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免费课程

  • 名称:初中物理 八年级下册免费课
  • 分类:初二课程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2/7/30 20:19:45

第1章 力 

第1节 力   1.力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2节 弹力 1.弹力2.弹簧测力计

第3节 重力 1.重力的大小2.重力的方向3.重心

4.重力的由来

第2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2.牛顿第一定律3.惯性

第2节 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

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3节 摩擦力        1.摩擦力(实验)2.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第3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1.压强(实验)2.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2.液体压强的大小3.连通器

第3节 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的测量(实验)

第4节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飞机的升力

第4章 浮力

第1节 浮力          1.浮力(实验)2.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的灵感

2.浮力的大小(实验)

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浮力的应用

第5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1.力学中的功2.功的计算

第2节 功率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1.动能(实验)2.势能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及其转化

2.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第6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1.杠杆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3.生活中的杠杆

第2节 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2.滑轮组

第3节机械效率   1.有用功和额外功2.机械效率(实验)

第七章 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比如: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物体由运动到静止、物体运动速度由快变慢、物体运动速度由慢变快。)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二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如果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之分。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要同时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才有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力,也就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要同时存在。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①发生弹性形变;②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使用前:(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使用中:(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              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地理位置有关。

公式:G=mg [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g=9.8N/kg(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是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 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实验设计】如图,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事项】

①三个小车需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原因是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这利用了控制变量法。

②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惯性不是力,“惯性力”、“在惯性作用下”或“受到惯性”、“克服惯性”等说法是错误的。

利用惯性的实例: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的实例:小型客车前排乘客系安全带、车辆行驶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汽车限速、汽车禁止超载。

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

①确认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状态;

②其中的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

③哪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④发生了何种现象(或造成了何种结果)

二、力的合成:

1、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方向不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三、二力平衡

1、几个力平衡:物体在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2、平衡状态: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4、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可以用八字概括“同物、等大、反向、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