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什么是会计?会计信息使用者和决策需求
- 2.企业组织形式与会计
- 3.拓展视频:初识“小天鹅”
- 4.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资产负债表
- 5.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和利润表
- 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 7.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 8.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 9.会计科目与账户
- 10.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会计等式的扩展
- 11.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影响类型举例
- 12.借贷记账法
- 13.账户与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例题资料见拓展阅读2)
- 14.会计循环与基本流程
- 15.借贷记账法与账务处理流程
- 16.收入与货币性资产概述
- 17.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必看)
- 18.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核算
- 19.货币资金的核算和管理
- 20.应收账款减值的核算
- 21.庖丁解牛报表分析一:行业分析
- 22.存货与销货成本概述
- 23.存货取得的计价与核算
- 24.存货发出的计价与核算
- 25.存货减值的核算
- 26.庖丁解牛报表分析二:企业商业模式分析
- 27.长期资产概述
- 28.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
- 29.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 30.无形资产的核算
- 31.庖丁解牛报表分析三:如何发现报表造假
- 32.对外投资概述
- 3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思路
- 34.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思路
- 35.庖丁解牛报表分析四:关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 36.负债概述视频
- 37.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视频
- 38.应付职工薪酬视频
- 39.应交税费视频
- 40.8.1所有者权益概述
- 41.所有者投入资本的核算
- 42.结构分析法与趋势分析法
- 43.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收支视频
- 44.所得税核算
- 45.利润的形成和利润分配视频
- 46.庖丁解牛报表分析七:比率分析法
- 47.漫画财务报表体系
- 48.资产负债表及其分析
- 49.利润表及其分析
- 50.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 51.报表分析八:杜邦分析法
- 52.课程总结
基础会计学课程是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属专业基础课,是其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会计理论和基本会计核算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能和定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核算形式、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会计工作的组织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他们的理财决策和经营意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经济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必备考点
图片
第一章总论
图片
1、会计起源于人类的早期生产实践。
2、传统的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主要对外的财务会计,主要对内的管理会计。
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4、货币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还有实物量度与劳务量度
5、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是通过编制财务报告借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6、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会计的其他职能有会计预测、会计控制、会计决策、会计评价。
7、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会计核算的基本特点包括:第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第二,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8、会计核算的四个环节是:①确认②计量③记录④报告。
9、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有:①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②复式记账③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④登记账簿⑤成本计算⑥财产清查⑦编制会计报表。其中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起始环节,登记账簿是中心环节、编制会计报表是最终环节。
10、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在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的审查。
11、会计监督的其特点是:第一,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第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前监督;第三,会计监督的依据包括合法性及合理性两个方面。
12、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
13、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监督的具体内容,也叫资金运动,也叫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
14、资金运动包括:①资金投入:所有者投入和债权人投入②资金的循环与周旋(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购材料、提折旧、发工资、销售等等③资金退出:偿还负债、上缴税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15、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②财务的收增减和使用;③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④资本的增减;⑤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⑥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预算、方案、计划合同不属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6、款项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包括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外埠存存出投资款。
17、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基金、债券,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18、财务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固定资产。
19、债权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应收票据,债务包括借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20、资本是指投入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中的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21、支出是指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以内、以外的支出,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22、财务成果是指经营活动的结果包括盈利或亏损,具体是指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
23、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假设。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4、会计主体是指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是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对象范围。
25、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26、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持续经营只是一个假定,因为任何企业在经营中都存在破产、清算等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或风险。
27、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28、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核算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9、在我国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的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30、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的含义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31、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请注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举例(融资租入)。谨慎性原则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许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还要求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得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如果企业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将被作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