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园林苗圃的概念
- 1.2 园林苗圃的功能
- 1.3 中国苗圃业发展概况
- 1.4 国外苗圃业发展概况
- 1.5 苗圃业发展趋势与特点
- 2.1 园林苗木种质资源的定义与类型
- 2.2 中国园林苗木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 2.3 中国园林苗木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 2.4 园林苗木种质资源的引种与创新1
- 2.5 园林苗木种质资源的引种与创新2
- 3.1 园林苗圃的类型与定位
- 3.2 园林苗圃的布局与建立前准备
- 3.3 园林地栽苗圃的规划设计
- 3.4 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 3.5.1 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设施与设备1
- 3.5.2 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设施与设备2
- 3.5.3 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设施与设备3
- 3.5.4 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设施与设备4
- 3.5.5 园林苗圃苗木生产设施与设备5
- 4.1.1 土壤管理与施肥1
- 4.1.2 土壤管理与施肥2
- 4.1.3 土壤管理与施肥3
- 4.1.4 土壤管理与施肥4
- 4.2 水分管理
- 4.3 病虫害防治
- 4.4 苗木越冬防寒及越夏
- 5.1 树木种实的概念
- 5.2 种子的成熟与采集
- 5.3 种实的调制
- 5.4 种子的贮藏与运输
- 5.5 园林树木种子的品质检验
- 6.1.1 播种繁殖技术1
- 6.1.2 播种繁殖技术2
- 6.2 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
- 6.3 播种苗的抚育管理
- 7.1 营养繁殖及其应用
- 7.2 分株繁殖及培育
- 7.3 压条繁殖及特点
- 7.4 压条繁殖方法及压条苗培育
- 7.5 扦插繁殖的特点
- 7.6 扦插生根的类型与机理
- 7.7.1 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内在因素
- 7.7.2 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外界因素
- 7.8.1 扦插繁殖技术1
- 7.8.2 扦插繁殖技术2
- 7.9 扦插苗的抚育管理
- 7.10 嫁接的概念与历史
- 7.11 嫁接的应用
- 7.12 嫁接成活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 7.13 砧木与接穗的相互影响与选择
- 7.14.1 嫁接的类型与嫁接方法1
- 7.14.2 嫁接的类型与嫁接方法2
- 7.14.3 嫁接的类型与嫁接方法3
- 7.15 嫁接苗的抚育管理
- 8.1 苗木移植概论
- 8.2 苗木移植技术与管理
- 8.3 苗木的整形修剪
- 8.4.1 各类大苗培育技术1
- 8.4.2 各类大苗培育技术2
- 9.1 苗木出圃的质量要求
- 9.2 苗木出圃准备及出圃技术
- 9.3 苗木分级、检疫、包装与运输
- 9.4 苗木假植和贮藏
- 10.1 微繁殖概述
- 10.2 组织培养类型及微繁殖的基本方法
- 10.3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设施设备
- 10.4 培养基的组成及配制
- 10.5.1 微繁殖(组织培养)技术及流程1
- 10.5.2 微繁殖(组织培养)技术及流程2
- 11.1 容器育苗发展现状与趋势
- 11.2 容器苗及其栽培管理的特点
- 11.3 容器苗圃的圃地选择与区划设计
- 11.4.1 容器育苗与栽培的生产资料与辅助设施1
- 11.4.2 容器育苗与栽培的生产资料与辅助设施2
- 11.5.1 容器育苗技术1
- 11.5.2 容器育苗技术2
- 11.5.3 容器育苗技术3
- 11.6 容器栽培技术
- 11.7 容器苗规格及其销售
- 12.1 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
- 12.2 园林苗圃生产管理1
- 12.3 园林苗圃生产管理2
- 12.4 苗圃档案建立与管理
- 12.5 园林苗圃的销售管理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园林苗圃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
园林苗木繁殖及培育的理论与技术。其内容包括园林苗圃的建立、园林树木的种
子生产、苗木的播种繁殖与培育、苗木的营养繁殖与培育、大苗培育、苗木出圃
和育苗新技术等。通过课程学习,使考生理解并掌握园林苗圃的规划、播种育苗、
营养繁殖育苗、苗木抚育管理、容器育苗及无土栽培等知识与技能,懂得在生产
实际中如何因地制宜地建立苗圃、科学地进行苗圃生产与管理,为今后从事相关
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掌握园林苗木繁殖培育的知识,培养考生具备解
决苗圃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1.了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园林苗圃发展动态,能够对园林苗圃合理规划、
科学生产与管理。
2.系统学习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苗木繁殖、大苗培育及苗木出圃的理论
知识,掌握园林苗木培育的方法和技术。
3.树立辩证的发展观,善于学习和吸纳园林苗木生产的新知识、新材料、
新技术,推动园林苗木产业有序良性地发展。
4.提高考生自主学习、创新思考的能力,增强考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课程的相关概念、技术要点等。
难点: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领会、应用并切
实掌握课程内容。
