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导读教学视频

  • 名称:政治经济学导读教学视频
  • 分类:法律法规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14/8/19 22:09:17
 第一章          导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政治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研究对象,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掌握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3、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本章难点:
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可认知性。
教学时数:6学时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经济、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一)经济与经济学
在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意思。在西方的文献中,最早使用“经济”(economy)一词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色诺芬。在他那里,economy一词是指“家庭管理”。在19世纪下半叶,日本学者把西方著作中的economy译作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我国后来也采用了这种用法。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篇中比较详细地研究了什么是经济学,认为经济学就是研究奴隶主的家庭经济问题。
(二)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1. “经济学”的称谓早于“政治经济学”的称谓。公元前430-354年,色诺分的著作《经济论》问世;公元前384-322年,亚里士多德的名著《政治学》也专篇讨论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为经济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是在17世纪初出现的,法国重商主义理论家孟克列钦在1615年发表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最先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后来这一名称逐渐被经济学家们的经济著作所使用,包括19世纪中叶问世的马克思经济学也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
2.自从“政治经济学”这一科学名称出现以来,尽管历史上各学派有着不同程度的继承性和有其不同乃至相对立的观点,但大体说来,“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这两个名称都是被同义使用的。就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经济学著作所使用名称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用“政治经济学”为书名,如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等。二是以“经济学”为其著作命名,如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考茨基发表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列宁撰写的《卡尔·马克思》中有《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节,还有最近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等。三是以其经济学著作为主题而另辟书名,如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
因此,在经济学说中只有不同学派的区分,而没有“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区别;直到今天,许多著述者还把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当作同一概念使用。“政治经济学”不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专称;“经济学”也不是西方发达国家各学派经济学的专称。
马克思接受了历史上(主要是英、法)关于经济学的传统,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建立自己的经济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也是我们这门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
为了便于阐述,在下文没有特别说明的地方,我们都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简称为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学说是在吸收、改造和综合前人一切优秀思想成果(包括自然科学伟大成就)并加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产生的,尤其是19世纪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构成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其中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所取得的成就,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
1.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期。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威廉·配第(1623—1687年)开始,经过亚当·斯密(1723—1790年)的发展,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比埃尔·勒·佩桑特· 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年)开始,经过以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年)为代表的重农学派的发展,到西斯蒙第结束。
2.主要观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所以,他们能够阐明经济现象的某些内在联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经济理论的考察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如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他的经济理论尤其是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运行机理和内在联系,代表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学说的最高成就。他还在不同程度上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各种表现形式(地租、利息、利润等),努力寻找剩余价值量的变化原因。李嘉图把剩余劳动的分割即分配问题,作为其理论体系的中心内容,把工业利润视为剩余价值最初的一般形式,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得出关于利润、地租和工资的对立的重要论断,从而在实际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一直隐藏的三大阶级矛盾和对立的经济根源。此外,以魁奈为首的法国重农学派所创建的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理论,以及西斯蒙第关于以消费不足说明资本主义普遍生产过剩危机的理论,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精华。
总的来看,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充分发展的潜伏阶段,运用抽象分析方法较为公正地科学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内在矛盾和运行机制,构筑了包括一系列重要经济概念、范畴、理论、规律在内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这些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
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在对资本主义的尖锐批判中,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如他们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的深刻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和罪恶,对未来的“和谐”社会作了许多天才的构想等等,这些都为马克思、恩格斯实现政治经济学上的伟大变革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材料。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的理论来源之一。
总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产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思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等理论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政治经济学作了根本的改造:
1.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2.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3.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论,发现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4.解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并预见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具体历史条件相结合,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
列宁之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作了探索,也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以斯大林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基础,苏联科学院于20世纪50年代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一些经济规律,曾经一段时间流行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经过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探索,我国已经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伟大的实践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我们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至少在两个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一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特别是邓小平经济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宝库,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二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大胆地向西方经济学开放,跟踪西方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不断吸收其最新的、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从这一论述中,得到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启示: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一)物质资料生产的定义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用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界使之适合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
(二)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食物、衣服、房屋等基本生活资料,人类才能生存。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除了生产活动外,还有政治、科学、文化、艺术、体育等社会活动。后一类活动占用的人力、物力、财力越多,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而这些社会活动的扩展,只能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基础之上。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以发展,社会的文明程度也才能不断提高。
所以,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科学,其研究的出发点只能是物质资料生产。
3.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1)人的劳动: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为了取得满足自身或他人需要的有用产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人的劳动就是劳动力的支出。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如马克思所认为的:“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2)劳动资料:又称作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建筑物、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资料(尤其是生产工具)的质与量都在不断发展,范围在不断扩大,其使用效能也在不断提高。
(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劳动对象有两类:一类是未经人的加工但已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如地下埋藏的煤层和矿石、原始森林的树木、天然水域中的鱼类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称为原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越来越多的自然物被作为劳动对象,而且新的原材料也不断出现和日益增多,越来越显示出它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生产过程三要素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过程的三要素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条件。无论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还是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发展的现代社会,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这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的,从而是最具有普遍性的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的主观因素,起主导作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通称为生产资料,是生产的物质条件。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就是人们通过自己有目的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创造出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全过程。
二、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包含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劳动过程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关系的社会过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1.生产力:劳动过程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在生产力的构成中,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以及管理等其他因素。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在生产资料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在当代社会生产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渗透到生产资料和劳动能力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因此,在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结合中,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生产关系:社会过程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人们相互之间也必然发生一定的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不仅考察直接生产过程,而且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从而也就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上述诸方面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就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二)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任何物质资料的生产都是连续不断的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即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当然,马克思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对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表述,还重视对经济体系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
三、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是紧密结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各种类型的、性质各不相同的生产关系的更替和发展,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首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在一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会在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上,或者是在实现形式上,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情况。这就要求进行生产关系的必要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其次,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生产关系必须而且只能适应生产力的现有状态而发展变化。如果超越了现有的生产力状况,人为地、过早地变革生产关系,反而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如果生产关系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变化。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而新的生产关系也只有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才能确立和巩固。超越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由于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会或迟或早地相应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政治经济学只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变化,才能正确揭示它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但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各种现象的考察,深入地揭示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由于人们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构成人们全部的社会经济关系,也就是说,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包括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全部内容,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也就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客观经济规律。
一、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一)经济规律
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活动,直接表现为各种经济现象,各种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
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规律。
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经济规律总是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二、经济规律的可认识性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如同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一样,人们发现了水往低处流,落差大,流速快,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在认识这一规律后,人们可以趋利避害:修筑堤坝以防洪,搞水力发电以利民。
在经济活动领域,人们同样也可以在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使之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它做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就在于利用它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利用经济规律就是使人们的主观行动和措施符合它的要求,根据它的运动趋势,安排人们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实现经济活动的目的。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经济规律时,人们的行动越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就越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经济规律的特点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虽然都是客观的,但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规律一般来说不是长久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自然规律却有较为长久不变的特征。这是因为经济条件与自然条件不同,自然条件要在很长时期才会发生变化,而经济条件却可能较快地发生变化。一旦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在原有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经济规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经济规律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存在并发生作用。与自然规律不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而自然规律则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并发生作用。例如,不管人们的主观愿望如何,甚至不管世界上有无人类,地球照样运转。但经济规律却要通过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才能出现并发生作用,如人们只有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才会有商品经济规律。
(三)在阶级社会,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具有阶级背景。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总要直接地或间接地涉及各个阶级的切身利益,势必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而在自然科学中,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