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 金融的概念
- 2.1.1.3 荷兰股份制.mp4_高清
- 3.1.2.1 个人/家庭和企业的金融决策.mp4_高清
- 4.1.3.1 资金的流动与金融系统.mp4_高清
- 5.1.4.1 金融市场的类型.mp4_高清
- 6.1.6.1 金融的学科体系.mp4_高清
- 7.2.1.1 资金时间价值、复利等基本概念与含义.mp4_高清
- 8.2.2.1 复利、计息频率与有效年利率.mp4_高清
- 9.2.3.3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按揭贷款:示例与操作.mp4_高清
- 10.2.4.1 个人生命周期财务规划.mp4_高清
- 11.2.4.3 举例:个人养老税收递延计划.mp4_高清
- 12.2.5.1 资本预算决策与净现值法则.mp4_高清
- 13.3.2.1 信息、价格与有效市场假说(EMH).mp4_高清
- 14.3.3.1 债券的基本概念、一价定律与债券定价.mp4_高清
- 15.3.4.1 票面利率、当前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mp4_高清
- 16.3.5.1 股利折现模型(DDM).mp4_高清
- 17.3.6.1 基于盈利与投资机会的股票估值模型.mp4_高清
- 18.4.1.1 风险的概念与测度.mp4_高清
- 19.4.2.1 分散化的基本原理: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mp4_高清
- 20.4.3.1 对冲的基本原理及远期与期货.mp4_高清
- 21.4.4.1 互换.mp4_高清
- 22.4.5.1 保险的基本原理和期权相关概念.mp4_高清
- 23.5.1.1 投资组合的概念.mp4_高清
- 24.5.2.1 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的组合过程.mp4_高清
- 25.5.2.4 风险资产组合举例与操作:PN&QT.mp4_高清
- 26.5.3.1 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的组合过程.mp4_高清
- 27.5.5.1 证券市场线(SML)与CAPM的应用.mp4_高清
- 28.6.1.1 期货-现货平价关系.mp4_高清
- 29.6.2.1 期货套期保值或对冲的原理.mp4_高清
- 30.6.3.1 期权的相关概念及价格特征.mp4_高清
- 31.6.4.1 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关系.mp4_高清
- 32.6.5.1 二项式/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mp4_高清
- 33.6.6.1 两阶段二项式期权定价:动态复制技术与自融资策略.mp4_高清
- 34.6.8.1 期货投机与杠杆交易.mp4_高清
- 35.6.9.1 杠杆企业的期权特征(或有权益分析).mp4_高清
- 36.7.1.1 实物期权的概念.mp4_高清
- 37.7.2.1 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的联系与区别.mp4_高清
- 38.7.3.1 MM定理I.mp4_高清
- 39.7.4.1 最优资本结构理论.mp4_高清
- 40.7.5.1 股利政策.mp4_高清
一、课程概述
《金融学导论》是金融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金融知识框架,为后续更深入的金融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
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和功能。
熟悉货币、信用、利率、汇率等金融要素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能够进行初步的金融投资决策分析。
增强学生的金融数据处理和金融信息分析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对金融领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金融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金融相关的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课程内容
金融基础概念
介绍金融的定义、范畴和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讲解货币的产生、发展和职能,以及货币制度的演变。
探讨信用的形式、作用和信用工具。
金融市场
详细阐述各类金融市场,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的构成、特点和运行机制。
分析金融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金融中介机构等。
介绍金融市场的监管框架和重要法规。
金融机构
研究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
了解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探讨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管理。
利息与利率
解释利息的本质和计算方法。
分析利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利率的宏观经济因素。
研究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外汇与汇率
讲解外汇的概念、种类和外汇市场的运作。
阐述汇率的标价方法、汇率制度和汇率决定理论。
分析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探讨货币需求理论,包括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需求理论。
研究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和货币乘数。
介绍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传导机制。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识别金融风险的类型,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了解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和主要监管机构。
探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国际金融
介绍国际收支的概念、平衡表和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研究国际储备的构成和管理。
探讨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协调。
四、课程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系统讲解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
引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金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和决策能力。
小组项目
安排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合作完成金融相关的研究或实践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模拟交易
利用金融模拟交易平台,让学生进行虚拟的金融投资操作,体验金融市场的波动和投资策略的应用。
专家讲座
邀请金融行业的专家学者或从业人员举办讲座,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最新动态。
五、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40%)
包括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项目参与度。
定期进行小测验,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60%)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涵盖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综合考查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课程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金融学》(第五版),黄达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导论》(第三版),马亚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货币金融学》(第十二版),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八版),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国际金融学》(第十版),保罗·R·克鲁格曼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