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MATLAB的介绍和安装
- 补录:MATLAB版本选择的建议
- (第2章)MATLAB入门知识的目录
- 2.1 MATLAB的界面介绍
- 2.2 创建MATLAB的脚本
- 2.3 强大的实时脚本
- 2.4 MATLAB文件管理
- 2.5 MATLAB的帮助系统
- 2.6 MATLAB的变量
- 2.7 常见的数学运算函数
- 第2章小节
- 第2章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 补录:第二章补充的练习题
- (第3章)MATLAB矩阵的操作的目录
- 3.1 复习矩阵的基础知识
- 3.2.1 向量的创建方法
- 3.2.2 向量元素的引用
- 3.2.3 向量元素的修改和删除
- 3.2 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本节内容
- 3.3.1 矩阵的创建方法
- 3.3.2 矩阵元素的引用
- 3.3.3 矩阵元素的修改和删除
- 3.3.4 矩阵的拼接和重复
- 3.3.5 矩阵的重构和重新排列
- 3.3.5 reshape函数:更改矩阵的形状
- 3.3.5 sort函数:对向量或者矩阵进行排序
- 3.3.5 sortrows函数:基于某一列对矩阵进行排序
- 3.3.5 flip fliplr flipud函数:翻转向量或者矩阵
- 3.3.5 rot90函数:对矩阵进行旋转
- 3.3 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本节内容
- 3.4.1 调用函数对矩阵进行运算
- 3.4.1 sum求和、prod求乘积
- 3.4.1 cumsum求累积和、diff求差分
- 3.4.1 mean求平均值、median求中位数
- 3.4.1 mode求众数
- 3.4.1 var求方差、std求标准差
- 3.4.1 min求最小值、max求最大值
- 3.4.1 拓展1:三个函数:mink、maxk和topkrows
- 3.4.1 拓展2:以sum函数为例,新版本推出的功能
- 3.4.2 算术运算:加、减、乘、右除、左除、乘方和转置
- 3.4.2 练习:评价预测效果好坏的指标,例如SSE、RMSE、MAPE等
- 3.4.2 练习:计算优化算法中常见的四个测试函数
- 3.4.3 关系运算:等于==、不等于~=等六个关系运算符
- 3.4.3 关系运算:判断两个浮点数是否相等
- 3.4.4.1 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和逻辑异或xor
- 3.4.4.1 &和|的连续运算、运算符优先级
- 3.4.4.1 短路功能的逻辑与&&和逻辑或||
- 3.4.4.2 利用逻辑值引用矩阵的元素
- 3.4.4.3 使用逻辑值修改或删除矩阵元素
- 3.4.4.4 all函数和any函数
- 3.4.4.4 find函数
- 3.4.5 集合运算
- 3.4.5 unique函数求唯一值
- 3.4.5 ismember函数判断数组元素是否在另一个数组中
- 3.4.5 交集intersect、并集union、差集setdiff和对称差集setxor
- 3.4 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本节内容
- 3.5 线性代数相关的函数
- 3.5 行列式、秩、迹、行最简型矩阵、逆矩阵、转置
- 3.5 triu上三角部分和tril下三角部分
- 3.5 eig函数求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3.5 norm计算范数以及三种距离的计算方法
- 3.5 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本节内容
- 第3章小节
- 第3章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 第3章练习题中拓展的17个新函数
- (第4章)MATLAB程序流程控制的目录
- 4.1.1 if-elseif-else-end条件语句的基础知识
- 4.1.1 if语句的嵌套
- 4.1.2 switch-case-otherwise-end语句的基础知识
- 4.1.2 switch语句中元胞数组的用法
- 4.2.1 for循环中循环变量的取值
- 4.2.1 (重要)断点调试功能讲解for循环的例1
- 4.2.1 拓展:将实时脚本转换成m文件来进行调试
- 4.2.1 for循环的例2、例3和例4
- 4.2.1 for循环的例5、例6和例7
- 4.2.1 for循环的三个注意事项
- 4.2.2 while循环的使用方法和条件断点
- 4.2.2 while循环的补充和注意事项
