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史上的作用20071218
- 2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霍剑青200712181101
- 3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数据处理 轩植华教授2004
- 4力学测量和热学测量轩植华教授2006
- 5电磁学测量1 蒲其荣 副教授20060705
- 5电磁学测量2变温霍尔效应20071218
- 6光学测量1现代光学技术实验2004
- 6光学测量2偏振光的研究2006
- 6光学测量3椭圆偏振20060705
- 6光学测量4傅里叶光学和光学信息处理 2006
- 6光学测量6光学传递函数实验20071218
- 7现代物理技术1光谱系列实验与光谱技术
- 7现代物理技术3喇曼光谱与光谱技术2006
- 7现代物理技术5光的力学效应系列实验2006
- 7现代物理技术6等离子体物理及应用领域2006
- 7现代物理技术7XPS物理和应用20071218
- 7现代物理技术8真空与镀膜技术2004
- 7现代物理技术9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实验2004
- 7现代物理技术10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20071218
- 7现代物理技术12核物理实验方法与Mossbauer谱2004
- 7现代物理技术13康普顿散射实验2004
- 7现代物理技术14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20080103
- 7现代物理技术15正电子湮没寿命谱2004
- 7现代物理技术16样品制备20080115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是面向理、工、医、农、文、商各学科量大面广的本科生的课程。我校每年上实验课的学生多达五千人,三十二万人时以上。在创建高水平大学和高素质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3年我校"大学物理实验"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国家级精品课程,应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应建立一个优质的课程资源体系和网络共享平台。
本"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网络系统综合了几十年来我校物理实验课程的优秀教学资源,按照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新体系提炼了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实验的教案、实验的重点、难点、仪器的原理、结构、运行机理,使用方法等,建立了实验教学的资源体系。为方便师生在教学中使用该网络系统中的资源,特对系统首页界面中有关部分作如下介绍:
1 "授课教案":
授课教案由"大学物理实验系列讲座"和"实验授课教案"两部分组成。
"大学物理实验系列讲座"围绕大学实验课程的知识点和与实验有关的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提供了系统的网上讲座(以word,PPT,录像等形式),以便学生从看起来零散的各个实验中,系统的领悟实验的思想,方法,技术和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充实验教学的信息量。
"实验授课教案"中包括各个实验的背景,原理,方法和应用等;从教学的角度总结了实验的重点、难点;结合仪器的实物照片,介绍了仪器的原理、结构、运行机理、使用方法等;为启发学生思考,大部分教案中提供了思考题。
2 "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中,包括有"实验仪器介绍"和"实验仪器使用与维护方法"两个模块。这两个模块结合仪器的实物照片介绍了各个实验的仪器原理图,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总结了各个实验运行中常见故障,分析了其原因和 排除方法。以供师生在教学中参考与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