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东北大学

  • 名称: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东北大学
  • 分类:金融财会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4/8/29 21:02:21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简介》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通常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知识的基础上开设。它深入探讨了财务会计领域中较为复杂和特殊的业务及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处理复杂财务会计事项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从事高级会计工作、财务分析、审计等职业领域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课程内容要点

(一)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企业合并方式,如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重点阐述其会计处理原则,包括按照账面价值进行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处理等。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介绍如何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和负债,以及如何确定合并成本和商誉(或负商誉)。

举例说明企业合并中的各种具体业务场景,如通过发行股票、支付现金、承担债务等方式进行的合并,以及合并过程中涉及的费用处理等。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深入讲解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范围和编制目的。解释为什么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以及它对于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的重要性。

详细介绍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包括如何进行母子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的汇总、调整和抵销,如内部交易的抵销(包括内部商品销售、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债权债务等的抵销处理),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等。

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具体的财务数据和业务场景,让学生动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以加深对编制方法和流程的理解和掌握。

(二)外币业务会计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解释外币交易的概念和常见类型,如进口业务、出口业务、外币借款、外币投资等。

详细讲解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的会计处理方法,即如何将外币金额按照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入账。同时,介绍在外币交易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在资产负债表日如何进行汇兑差额的计算和确认,以及汇兑差额的会计核算科目和账务处理流程。

举例说明各种外币交易业务的会计处理实例,如企业进口一批货物,货款以美元结算,在不同的汇率情况下,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以及如何计算和处理汇兑损益。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阐述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目的和意义,即当企业拥有境外子公司或分支机构时,需要将其以外币编制的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财务报表,以便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分析。

介绍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主要方法,如现行汇率法、时态法等。详细讲解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折算步骤和具体的折算过程,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项目的折算汇率选择和折算后的金额确定。同时,分析不同折算方法对财务报表项目和财务指标的影响。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进行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练习,掌握折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租赁会计

租赁业务的分类与会计处理原则

讲解租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区别。详细阐述如何根据租赁业务的实质和相关准则规定,判断一项租赁业务属于经营租赁还是融资租赁。

对于经营租赁,介绍出租人和承租人的会计处理方法。出租人方面,包括租赁资产的确认、租金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租赁资产的折旧和维修等费用的处理;承租人方面,主要是租金费用的确认和支付,以及在经营租赁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其他相关费用的会计处理。

对于融资租赁,深入讲解出租人和承租人的会计处理要点。出租人需要按照融资租赁的相关准则,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在租赁期内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和确认利息收入。承租人则需要将租赁资产按照公允价值或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初始确认,并确认长期应付款和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和确认利息费用及资产折旧。

租赁业务的会计核算与财务报表列报

详细介绍租赁业务的会计核算过程,包括租赁业务相关的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流程和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例如,出租人在融资租赁业务中,如何进行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如何在租赁期内确认利息收入和收回租赁资产等;承租人在融资租赁业务中,如何进行租赁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如何确认租赁负债的利息费用和资产折旧等。

讲解租赁业务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方法,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列示租赁资产、租赁负债、未实现融资收益和未确认融资费用等项目;在利润表中如何列示租金收入、利息收入、利息费用等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如何反映租赁业务相关的现金流量等。同时,分析租赁业务对企业财务比率和财务指标的影响,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四)所得税会计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解释所得税会计的产生背景和重要性,即由于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企业需要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分别进行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从而产生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需求。

介绍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等。详细阐述这些概念的含义、分类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所得税会计处理中的作用。

讲解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即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解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原理和核算思路,即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进而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并确认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与账务处理

详细讲解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和步骤,包括如何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如何识别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如何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如何确认和计量所得税费用。

举例说明各种情况下所得税会计的账务处理方法,如企业在不同的业务活动中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的会计处理,包括资产减值准备、预计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等业务对所得税会计的影响。同时,介绍如何进行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申报,以及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列示所得税相关项目。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动手进行所得税会计的核算和账务处理练习,掌握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实际操作技能。

(五)企业破产清算会计

企业破产清算的基本程序与会计核算特点

介绍企业破产清算的法律程序和基本流程,包括破产申请的提出、法院的受理和裁定、破产管理人的指定、破产财产的清查和评估、破产债权的申报和确认、破产财产的分配等环节。

阐述企业破产清算会计的核算特点和目标,即与正常经营企业会计核算的区别。破产清算会计主要关注破产财产的变现、破产债权的清偿以及破产费用的支付等事项,其核算目标是反映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和清算结果,为破产管理人、债权人、法院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讲解破产清算会计的会计主体、会计期间和会计要素的重新定义,以及在破产清算过程中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的变化。

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与财务报表编制

详细介绍破产清算过程中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破产财产的接收和清查、破产债权的确认和计量、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核算、破产财产的变现和分配等。

讲解破产清算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方法,包括破产清算资产负债表、破产清算利润表和破产清算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内容,以及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破产清算过程中的特殊交易和事项。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模拟企业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编制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