- 4.2.3 循环语句中的break和continue关键字
- 4.2.3 例1:判断自然数n是否为质数
- 4.2.3 例2:模拟斗地主首次出现炸弹的轮数
- 4.2.3 例3:蒙特卡罗模拟求小猫走出山洞的期望时间
- 4.2.3 例4:二分搜索法求函数零点
- 4.3 处理异常的try-catch语句
- 4.4 控制程序流程的其他常用指令
- 4.4.1 程序运行计时:tic和toc
- 4.4.2 暂停程序运行:pause
- 4.4.3 用户输入数据:input
- 4.4.4 显示警告信息:warning
- 4.4.5 显示报错信息:error
- 第4章小节
- 第4章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 (第5章)MATLAB文本数据处理入门篇的目录
- 5.1 ASCII和Unicode编码
- 5.2.1 单个字符
- 5.2.2 字符向量
- 5.2.2 字符向量要关注的四个知识点
- 5.2.2 习题1:字符向量中大小写字母的转换
- 5.2.2 习题2:实现strcmp的功能以及三个点(...)的用法
- 5.2.2 习题3:(重要)字符向量中元音字母出现的频率
- 5.2.2 习题4:凯撒密码字符加密的三种实现方法
- 5.2.2 习题5:二进制转换和num2str函数的用法
- 5.2.3 字符矩阵
- 5.2.3 例题:二进制回文数构成的字符矩阵
- 5.2.3 拓展1:deblank、strtrim 和 strip 函数去除开头或末尾的空白字符
- 5.2.3 拓展2:strjust函数实现文本对齐的效果
- 5.2 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本节内容
- 5.3 使用元胞数组保存和处理文本数据
- 5.3.1.1 MATLAB中的数据类型
- 5.3.1.2 创建元胞数组
- 5.3.1.3 引用元胞数组(小括号和大括号引用的区别)
- 5.3.1.3 链式索引
- 5.3.1.3 嵌套的元胞数组的引用
- 5.3.1.3 套用 cat、char等函数对元胞数组中的数据进行拼接
- 5.3.1.3 celldisp函数展示元胞数组的数据
- 5.3.1.4 拼接元胞数组
- 5.3.1.5 修改元胞数组
- 5.3.1.5 练习题:学生信息的随机生成、修改和排序
- 5.3.1.6 删除元胞数组
- 5.3.1.7 对元胞数组进行运算
- 5.3.1.8 num2cell函数:将数组转换为元胞数组
- 5.3.1.8 mat2cell函数:将数组分割成多个子块并存储在元胞数组中
- 5.3.1.8 数独的例题和cell2mat函数的用法
- 5.3.1.9 cellfun函数对元胞数组中的数据调用同一个函数句柄
- 5.3.1.9 拓展1:cellfun函数和for循环的运行效率的对比
- 5.3.1.9 拓展2:isequal函数比较输入数据是否等效
- 5.3.1 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本节内容
- 5.3.2 字符向量元胞数组
- 5.3.2 cellstr:将其他文本类型转换为字符向量元胞数组
- 5.3.2 isletter和isspace:识别字母和空白字符
- 5.3.2 isstrprop:进阶版识别各种类型的字符
- 5.3.2 strfind:查找文本
- 5.3.2 strrep和replace:替换文本
- 5.3.2 strjoin:对数组中的文本进行连接以及转义字符的使用方法
- 5.3.2 strsplit:对数组中的文本进行拆分以及名称-值参数的介绍
- 5.3.2 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本节内容
- 5.3.3 导入练习题的数据以及load、mat的讲解
- 5.3.3 案例1:按指定格式整理学生的信息
- 5.3.3 案例2:计算40名同学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数量
- 5.3.3 案例3:计算获得一等奖的地区频率和频数
- 5.3.3 拓展:tabulate函数的使用方法
- 5.4 字符串数组
- 5.4.1 创建字符串数组
- 5.4.1 拓展一:将文本转换为数值数组(str2num、double和str2double函数)
- 5.4.1 拓展二:混合创建字符串数组
- 5.4.1 拓展三:计算字符串包含的字符数量
- 5.4.1 拓展四:不推荐的字符串元胞数组
- 5.4.2 引用字符串数组
- 5.4.2 拓展:反转字符串中的字符顺序
- 5.4.2 修改和删除字符串数组
- 5.4.2 拓展:使用加号(+)连接字符串数组
- 5.4.2 字符串数组的拼接、重构和重复操作
- 5.4.2 字符串数组的排序操作
- 5.4.3 字符串数组的关系运算
- 5.4.3 字符串数组的集合运算
- 5.4.1-5.4.3 使用思维导图复习这三节内容
