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我们渴望做自己。同时,我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显然,这是一对矛盾。

《武志红心理学课》如何成为你自己

在我看来,这是每个人生命的头号矛盾。或者,你会说,你只要自己认可自己就OK了。但这是真的吗?当你登上世界的颠峰时,却无人分享,无人喝彩,那种滋味,你能想像能体会吗?

一个朋友在我博客上留言说,他登一座山,到了山顶,却发现没有什么瑰丽的景色,那一刻,他好像悟出了什么,从山上下来后,就给一个女孩打电话,说他爱她。

这种感受,不难体会吧。

不必说颠峰,你只须问问自己:你可曾保守住过任何一个秘密吗?

是不是,每当有了一个重要的体验,或有了一个秘密,你都渴望有一个聆听的对象。这个聆听对象,或者是牧师、心理医生,也或者是亲朋好友,还可以是一个物品。譬如,电影《花样年华》中,最后梁朝伟对着一个树洞一诉衷肠。

说这些,只是想强调一点:我们无时不刻都活在关系中,我们都渴望得到关系对方的认可,渴望能与对方分享彼此。如果没有这一点,我们就会感觉,生如同死。然而,如果我们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一个巨大的问题就会产生:我们可能会失去自己。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结构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将这个理论推广到国人性格上,他表现为全能自恋的本我、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和软塌塌的自我。继续往下退,大多数国人的性格可以总结为病态共生(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和全能自恋的本我)、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全能自恋的本我,软塌塌的自我)。

武志红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成为你自己。

有一个很有趣的寓言故事讲:一群孩子总是在一位老人家门口嬉闹,而老人却无法忍受这份吵闹。于是有一天,老人出来先是给了孩子每人25美分,说:“谢谢你们让这里变得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很多,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一如既往的嬉闹,老人又出来,给了孩子每人15美分,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点,孩子们也很高兴。第三天,老人只给5美分了,孩子们就有点不乐意了,说:“才5美分啊,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我们再也不要为你玩了。”孩子们就再也不来老人门口玩耍了。

最初,驱动孩子们玩耍的是他们的内部动机——开心,但老人通过发钱,成功的把他们的内部动机转换成了外部动机——金钱,而金钱控制在老人手中,就等于老人控制了孩子们的行为,最终实现了把孩子们赶走的目的。

所以我们要反思自己,看看自己遵从的是自己的内部动机,还是迷失在各种各样的外部动机中,无形中被别人束缚掌控了呢。当看到这种外在的束缚,我们就离自己更近了一点。

然后就是尊重自己的感觉。感觉包括我们的视觉、触觉等感官感觉,以及各种直觉情绪,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这样定义感觉:感觉,就是“我”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例如,视觉就是我们的眼睛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时的产物。

不尊重自己的感觉就是当我们的感觉被破坏时,我们服从了这种破坏。有一个典型的说法就是“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我冷”。

温度感知本是我们对外界环境最基本的一个感觉,但是当家长把自己的判断强加给孩子的时候,就是把自己的判断横亘在孩子和事物之间,从而切断了孩子与其他事物的直接关系,让孩子对自己的感觉产生了模糊和误判,破坏了孩子的感觉,他们冷不冷不再是自己身体的感觉,而是父母纠正过的属于父母的感觉。

所以教养孩子,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给孩子们丰富的刺激,教给他们最基本的规则,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外界,不强加自己的意志给他们,不破坏他们的自我感觉,尊重他们的自发选择,滋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可贵生命力。

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不管自己的感觉是否曾经被破坏,至少从现在起,回到自己的感觉上,去感知自己和其他事物相遇时的感受,聆听自己的心,而不是头脑中的教条,做自己的父母,带一点偏执,去追逐我们特别想追逐的事物,以此来滋养自己,当感受到由内而外的喜悦时,就是碰到自己,活出自己的时候,就是最幸福的时候。

十几岁时,我记住了苏格拉底的那句“认识你自己”

三十年后,內心依然迷茫。

时至今日,

我的理解是 发现自身的天然优势 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邮箱
huangbenjinc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