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课前的话
- 2.1.2什么是心理学
- 3.1.3为什么学习心理学
- 4.2.1结构主义 功能主义
- 5.2.2完形心理学
- 6.2.3精神分析
- 7.2.4行为主义
- 8.2.5人本主义
- 9.3.1燃烧吧,动机!
- 10.3.2饥饿动机:抱歉,我的大脑说它想吃点东西
- 11.3.3成就动机:追求成功or避免失败,你会怎么选择?
- 12.3.4习得性无助:跳出铁笼,走出恐惧
- 13.3.5成功恐惧:什么?我也可以登上人生巅峰?
- 14.3.6认知失调:好奇怪,我的良心真得不会痛诶!
- 15.4.1心理学里的学习是个神马意思?
- 16.4.2经典条件作用:狗为啥听见铃声流口水,我又为啥对偶像的代言爱屋及乌?
- 17.4.3操作性条件作用:喵星人探索出笼觅食能教会我什么?
- 18.4.4强化与惩罚:孩子哭闹可以怎么办?
- 19.4.5育儿小课堂:熊孩子们需要合适的惩罚
- 20.4.6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关系
- 21.4.7观察学习:媒体、网络、儿童与暴力
- 22.5.1感觉剥夺实验:不要拿走我的感觉
- 23.5.2感觉:风景就在睁眼闭目间
- 24.5.3知觉:怎么穿衣服才好看?
- 25.5.4记忆与遗忘之感觉记忆:那一撇眼儿就记住了你的容颜
- 26.5.5记忆与遗忘之短时记忆:让我告诉你什么时候背单词记得最牢!
- 27.5.6记忆与遗忘之长时记忆:一个人到底能记住多少东西?
- 28.5.7思维: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 29.6.1情绪:喜怒哀乐的调色盘
- 30.6.2情绪的表达:DO NOT TRY TO LIE TO ME
- 31.6.3情绪表达的特性:我是95后,聊天只用表情包
- 32.6.4生活压力:每一代人都要面对的挑战
- 33.6.5生活压力的心理因素:压力缘何而来
- 34.6.6生活压力的应对:你是嬉皮笑脸还是故作镇定?
- 35.7.1意识:脑海里盘旋的想法和一瞬而过的闪念
- 36.7.2意识的状态:似梦似真的白日梦
- 37.7.3梦的解析: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
- 38.7.4催眠:催眠不是玄学
- 39.8.1.智力:智力高的人到底哪里厉害
- 40.8.2智力理论:很早以前专家说近视眼儿=脑子笨?(上)
- 41.8.3智力理论:很早以前专家说近视眼儿=脑子笨?(下)
- 42.8.4智力测验:智力怎么测?(1
- 43.8.5智力测验:智力怎么测?(2)
- 44.8.6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一个高智力少年的养成
- 45.8.7创造力:天马行空与脑洞大开
- 46.9.1气质与性格:人格的双子星
- 47.9.2人格测验 巴纳姆陷阱
- 48.9.3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像:家庭给我们打下的烙印
- 49.9.4人格特质理论—特质:个体身上的标签
- 50.9.5愿你我都好~
- 51.10.1学习行为之小明的一天
- 52.10.2新鲜出炉的“你有神马压力”
- 53.10.3学生生活压力调查
- 55.10.5真实的故事告诉家长和老师该怎样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
《心理学》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介绍正常成年人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包括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本课程介绍了心理学研究发展概况、心理的生理基础、人的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等几个方面。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而且是一门应用学科。今天,它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因而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本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心理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有关知识都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本课程的教学将以理论讲授与实践性体验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并着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理论讲授方面,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有关知识以图文并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在社会实践性体验方面,将利用现有的实验、实习条件引导学生接触实践,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心理学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通过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心理实验、心理测量、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研究指导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并辅之以网络教学,力求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本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掌握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了解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为考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有效的知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