-网络参考模型(下)
- hcia04-各层常见协议
- hcia05-数据通信过程
- hcia06-VRP系统简介
- hcia07-设备管理基础
- hcia08-设备管理的两种方法
- hcia09-命令行基础
- hcia10-VRP基本配置命令
- hcia11-IP协议原理
- hcia12-IP地址基础
- hcia13-IP地址分类
- hcia14-子网划分
- hcia15-路由基础和静态路由
- hcia16-路由高级特性
- hcia17-OSPF基本概念
- hcia18-OSPF报文
- hcia19-OSPF工作原理
- hcia20-OSPF性能优化
- hcia21-以太网交换基础
- hcia22-VLAN原理和配置
- hcia23-VLAN间通信
- hcia24-STP生成树(上)
- hcia25-STP生成树(中)
- hcia26-STP生成树(下)
- hcia27-链路聚合
- hcia28-ACL访问控制列表
- hcia29-AAA
- hcia30-NAT网络地址转换
- hcia31-网络服务与应用(上)
- hcia32-网络服务与应用(下)
- hcia33-WLAN基础
- hcia34-WLAN配置实战
- hcia35-广域网技术mp4
- hcia36-网络管理与运维
- hcia37-IPv6基础
- hcia38-SDN与NFV概述
- hcia39-网络编程与自动化
- hcia40-园区网典型组网架构及案例实践
- hcia41-wlan概述和基本概念
- hcia42-wlan工作原理和配置
- hcip01-路由原理
- hcip02-路由引入
- hcip03-路由回灌和环路
- hcip04-路由引入应用场景
- hcip05-OSPF简介
- hcip06-OSPF基础概念
- hcip07-OSPF工作过程和配置命令
- hcip08-LSA概述
- hcip09-SPF算法
- hcip10-多区域OSPF
- hcip11-ospf特殊区域和安全加固
- hcip12-isis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
- hcip13-isis重难点总结
- hcip14-bgp概述和基本概念
- hcip15-bgp工作过程
- hcip16-bgp报文
- hcip17-bgp状态机和路由注入方式
- hcip18-bgp路由通告原则
- hcip19-bgp路由属性01
- hcip20-bgp路由属性02
- hcip21-bgp路由属性03
- hcip22-BGP工作原理和配置
- hcip23-BGP属性和优选原则
- hcie01-信息传输过程
- hcie02-数通专业名词基础
- hcie03-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 hcie04-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 hcie05-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 hcie06-防火墙的基本功能
- hcie07-无线AC和无线AP基本功能
- hcie08-了解常见网络类型
- hcie09-网络参考模型应用层
- hcie10-网络参考模型:传输层tcp和udp
- hcie11-网络参考模型:传输层端口号
- hcie12-网络参考模型:下三层
网络运维最基本的要求是保障网络畅通以及网络安全。实现网络互通,尤其是跨设备之间网络互通,就需要配置静态路由(Static)或者动态路由协议(比较经典的就是ospf)。为了实现网络的“健壮性”、或者说“可靠性”,一般采用设备堆叠(比如华三的irf堆叠协议),为了避免出口网关单设备运行风险,采用两台以上设备配置vrrp虚拟网关冗余协议;考虑单链路在网络规划中的风险性,建议链路冗余,一般采用聚合技术,或者交换机开启生成树协议(防止二层网络环路重要协议-stp)。企业中内网中成百上千的IP地址,如何访问互联网,就需要在边界路由器或者防火墙上配置NAT转换技术,实现公司内网访问互联网。在中大型企业中,一般配置有DHCP服务器,也可以在网络设备中配置DHCP,实现公司内网IP地址自动获取,避免人为分配IP地址,可能疏忽导致IP地址冲突而带来的烦劳。近几年无线终端普及速度迅猛,无线覆盖越来越受宠,如何规划无线网络也是运维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网络设备远程管理配置telnet/ssh协议,是网络运维基础,在日常网络运维中,检查交换机以及其他网络设备都是远程登录到设备进行,而不是直接到现场处理。
网络工程师是指基于硬、软件两方面的工程师。根据硬件和软件的不同、认证的不同,将网络工程师划分成很多种类。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安全方面的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
本课程依附于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认证项目内容,配以大量实际操作并给予详尽讲解,让学员很容易学到真实本领,能够快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应用。
网络工程师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网络工程师是指基于硬、软件两方面的工程师,根据硬件和软件的不同、认证的不同,将网络工程师划分成很多种类。网络工程师分硬件网络工程师和软件网络工程师两大类,硬件网络工程师以负责网络硬件等物理设备的维护和通信;软件网络工程师负责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的维护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