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如何学会小儿推拿
- 【02】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揉法
- 【03】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摩法
- 【04】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推法
- 【05】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运法
- 【06】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掐法
- 【07】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捏法
- 【08】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拿法
- 【09】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按法
- 【10】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天门
- 【11】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坎宫
- 【12】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太阳
- 【1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高骨
- 【14】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迎香
- 【15】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人中
- 【16】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百会
- 【17】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风池
- 【18】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天柱骨
- 【19】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穴位-桥弓
- 【20】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天突
- 【21】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膻中
- 【22】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中脘
- 【2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腹
- 【24】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脐
- 【25】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穴位-丹田
- 【26】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穴位-肚角
- 【27】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穴位-肩井(膊井)
- 【28】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穴位-大椎
- 【29】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穴位-肺俞
- 【30】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穴位-脾俞
- 【31】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穴位-肾俞
- 【32】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穴位-脊柱
- 【3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穴位-七节骨
- 【34】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腰背部穴位-龟尾
- 【35】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脾经
- 【36】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肝经
- 【37】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心经
- 【38】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肺经
- 【39】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肾经
- 【40】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大肠
- 【41】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小肠
- 【42】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四横纹
- 【4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小横纹
- 【44】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掌小横纹
- 【45】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板门
- 【46】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内劳宫
- 【47】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内八卦
- 【48】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小天心
- 【49】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手阴阳
- 【50】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三关
- 【51】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天河水
- 【52】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六腑
- 【5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十王
- 【54】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五指节
- 【55】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二扇门
- 【56】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上马
- 【57】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外劳宫
- 【58】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一窝风
- 【59】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上肢部穴位-膊阳池
- 【60】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下肢部的穴位及手法-足三里
- 【61】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下肢部的穴位及手法-丰隆
- 【62】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下肢部的穴位及手法-三阴交
- 【6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下肢部的穴位及手法-涌泉
- 【64】小儿推拿常用穴位-河东少儿推拿流派-足部特效穴
- 【65】小儿推拿保健调理-第1节 增高
- 【66】小儿推拿保健调理-第2节 强身
- 【67】小儿推拿保健调理-第3节 益智
- 【68】小儿推拿常见亚健康疾病调理-口臭
- 【69】小儿推拿常见亚健康疾病调理-易感冒
- 【70】小儿推拿常见亚健康疾病调理-流涎
- 【71】小儿推拿常见亚健康疾病调理-食欲不振
- 【72】小儿推拿常见亚健康疾病调理-夜眠不安
- 【73】小儿推拿常见亚健康疾病调理-假性近视
- 【74】小儿推拿调理常见疾病-感冒
- 【75】小儿推拿调理常见疾病-咳嗽
- 【76】小儿推拿调理常见疾病-便秘
- 【77】小儿推拿调理常见疾病-腹泻
- 【78】小儿推拿调理常见疾病-发热
- 【79】小儿推拿调理常见疾病-遗尿
- 【80】小儿推拿调理常见疾病-鼻炎
- 【81】小儿推拿调理常见疾病-扁桃体炎
- 【82】小儿推拿调理常见疾病-小儿肌性斜颈
- 【83】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1节 小儿推拿儿科学基础
- 【84】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2节 生理病理特点
- 【85】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3节 小儿消化呼吸和解剖特点
- 【86】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4节 经络腧穴学
- 【87】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5节 阴阳学说
- 【88】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6节 五行学说
- 【89】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7节 气血津液
- 【90】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8节 藏象学说
- 【91】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9节 病因
- 【92】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10节 望诊
- 【93】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11节 闻诊
- 【94】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12节 舌诊
- 【95】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13节 切诊
- 【96】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14节 问诊A
- 【97】中医理论知识部分-第15节 问诊B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小儿推拿是纯绿色疗法,可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化学药品毒副作用,增强孩子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随着现代人们健康理念的更新,很多家长都开始信任和采用纯绿色疗法————小儿推拿,目前,该疗法已成为国际儿童保健、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儿推拿的特点有:①在经穴方面提出了五指经穴通联的观点。②有适应于推拿特点的穴位,这些穴位大多集中于头面及上肢部,且穴位不仅是点状,也有线状和面状。如前臂的三关穴和六腑穴都是线状穴,而指面部的脾土、肺金 、心火、肝木、肾水诸穴皆为面状穴。特定穴位的点、线、面状和分布特色,更能反映推拿手法治病为主的特点。③诊断中发展了腹诊法,治疗上很重视归经施治和五行生克的基本法则。④在推拿手法方面,强调以轻柔着实为主,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适达病所,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小儿推拿八法为主的一整套小儿推拿手法和复式操作法。⑤在临床操作中,一是强调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操作程序;二是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三是重视膏摩的应用和使用葱汁、姜汁、滑石粉等介质进行推拿,这样既可保护娇嫩皮肤不致擦破,又增强手法的治疗作用。
小儿推拿的对象一般是指6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其治疗范围比较广泛,如泄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发热、咳喘、惊风、遗尿、肌性斜颈、斜视、小儿瘫痪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