- 5.4.4 字符串数组的配套函数
- 5.4.4.1 调整功能:pad函数
- 5.4.4.2 连接功能:join函数
- 5.4.4.2 拆分功能:split和splitlines函数
- 5.4.4.3 替换功能:replaceBetween函数
- 5.4.4.3 插入功能:insertAfter函数和insertBefore函数
- 5.4.4.4 提取功能:extractBetween、extractAfter 和 extractBefore函数
- 5.4.4.5 删除功能:erase 和 eraseBetween函数
- 5.4.4.6 查找功能:contains、count、startsWith和endsWith函数
- 5.4.4 使用思维导图复习本节内容
- 5.4.5 案例1:生成成绩的排名通知
- 5.4.5 案例2:从催化剂组合中提取四个指标(节选自数学建模国赛2021B题)
- 5.4.5 案例3:统计西游记一百回的内容梗概
- 5.4.5 案例4:《小王子》词频分析
- 第5章小节
- 第5章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 (第6章)MATLAB文本数据处理进阶篇的目录
- 6.1 文本格式化
- 6.1.1 sprintf函数的基础用法:解析转义字符
- 6.1.1 sprintf函数的高级用法:格式化文本操作
- 6.1.1 格式化操作符:转换字符 %d %f %e 和 %s
- 6.1.1 sprintf函数使用时额外补充的三个知识点
- 6.1.1 格式化操作符:精度和字段宽度
- 6.1.1 格式化操作符:标志(左对齐、始终显示符号和0填充)
- 6.1.1 格式化操作符:标识符和子类型(很少用到)
- 6.1.1 sprintf函数的例题:构建所有可能的生日
- 6.1.1 sprintf函数的例题:输出二分搜索法的中间计算结果
- 6.1.1 compose函数的用法(生成格式化文本的数组)
- 6.1.1 compose函数的例题:生成一份成绩排名通知
- 6.2.1 文本数据的导入和导出操作(IO操作)
- 6.2.1 fileread函数的使用方法以及文件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 6.2.1 文本导入过程中出现的乱码问题
- 6.2.1 fileread函数的新功能以及查看源代码
- 6.2.1 fopen和fclose函数
- 6.2.1 fread函数和低级文件IO的函数
- 6.2.1 练习题:三维团簇的数据读取(本题很重要)
- 6.2.2 使用fprintf函数进行文本数据的导出操作
- 6.2.2 例题:导出四名同学的成绩单
- 6.2.2 fprintf函数的另一种用法:在屏幕窗口上显示格式化的文本
- 6.2.3 readlines和writelines函数
- 后续章节的讲解视频请看下部分
- MATLAB入门课程下半部分的介绍
- 6.3 正则表达式的介绍
- 6.3.1 元字符.的用法以及regexp函数的使用方法
- 6.3.1 元字符[c1c2c3] 、[^c1c2c3] 和 [c1-c2]的用法
- 6.3.1 元字符 \\s 和 \\S 的用法
- 6.3.1 元字符 \\d、\\D、\\w和\\W 的用法
- 6.3.1 六种限定符(量词)
- 6.3.1 例1:匹配手机号码
- 6.3.1 例2:匹配QQ邮箱
- 6.3.1 例3:匹配英文单词
- 6.3.1 例4:匹配 | + * ? 字符本身
- 6.3.1 重要:贪婪模式和懒惰模式
- 6.3.1 重要:分组运算 捕获组和tokens参数
- 6.3.1 同时使用多个参数返回不同类型的匹配结果和非捕获组
- 6.3.1 定位点(锚点) ^和
- 6.3.2 一张表总结正则表达式的语法
- 6.3.3 例题1:整理王者荣耀的英雄资料
- 6.3.3 例题2:提取《西游记》章回概述中的标题并统计每一回的字符数
- 6.3.3 例题3:导入人口统计数据
- 6.4 MATLAB网络爬虫
- 第6章小节
- 第6章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 【必看】:第7章以及后续章节的讲课形式
- (第7章)结构体数组、分类数组和日期时间数组的内容概述
- 7.1.1 结构体数组的介绍
- 7.1.1 结构体数组的官网例子和缺点
- 7.1.2 使用圆点表示法创建结构体
- 7.1.2 使用struct函数创建结构体
- 7.1.2 cell2struct函数:将元胞数组转换为结构体数组
- 7.1.2 动态字段名称——基于变量生成字段名称
- 7.1.2 引用、提取、修改操作以及isfield函数
- 7.1.3 dir函数:列出文件夹的内容
- 7.1.3 jsondecode函数:解析JSON文件中的内容
- 7.1.3 whos函数:列出工作区中的变量信息
- 7.2.1 分类数组是什么?
