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复《红楼梦》的哲学意义视频讲座

  • 名称:刘再复《红楼梦》的哲学意义
  • 分类:名家讲坛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12/8/29 14:01:33
刘再复先生是福建南安人,是厦大知名校友,1959年考入厦大中文系,在校期间担任鲁迅先生创办的文学刊物《鼓浪》的主编。1963年毕业后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新建设》编辑部部担任文学编辑,1985年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他发表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引发了大陆一场文学理论的论争,1986年出版学术专著《性格组合论》成为该年十大畅销书,并获“金钥匙奖”。在阔别23年后,他重返母校。

在讲座开始前,校长朱崇实致辞,朱校长亲切地称刘再复为刘学长,表达了对刘再复先生的热烈欢迎,并高度评价了刘再复先生的学术成就。朱崇实说,“刘再复是一个游子,他用20年走遍了欧洲30多个国家走访了40多所高校;刘再复又是一个赤子,无论他走到哪里,都记得他的祖国和母校。”

刘再复先生在正式讲座之前说,自己清楚地记得,48年前王亚南校长在建南大会堂给他颁发优秀毕业生奖状,这张奖状给了他莫大的激励,在随后的日子里奖状陪他一起浪迹天涯。48年后朱崇实校长邀请他回母校,面对熟悉的厦大熟悉的建南大会堂,感到非常亲切非常温暖,非常感谢朱崇实校长。

刘再复先生对红楼梦的基本认识和研究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他认为红楼梦是“文学圣经”,他不再把《红楼梦》当作研究对象,而是把它当作生命体悟的对象,用心灵和生命去阅读,以心发现心。在研究方法上,刘再复先生对《红楼梦》的研究回归悟证,即靠直觉方法论证,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在创作态度上,刘再复先生对《红楼梦》的阅读和讲述完全是生命的需要,没有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

接着,刘再复先生重点阐述了《红楼梦》的哲学意义。他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对《红楼梦》中的“大观”视角、心灵本体论、中道智慧、灵魂悖论四个哲学要点展开深入的剖析。他站在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认为贾宝玉是佛学文化的载体,薛宝钗是孔孟儒家文化的载体,林黛玉是庄禅文化的载体。他又在站西方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红楼梦》与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尼采贵族主义、海德格尔死亡哲学、斯宾诺莎泛神论等的联系。刘再复先生新的视野和思维让同学们对《红楼梦》又多了一层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