(注:重点和难点详见“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3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
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升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各能力
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主要内容(如定义、方
法、特点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内涵及外
延,领会相关方法的确切含义和技术环节的适用条件;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
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释和说明。
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已知的园林苗圃学理论,对园林苗圃领域的相关问
题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求考生能够面对具体、
实际的园林苗圃情境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论证或进行比较,并
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园林苗圃的建立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园林苗圃的含义;领会园林苗圃的任务;掌握园林苗圃
用地的选择和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园林苗圃的含义与园林苗圃用地的选择
识记:①园林苗圃的含义与任务;②园林苗圃的经营条件;③园林苗圃的自
然条件。
领会:①园林苗圃用地选择条件的具体内容。
应用:①综合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园林苗圃用地。
(二)园林苗圃的面积计算
识记:①生产用地的含义;②辅助用地的含义;③辅助用地面积宜占苗圃总
4
面积的百分比。
领会:①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分别包括哪些用地。
应用:①区别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的不同。
(三)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与建立
识记:①生产用地的区划原则;②各育苗区的配置;③辅助用地的设置。
领会:①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②园林苗圃设计图的绘制和设计说
明书的编写。
应用:①园林苗圃建立的基本建设工作。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①园林苗圃的用地选择和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
难点:①因地制宜地把握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园林树木的种子生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园林树木的结实规律;领会树木种实的采集与调制;理
解种子的贮藏和运输;领会种子的品质检验;理解树木种子的休眠。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园林树木的结实规律
识记:①良种的概念;②园林树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和间隔期。
领会:①园林树木结实的年龄;②园林树木结实大小年现象产生的原因。
应用:①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子。
(二)种实的采集与调制
识记:①种子生理成熟的概念;②种子形态成熟的概念;③种子生理后熟的
概念;④采种方法;⑤净种方法。
领会:①确定种子成熟的方法;②种子的脱落和采种期。
应用:①树木种实的调制。
(三)3.种子的贮藏和运输
识记:①种子安全含水量的概念;②种子干藏法;③种子湿藏法。
领会:①种子贮藏的目的;②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内在因素和环境条件。
应用:①种子贮藏方法和运输。
5
(四)种子的品质检验
识记:①种子净度的概念;②种子发芽率的概念;③种子含水量的概念。
领会:①种子的生活力;②种子优良度;③种子重量。
应用:①反映种子品质的各项指标。
(五)树木种子的休眠
识记:①种子休眠的概念。
领会:①种子休眠的生物学意义。
应用:①种子休眠的类型。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①园林树木的结实规律;②种子的休眠类型。
难点:①如何综合分析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子。
第三章 播种繁殖育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播种前种子和土壤处理的内容;掌握播种时期、播种技
术和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掌握播种苗的抚育管理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播种前的种子和土壤处理
识记:①种子催芽的概念;②层积催芽的概念。
领会:①常用的种子催芽方法。
应用:①播种前种子和土壤处理的方法。
(二)播种时期和苗木密度
识记:①苗木密度的概念。
领会:①苗木播种的适宜时期。
应用:①确定合理的苗木密度。
(三)育苗方式及播种技术
识记:①条播、撒播、点播的概念。
领会:①不同育苗方式的特点;②播种前的整地。
应用:①1 年生播种苗各时期的生长特点及相应的育苗技术要点。
(四)播种苗的抚育管理
6
识记:①间苗的含义;②截根适用的树种类型及截根的作用。
领会:①出苗前播种地的管理。
应用:①苗期管理的工作内容。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①种子催芽的方法、种子播种方法和播种苗的抚育管理。
