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辅导课

  • 名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辅导
  • 分类:高一课程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1/8/1 19:08:35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

(1)原始阶段     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 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     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     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

     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

         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的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

(1)商周: 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

(3)战国以后: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

(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

    附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

① 国家土地所有制

② 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④ 君主土地私有制

    附二:土地兼并问题  P6

    (1)产生原因: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

      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

       ③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

④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

⑤(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

(2)危害: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

②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

③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

④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3)解决方案:①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

②民众暴动:  提出均田口号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

(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

(2)以鉄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1)主要经营方式:

①家庭手工业 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 P10

②田庄手工业 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

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P10

③官营手工业 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

             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

             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 P11

④私营手工业 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后超过官营占主导)

(2)工官和匠户:P11

①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叫做工官。

②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他们在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定期服役。

(3)古代纺织业的发展:P12

     ①新石器时代:萌芽,原料最初麻、葛,出现育蚕和丝织技术

②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

③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

④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艺,棉布逐渐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4)古代冶金业的发展:P13

     ①商周:以青铜器为代表。西周青铜器作为礼制象征,代表权力秩序。

②春秋战国:铁器、炼钢、淬火工艺

③汉代:用煤炭做燃料,水力鼓风的水排

④南北朝:灌钢法

⑤北宋:有用煤冶铁的明确记载

(5)古代陶瓷业的发展:P15

    ①原始时代:彩陶和黑陶

②商中期:原始青瓷

③东汉晚期:制瓷技术成熟,出土青瓷器

④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青邢白、景德镇和大邑白瓷、唐三彩

        釉下彩绘

    ⑤清代:粉彩瓷器

⑥唐宋以来:多名窑、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品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起源较早,历史悠久,持续发展。

②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③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日益细密。

④有着长期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和精湛的工艺。

⑤地区分布广泛且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作相应变化。等

6.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1)商运和商人:P17

①春秋战国:出现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②汉代:    商运活跃,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③唐代:    俞大娘航船;客舍、邸店、车坊等商运辅助性经营场所兴隆

④宋元: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北宋益州出现纸币交子

⑤明清:    会馆和商帮,晋商和徽商最强大

(2)市场:P18

①秦代:法律规定明码标价、当面付钱

②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有亭楼门墙

 (只设在国家规定的大都市中的固定场所,并且交易时间固定在日中至日落前)

③南北朝:草市形成,特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离城镇稍远

位于交通便利地点

政府也实行行政管理

④唐代:  草市作用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⑤宋代:A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沿街列铺形成商业街,

     城郊和乡村也出现市。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视。

 B 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措施。

⑥明清:商业区相当繁华。

(3)城市(商业都会):P19

    ①战国:(商业城市兴起,多依靠政治中心)出现“市井”商业区

②汉代: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长安、五都、五均官

③唐代:长安的市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

        大都会: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⑤宋代:汴京:夜市晓市庙会集市

⑥清代:苏州,汉口、佛山、景德、朱仙四大名镇

(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兴盛)

7.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商业运输和交通发达

②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市、庙会、草市、早市、夜市)

③商业城市兴起和发展

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明以前)

⑤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结成商帮)

 ⑥商业长期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

⑦商业经济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未能在古代中国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8.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P22

(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①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②统治者认为可以安定人心,保障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3)表现:①战国:商鞅变法和《吕氏春秋》提出

②西汉:①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②商人的赋税加倍;

③汉武帝开始盐铁官营制度

④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

③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由朝廷命令,交易时间受限制(4)影响:    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使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

的萌芽长期得不到发育。

9.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P24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表现:①明朝维护朝贡贸易体制,禁止民间外贸

②清朝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和“迁海令”

③清朝乾隆22年后,只准粤海关一口贸易

(3)原因:①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非法活动猖獗。

②封建专制的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③自然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④(清朝)防范汉人反抗,维护满洲贵族统治。

⑤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

⑥明朝为了抗击倭寇、清初防范大陆居民与郑成功等抗清武装勾结

(4)影响:①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②使中国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③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0.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P25

(1)发展条件: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商品经济的发展

               (了解:具体条件有: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专业化商品化的发展,商品市场的扩大、国家对劳动者人身控制的松弛、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出现发展、转向征收银两的赋税改革等)

(2)出现:①时间:明代(中后期)

②地点:江南

③行业:丝织业

④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产生。即雇工生产的手工工场出现。

(3)发展:清朝(鸦片战争前),规模、行业部门、地区扩大或增多。

(4)影响: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

(5)缓慢原因:①明清王朝抑制工商业和闭关锁国政策。

②实力强大的经济传统的压抑。

(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商人买田置地导致工商业缺乏扩大再生产资金、封建制度下的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底下等)

③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30

(1)变动起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经济侵略条件:①西方机器制成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②通过战争、条约获得通商、控制海关、航运等特权

经济侵略主要方式:①商品输出

②资本输出(在华设立企业)

③低价收购农产品和原料等

(2)变动表现:

①工业:(从东南沿海起)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包括农民家庭和城市私营)衰败,外商工业企业兴起。

②农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发展,部分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即农业生产日益殖民地化、商品化)

③商业和金融业:外商在华设立洋行、银行、轮船公司等企业

                   (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总之: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3)变动影响:

    ①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大批破产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买办出现