- 7.2.1 通过王者荣耀段位的例子来介绍分类数组的优势
- 7.2.2 使用categorical函数创建分类数组(另外,categories函数可返回类别)
- 7.2.2 reordercats函数:对分类数组中的类别重新排序
- 7.2.2 引用、修改、合并分类数组以及未定义的类别
- 7.2.2 拓展:真正的有序分类数组
- 7.2.2 分类数组中的一些配套函数:addcats、mergecats、removecats、renamecats等函数
- 7.3.1 时区、世界时、国际原子时、协调世界时(UTC)和夏令时和时区偏移量的概念
- 7.3.1 日期时间显示的格式
- 7.3.1 MATLAB中三种日期时间数据、ISO8601标准、Unix时间戳和Excel中的日期时间数据
- 7.3.2 datetime函数创建时间点数组的前两种方法:相对日期和日期向量或年、月、日等数组
- 7.3.2 datetime函数创建时间点数组的后两种方法:从文本中导入时间点数据和导入其他的日期类型数据
- 7.3.2 datetime的名称-值参数:Format和TimeZone
- 7.3.2 初步理解面向对象编程以及“狗”类及其实例化的对象
- 7.3.2 时间点数组的属性:Format Year Month等
- 7.3.2 提取日期时间分量(例如年月日时分秒、星期几、第几周、季度值)
- 7.3.2 使用duration函数创建持续时间数组以及它的Format属性
- 7.3.2 使用years、days、hours等函数创建持续时间数组
- 7.3.2 时间点数组和持续时间数组的算术运算和关系运算
- 7.3.2 调用函数进行运算(例如min、sum、sort、unique、round等)
- 7.3.2 生鲜超市销售数据分析(改编自数学建模国赛2023年C题)
- 7.3.2 日历持续时间数组的创建方法:calendarDuration、calyears、calmonths、caldays等函数
- 7.3.2 日历持续时间数组的运算以及between函数的用法
- 7.3.2 使用冒号操作符和linspace函数生成时间点数组
- 7.3.2 dateshift函数:对时间点进行推移
- 7.3.2 空气质量数据分析(改编自数学建模国赛2019年D题)
- 7.3.3 常用的配套函数(ymd、hms、datevec、string、timeofday、isregular和yyyymmdd)
- 第7章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 (第8章)使用function创建函数以及函数句柄的用法的内容概述
- 8.1.1 函数的例子和功能
- 8.1.2 使用function关键字创建函数的语法
- 8.1.2 创建和保存我们的第一个自定义函数myfun
- 8.1.2 调用我们的第一个自定义函数myfun
- 8.1.2 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形参和实参)
- 8.1.2 函数工作的本质(基础和函数工作区、变量作用域和生存期)
- 8.1.2 使用断点调试功能揭示函数的工作过程
- 8.1.2 在自定义函数中调用另一个自定义函数
- 8.1.2 return 关键字:将控制权交还给调用脚本或函数
- 8.1.2 使用 global 关键字声明全局变量
- 8.1.2 使用 persistent 关键字声明持久变量
- 8.1.2 新手容易出错的一些场景以及dbstop if error的用法
- 8.1.3 实时函数(将函数代码保存在实时脚本内)
- 8.1.3 局部函数(同一文件下创建多个函数或者在脚本中创建并调用函数)
- 8.1.3 嵌套函数:在函数体内定义的函数
- 8.1.3 嵌套函数常见的应用场景:GUI程序开发
- 8.1.3 使用varargin创建具有可变数量或重复输入参数的函数
- 8.1.3 借助varargin实现名称-值参数
- 8.1.3 使用nargin函数求函数输入参数数量以及为输入参数设置默认值
- 8.1.3 narginchk函数验证输入参数数量以及inputParser类(函数的输入解析器)
- 8.1.3 arguments代码块:参数声明或验证
- 8.1.3 使用递归求n的阶乘以及无限递归
- 8.1.3 使用递归求斐波那契数列以及重叠子问题
- 8.1.3 使用递归求汉诺塔问题
- 8.1.4 十道练习题(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同学要重点关注3 4 5 9这四道题)
- 8.2.1 句柄(handle)是什么?
