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定位与核心目标
二、课程核心内容模块
(一)课程引导与电工基础知识(入门根基)
课程介绍与基础认知:“1.1.1 课程介绍” 明确课程整体框架、学习目标与适用场景,帮学习者规划学习路径;“1.1 电工知识:电工基础” 讲解电气自动化的核心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关系)、常用电工术语(如相线、零线、地线),以及基础电路的组成(电源、负载、导线、控制元件),为后续学习铺垫理论基础;
三相交流电核心知识:“1.2 电工知识:三相交流电及其主要应用参数” 是电气领域的 “核心常识”—— 详解三相交流电的产生原理、特点(如相位差、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以及关键应用参数(如额定电压 380V、频率 50Hz 的由来),结合工业场景(如电机供电)说明其应用价值,让学习者理解 “为何工业多采用三相电”;
安全用电规范:“2.1 电工知识:触电原因与防触电措施” 聚焦安全核心 —— 分析常见触电原因(如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触电危害,详解防触电措施(如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器使用、安全操作规范),强调 “安全是电工操作的第一准则”,避免学习过程中因安全意识不足导致风险。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核心实操技能)
电机基础与简单控制:“3.1 电工知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基础知识” 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产生转矩)、结构组成(定子、转子、接线盒),以及关键参数(如额定功率、额定转速),帮学习者建立 “电机如何运转” 的认知;“3.2 电工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点动控制电路_1”“3.3 电工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连锁正反转控制电路_2”,从 “简单点动” 到 “安全连锁” 逐步进阶 —— 分析正反转控制的电路结构(接触器、按钮、互锁触点),重点讲解 “双重连锁”(电气连锁 + 机械连锁)的作用(防止电源短路),结合电路图演示接线逻辑与工作过程;
复杂控制与元器件选型:“3.4 电工知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自动往返行程控制及控制变压器选型” 讲解自动往返控制的原理(利用行程开关实现位置检测),分析电路中控制变压器的作用(将 380V 降压为 220V 供控制回路使用),并介绍变压器的选型方法(根据控制回路功率计算容量);“3.5 电工知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多地与顺序控制及开关电源选型” 拆解多地控制(如不同位置控制电机启停)、顺序控制(如先启动风机再启动水泵)的电路逻辑,同时讲解开关电源的选型(输出电压、电流匹配控制元件需求);
星三角控制专题:“3.6 电工知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星三角控制及时间继电器选型”“3.7 电工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星三角控制电路及相关元器件选型与说明” 聚焦电机启动的 “经典方案”—— 讲解星三角控制的原理(启动时用星形接法降低启动电流,运行时切换为三角形接法),分析电路中时间继电器的作用(控制星形与三角形的切换时间),详细介绍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等元器件的选型标准(根据电机功率匹配额定电流、线圈电压),并通过完整电路图演示 “启动→运行” 的全过程,让学习者掌握 “从原理到选型再到电路分析” 的完整逻辑。
(三)传感器与常用仪表应用(自动化感知层)
传感器基础与接近开关:“4.1 电工知识:传感器应用介绍与接近开关的实际应用” 是传感器模块的入门 —— 讲解传感器的核心作用(将非电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重点介绍接近开关(如电感式、电容式)的工作原理(检测金属或非金属物体靠近)、接线方式,结合实际场景(如电机定位、物料计数)说明其应用,让学习者理解 “传感器如何为控制提供信号”;
仪表与故障诊断:“4.2 电工知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控制常用仪表与故障诊断排除” 聚焦实操工具与故障处理 —— 介绍常用电工仪表(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如用万用表测电压、用兆欧表测电机绝缘电阻),并结合电机常见故障(如电机不启动、启动后跳闸),演示 “用仪表检测故障点” 的步骤(如测接触器线圈电压、电机绕组电阻),培养 “从故障现象到排查的实操思维”;
多类型传感器与执行元件:“4.3 电工知识:光电开关、磁性开关、温度传感器等应用” 拓展传感器类型 —— 详解光电开关(检测有无物体,不受材质限制)、磁性开关(配合气缸检测活塞位置)、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或设备温度)的工作逻辑与接线,结合场景(如流水线物料检测、气缸定位、设备过热保护)说明应用;“4.4 电工知识: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气阀等应用” 介绍 “信号转换与执行元件”—— 讲解电压互感器(将高电压转为低电压供仪表测量)、电流互感器(将大电流转为小电流)的作用与选型,以及气阀(气动系统的控制元件)的工作原理,帮学习者理解自动化系统中 “感知→信号转换→执行” 的完整链路。
(四)PLC 应用入门(自动化控制核心)
PLC 基础认知:“5.1 电工知识:PLC 应用基础知识” 讲解 PLC 的核心作用(替代传统继电器控制,实现灵活编程)、行业应用场景(如流水线控制、设备自动化),对比 PLC 控制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的优势(如修改程序无需改接线、故障率低),让学习者建立 “PLC 是自动化核心” 的认知;
PLC 工作原理:“5.2 电工知识:PLC 控制硬件组成与工作扫描原理说明~1” 拆解 PLC 的硬件结构(CPU、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电源模块),详解 “工作扫描原理”(输入采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的循环过程),用通俗语言解释 “PLC 如何‘思考’并控制设备”,避免因原理抽象导致理解困难;
主流 PLC 介绍与选型:“5.3 电工知识:S7-200 SMART PLC 的基本介绍与选型配置~1” 聚焦行业常用型号 —— 介绍西门子 S7-200 SMART PLC 的特点(性价比高、适合小型项目)、硬件模块(如 CPU 模块、扩展模块)的功能,讲解选型配置方法(根据输入输出点数、控制需求选择 CPU 型号与扩展模块),结合小型控制项目(如电机正反转控制)说明其应用,为后续深入学习 PLC 编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特色与学习价值
零基础友好,降低入门难度:从最基础的电工概念、安全规范切入,避免一上来就讲复杂理论;用 “生活化类比”(如三相电相位差类比 “三人接力跑”)、“分步拆解电路” 的方式讲解抽象知识,让零基础者也能跟上节奏;
强实操导向,贴合行业需求:课程内容均源自电气自动化实际场景(如电机控制、故障排查、元器件选型),每节均包含 “电路分析 + 实操要点”,学完即可应用于简单的设备维护或调试工作,避免 “纸上谈兵”;
知识体系完整,逻辑递进清晰:从 “电工基础→电机控制→传感器→PLC”,每个模块都衔接前序内容(如电机控制需要电工基础支撑,PLC 入门需要理解控制逻辑),帮学习者建立连贯的知识框架,避免 “学了后面忘前面”;
重行业细节,培养专业思维:重点讲解元器件选型(如变压器、开关电源、PLC 型号选择)、故障诊断等 “行业必备技能”,同时渗透安全规范、行业术语,帮学习者提前适应职场环境,减少入职后的 “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