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物理学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在借助各种数值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了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学的成果,开拓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新方法。
传统的观念认为,理论是理论物理学家的事,而实验是实验物理学家的事,两者之间不见得有必然的联系,但现代的计算机实验已经在理论和实验之间建立了很好的桥梁。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并于实验结果进行定量的比较加以验证,而实验中的物理过程也可通过模拟加以理解。
当今,计算物理学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巨大威力的发挥使得人们不再单纯地认为它仅是理论物理学家的一个辅助工具,更广泛意义上,实验物理学、理论物理学和计算物理学已经步入一个三强鼎立的“三国时代”,它们以不同的研究方式来逼近自然规律。计算机数值模拟可以作为探索自然规律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其理由是,纯理论不能完全描述自然可能产生的复杂现象,很多现象不是那么容易地通过理论方程加以预见。
说明这个观点的一个最好的例子是,20 世纪50 年代初,统计物理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一个仅有强短程排斥力而无任何相互吸引力的球形粒子体系能否形成晶体。计算机模拟确认了这种体系有一阶凝固相变,但在当时人们难于置信,在1957 年一次由15 名杰出科学家参加的讨论会上,对于形成晶体的可能性,有一半人投票表示不相信。其后的研究工作表明,强排斥力的确决定了简单液体的结构性质,而吸引力只具有次要的作用。
另外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粒子穿过固体时的通道效应就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而偶然发现的,当时,在进行模拟入射到晶体中的离子时,一次突然计算似乎陷入了循环无终止地持续了下去,消耗了研究人员的大量计算费用。之后,在仔细研究了过程后,发现此时离子运动方向恰与晶面几乎一致,离子可以在晶面形成的壁之间反复进行小角碰撞,只消耗很少的能量。
 
计算物理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与物理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公认 的与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并列的物理学第三大支柱。本课程介绍了计算物理学发展的最新状况,还介绍了计算机模似和一些与物理研究相关的数值计算方法;并重点 介绍了非数值计算(计算机符号处理)系统及其在理论物理中的应用方法。该课程主要为高年级物理专业本科生开设
  该课程具有的一个特点是:教材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以反映出计算物理科学随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目前的《计算物理学》新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具有了国际上同类教材的水平。
  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结合讲授内容布置课外习题和上机实践。将该课程的教学与一些感兴趣同学的“大学生培养计划”内容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扩了视野,了解学科的发展、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

邮箱
huangbenjinc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