难点:①如何根据播种苗的年生长发育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抚育措施。
第四章 营养繁殖苗的培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营养繁殖的特点;理解常见的营养繁殖的方法;掌握扦
插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和分株繁殖的技术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营养繁殖
识记:①营养繁殖的概念。
领会:①营养繁殖的特点。
应用:①常用营养繁殖方法的类型。
(二)扦插育苗
识记:①扦插繁殖的概念;②硬枝扦插的概念;③软枝扦插的概念。
领会:①扦插生根成活的原理;②影响扦插生根成活的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
③促进扦插生根的方法。
应用:①硬枝扦插育苗技术;②软枝扦插育苗技术;③插后管理。
(三)嫁接育苗
识记:①嫁接繁殖的概念;②嫁接繁殖的作用;③嫁接亲和力的概念;④枝
接、芽接的概念。
领会:①嫁接成活的原理;②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③砧、穗的相互影
响和选择;④嫁接适宜的时期。
应用:①嫁接方法;②嫁接后的管理。
(四)压条繁殖
识记:①压条繁殖的概念。
领会:①压条的时期;②压条的种类和方法。
7
应用:①促进压条生根的方法;②压条后的管理。
(五)分株繁殖
识记:①分株繁殖的含义。
领会:①分株适宜的时期。
应用:①分株方法。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①营养繁殖育苗的意义及方法。
难点:①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的技术要点。
第五章 大苗培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苗木移植的作用和苗木整形修剪的意义;掌握苗木移植
的方法、整形修剪的方法以及各类大苗的培育技术。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苗木移植和苗木的抚育
识记:①移植的概念;②苗木移植的作用。
领会:①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②移植适宜的季节;③移植的密度、次
数和间隔期。
应用:①移植准备;②移植方法;③移植后的管理;④苗木的抚育。
(二)苗木整形修剪和各类大苗培育技术
识记:①苗木整形修剪的意义;②短截、疏枝的概念。
领会:①整形修剪的时期与方法。
应用:①各类大苗培育技术。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①苗木移植的时间、移植方法;②苗木整形修剪的方法。
难点:①各类大苗培育的技术要点。
第六章 苗木出圃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苗木出圃前调查的内容、苗木出圃的质量指标及要求;
8
掌握苗木的贮藏、检疫和运输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苗木出圃前的调查
识记:①苗木出圃的概念。
领会:①苗木出圃前调查的目的和时间。
应用:①苗木出圃前调查的方法。
(二)苗木出圃的质量要求
识记:①苗木质量指标的概念;②茎根比、高径比的概念;③苗龄的概念。
领会:①苗龄的表示法。
应用:①苗木出圃的质量与规格。
(三)起苗与分级统计
识记:①起苗的概念;②苗木分级的概念。
领会:①起苗季节与起苗方法。
应用:①起苗注意事项。
(四)苗木的贮藏
识记:①假植的概念;②临时假植的概念;③越冬假植的概念;④假植沟的
方向;⑤低温贮藏的条件。
领会:①假植注意事项。
应用:①假植的类别与方法。
(五)苗木的检疫和运输
识记:①检疫对象的概念;②苗木运输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
领会:①包装前苗木防止失水处理的方法。
应用:①苗木包装材料及方法。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①苗木出圃前的调查方法、苗木出圃的质量与规格要求、苗木的贮藏、
苗木检疫、包装前苗木防止失水处理和苗木运输。
难点:①苗木假植的方法及注重事项。
第七章 育苗新技术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9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苗圃生产中的各种育苗新技术;掌握容器育苗、无土栽
培和组织培养育苗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容器育苗
识记:①容器育苗的概念;②容器育苗的优点、缺点;③容器育苗基质应具
备的条件。
领会:①育苗容器的种类;②育苗基质配制的主要材料;③育苗基质的处理。
应用:①容器苗培育的技术要点。
(二)无土栽培
识记:①无土栽培的概念;②无土栽培的优点、缺点。
领会:①无土栽培场地和植物种类的选择;②无土栽培的设备;③营养液的
配制和使用。
应用:①无土栽培的基本方法。
(三)组织培养育苗
识记:①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②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领会:①组织培养的条件;②培养基的配制。
应用:①组织培养方法和程序。
(四)人工种子、种子大粒化与自动播种生产线播种育苗
识记:①人工种子的特点和条件;②种子大粒化的作用。
领会:①人工种子、种子大粒化的含义。
应用:①自动播种生产线播种育苗。
三、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①容器育苗、无土栽培和组织培养。
难点:①把握容器育苗、无土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
第八章 常用园林苗木的繁育技术(本章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九章 园林苗圃的经营管理(本章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