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学》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以下是该课程的简介:
历史沿革:课程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 1940 年国立四川大学开设的《养鸡学》,后经邱祥聘教授等几代人的努力不断发展,先后开设了《养禽学》《水禽学》和《家禽人工授精学》,后合并为《家禽学》。该课程 1999 年首批建设成校级优质特色课,2010 年获批四川省优秀精品资源共享课,2014 年获批国家级网络精品资源共享课。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养禽业概况、家禽的生物学特性、品种与育种、人工授精与孵化、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家禽场的管理等。课程共计 10 个单元,13 个章节,32 个子课程。
课程特色:
以家禽生产过程为主线进行讲授,结合世界前沿养殖技术,内容安排紧凑有条理。
师资力量雄厚,承担课程的教师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其中有教授 5 人,还配备了教学助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生产实践经验。
以问题、案例为导向,结合课程特点,图文对应,动静结合,突出特征和强化知识重点,突出课程目标,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家禽养殖能力。
视频以外补充 PPT 资料,授课中视频讲授、讨论、评价多方面结合,师生灵活互动,线上线下多渠道讨论和学习家禽生产知识。
授课目标:
知识方面:让学生掌握家禽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养禽生产的全过程,了解养禽业的行业动态。
技能方面:通过学习掌握先进的、健康的禽产品生产技术,为今后从事生产、科研和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适宜对象:适用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学生。
成绩要求:总成绩达到 60 分为合格,达到 85 分为优秀。
预备知识: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普通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繁殖学知识。
参考资料:包括杨宁主编的《家禽生产学(第 2 版)》,林海的《种禽选育与饲养管理技术》,朱庆的《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图册》《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图册》,何凤琴的《家禽养殖与防疫实用技术》,张洪让的《家禽传染病防控技术》,赵兴绪的《家禽的繁殖调控》,张宏福的《动物营养参数与饲养标准》,徐桂芳、陈宽维的《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连京华、宋敏训的《家禽现代化养殖新技术》,胡功政、邱银生的《家禽常用药物及其合理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