- 8.2.2 函数句柄的介绍
- 8.2.2 实名函数句柄
- 8.2.2 匿名函数句柄
- 8.2.3 arrayfun 对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应用同一个函数
- 8.2.3 structfun 对结构体标量中每个字段的值应用同一个函数
- 8.2.3 integral 计算一元函数的定积分
- 8.2.3 拓展:计算参数化函数的定积分
- 8.2.3 integral2 计算二重积分
- 8.2.3 fminbnd 求一元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小值
- 8.2.3 fminsearch 求多元函数的最小值
- 8.2.3 fzero 求一元函数等于0的根(函数的零点)
- 第8章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 (第9章)MATLAB数据可视化(绘图)开篇
- 9.1.1 数据可视化基本概念和资源推荐
- 9.1.2 MATLAB数据可视化的示例
- 9.1.3 图形的组成元素
- 9.2 二维平面上的线图(plot)及通用绘图操作 目录
- 9.2.1.1 plot函数的基础用法
- 9.2.1.1 LineSpec参数、修改图形、图窗背景颜色改成白色、plot函数的其他用法
- 9.2.1.1 plot函数的练习题1-3
- 9.2.1.1 plot函数的练习题4-6
- 9.2.1.2 plot函数的十个名称-值参数
- 9.2.2 hold on和hold off:同一个坐标区中绘制多个图形
- 9.2.3 legend函数添加图例
- 9.2.4 text函数:在图形中添加文本
- 9.2.4 gtext函数:点击鼠标放置文本、ginput函数:返回鼠标点击的点的坐标
- 9.2.5 title、xlabel、ylabel:添加标题、x轴标签和y轴标签
- 9.2.6 边框(box on/off)和网格线(grid on/off)以及x轴和y轴的范围(xlim和ylim)
- 9.2.6 axis函数:设置坐标轴范围和纵横比
- 9.2.6 刻度相关的函数:xticks、yticks、xticklabels、yticklabels、xtickangle、ytickangle
- 9.2.7 图形窗口上菜单栏和工具栏的介绍
- 9.2.8 subplot函数:在同一个图形窗口上绘制多个子图
- 9.2.8 tiledlayout和nexttile函数:在同一个图形窗口上绘制多个子图
- 9.2.9 手动将绘制好的图形保存到本地
- 9.2.9 编写代码将绘制好的图形保存到本地
- 9.2.10 使用菜单栏中的绘图功能实现“傻瓜式”绘图
- 9.2.10 借助实时编辑器中的创建绘图任务实现“傻瓜式”绘图
- 9.2节 课后习题
- 9.3 灵活强大的图形对象句柄
- 9.3.1 线条句柄(line handle)
- 9.3.1 坐标区句柄(axes handle)
- 9.3.1 坐标区对象的Units、Position和Children属性
- 9.3.1 图窗句柄(figure handle)
- 9.3.1 图形根对象(Graphics root object)、groot函数
- 9.3.2 gcf函数:获取当前活动的图窗对象句柄
- 9.3.2 gca函数:获取当前坐标区对象句柄
- 9.3.2 get函数:获取图形对象的属性值
- 9.3.2 set函数:修改图形对象的属性值
- 9.3.3 为图形设置默认的属性以及MATLAB启动时自动运行的脚本
- 9.3.4 使用delete函数删除图形对象(例子1)
- 9.3.4 使用delete函数删除图形对象(例子2和例子3)
- 9.3.5 属性编辑器
- 9.3.5 属性检查器
- 9.3.6 文本对象(Text对象)
- 9.3.7 图例对象的常用属性以及显示部分图形的图例
- 9.3.8 坐标区对象中更多常用的属性
- 9.3.8 修改坐标区对象属性的例子
- 9.3.9 MATLAB自动生成的绘图代码
- 9.3.10 查找图形对象的三个函数:allchild、findobj和findall函数
- 9.3.10 copyobj函数(内含局部放大图)以及9.3节的课后习题介绍
- 9.4 对匿名函数绘制二维线图(fplot函数)
- (第10章)表格和时间表数据类型的内容概述
- 10.1.1 表格数据的介绍
- 10.1.2 导入数据工具箱:20条河流的水质情况数据
- 10.1.2 导入数据工具箱:空气质量、A班和B班考试成绩以及合并单元格的数据
- 10.1.2 导入数据工具箱:传感器和三维团簇数据
- 10.1.3 table函数:根据输入数据创建表格
- 10.1.3 readtable函数:从文件中创建表格
- 10.1.3 拓展:readtable函数的完整用法(opts参数的含义和名称-值参数)
- 10.1.3 将其他类型的数据转换为表格类型:array2table、cell2table和struct2table
- 10.1.4 一些补充的导入数据的函数:readmatrix、readcell和importdata
- 10.2.1 获取表格的信息:属性(Properties)、高度、宽度、摘要等
- 10.2.2 表格的引用:使用小括号和大括号
- 10.2.2 表格的引用:圆点表示法和vartype函数
- 10.2.2 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 10.2.2 新增和删除表格中的行(记录)
- 10.2.2 新增和删除表格中的变量
- 10.2.3 sortrows函数对表格进行排序
- 10.2.3 表格的运算(算术、集合、调用mean、sum等函数运算)
- 10.2.4 表格的联接(内联、外联等):innerjoin和outerjoin函数
- 10.2.4 writetable函数:将表格保存为本地文件
- 10.2.4 将元胞数组和矩阵保存到本地:writematrix和writecell函数
- 10.3.1 groupcounts函数:统计表中分组元素的数量(2019a版本推出)
- 10.3.1 groupcounts函数:销售表的例子(对时间点数组进行分组)
- 10.3.1 groupcounts函数在低版本MATLAB中的替换方案
- 10.3.2 按组汇总、变换和过滤(推荐的学习方案)
- 10.3.2 按组汇总:groupsummary 函数(2018a版本推出)
- 10.3.2 groupsummary函数在低版本的替代方案
- 10.3.2 按组变换:grouptransform 函数(2018b版本推出)
- 10.3.2 grouptransform函数在低版本的替代方案
- 10.3.2 按组过滤:groupfilter 函数(2019b版本推出)
- 10.3.2 groupfilter函数在低版本的替代方案
- 10.3.2 实时编辑器任务:按组计算(2021b版本推出)
- 10.3.3 数据透视表:pivot函数(2023a版本推出)
- 10.3.3 在低版本MATLAB中创建数据透视表:unstack函数
- 10.4.1 时间表(Time Table)的创建
- 10.4.1 时间表(Time Table)的基础操作(引用、修改、删除等)
- 10.4.2 retime函数:重采样时间表中的数据
- 10.4.2 retime函数:聚合时间表中的数据
- 10.4.3 synchronize函数:同步多个时间表
- 第10章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级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辑模式,同时一年两个版本的更新使得MATLAB软件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MATLAB拥有丰富的算法工具箱,因此在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谓是无处不在。
课程大纲所有关于MATLAB软件的讲解都是基于代码与案例的,采用边讲解边实践模式,欢迎学员事先提供自己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MATLAB问题,课程中会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