    ②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等

2.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附: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近代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雇工经营的工业企业。广义上的民族工业即包括近代官办工业也包括近代民营工业;狭义上的民族工业仅指近代民营工业企业(即近代私人资本主义或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起

(2)途径:①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

(其中军事企业为官办;民用企业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多种形式,以官督商办为多)

②部分官僚地主商人等投资于近代工业企业

              如:陈启沅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③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

              如:方举赞等创办的上海发昌机器厂

(3)概况及特点: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部门和地区分布不平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受外资和本封双重压迫又与之有一定依赖关系等

3.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逐渐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环境中,面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的压制。主要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相比自身缺乏产生的充足原始资本积累、成熟的技术条件和人才储备、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政策推动等。上述背景相当程度决定了其产生后长期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部门和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缓慢、始终不能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等不足和局限。

    其产生的主要促进因素有下: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瓦解着中国落后的自然经济,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2)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开办,其高额利润刺激中国的富人跃跃欲试。

    (3)洋务运动初期的示范作用等

4.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非课程标准直接明确规定内容)P32

  (1)时间:甲午战后到20世纪初期

  (2)有利条件:

       ①帝国主义扩大经济侵略尤其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准许民间设厂

③人们呼吁以“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机。

  (3)代表企业: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

  (4)政治影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了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

5.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P34

(1)民国初期(约1912-1919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原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动:推翻专制统治,扫清障碍;

           提高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

          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投资热情

②民众反帝爱国运动(如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③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的发展等

    局限:①地域分布和部门发展仍不平衡(主要沿海和轻工业),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与外国资本和传统经济相比仍占据对劣势

③发展时间短暂,一战后由于列强卷土重来而萧条

    政治影响:促使无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为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奠定了阶级基础。

(2)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年)的短暂发展:

    原因:①国民党形式完成全国统一;

②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改定新约运动)等政策措施的推动

③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如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表现:1936年达历史最高水平等

    局限: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作用: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年):陷入困境

    原因:①日本侵略战争的破坏:a以军事需要为名霸占b战火摧毁

②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取得特权,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独占中国市场

④国民党内战的破坏,通货膨胀政策和苛捐杂税

⑤官僚资本的压迫

    影响:①抗战期间,民族工业内迁(至西北西南地区),推动了内地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改变了工业布局

          ②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反对美蒋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创立新中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 阻碍的因素:

①先天不足。

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③后天畸形。

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2) 推动发展的因素:

①西方列强的侵略,

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②国家政策扶植: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民众爱国运动推动: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7.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

①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②加速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

③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近代城市的发展

④促进了近代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革新和变迁

(2)政治:

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包括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3)思想:

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8.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非课程标准直接明确规定内容)P39

(1)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阻力)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表现:)

      A限制中国及其进口

      B利用攫取的各种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输出资本

       (如抗战胜利后美货大量涌入,几乎独占中国市场)

      C侵华战争直接摧残

    ②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

      A甲午战前未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

      B地方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

    ③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压制:

       A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

       B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吞并

(2)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表现:略

    斗争特点: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即两面性

①革命性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斗争目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妥协性原因:  因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资和本封存在一定依赖关系

 特点影响:注定不能领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探索背景:P46

     ①伴随土地改革和建立国营经济等,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②在此基础上,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

③一五工业化建设成功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④通过建立生产合作社(在农业手工业领域)、全行业公私合营(対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但也遗留许多问题(如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等)。

(2)探索过程:1956-1976年 P48

     ①1956年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提出多发展农业、轻工业和沿海工业等,开始突破苏联建设模式,探索中国特色道路。

②1956年 中共八大关于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论断。(提出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③1958年 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起因:对什么是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认识

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

   后果: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左”倾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极大破坏。

④1960年 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⑤1966-1976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建设严重破坏。周恩来措施:恢复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邓小平在1975年以铁路开始全面整顿。

(3)探索的经验教训:

①指导思想上:坚持认清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主观主义

②中心任务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对待阶级斗争:只在一定范围存在,不能当成主要任务,也不能搞熄灭论

③经济建设:应遵循客观规律,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

④政治建设: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律体制,坚持民主领导原则,反对个人专断和崇拜

⑤成功经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⑥生产关系变革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等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及历史意义。P52-53

(1)内容:①改革: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肯定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应该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问题。

②开放: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选自会议公报)

(此外,会议还提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等)

(2)意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P53

   (1)开始于安徽、四川

   (2)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责任制,同时取消人民公社,恢复乡政府等农村基层政权

   (3)作用: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附:旧人教版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作用: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经营管理的过于集中单一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P53、57

 (1)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2)企业内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3)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附:①开始: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③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等)

5.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P54

  (1)经济特区:

①1979年 决定对广东、福建给予对外特殊政策

原因:有对外交流的历史传统、沿海,对外交往便利、临近港澳台、是侨乡,便于引进外资等

②1980年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③1988年 设置海南岛经济特区

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地位作用: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经济技术开发区:

      ①开始: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②特点: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节选自百度百科)

  (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起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

  (4)开发开放浦东:

       ①决策时间:1990年

②战略着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特点:    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特区的政策

④意义:    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附: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的开放,是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的第四步。)

6.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附:“百度百科”的解释:到1993年,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7.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P56-57

(1)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1997年中共十五大:在所有制问题上突破: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③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到改革开放30年时:已初步建立,表现:

     ①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②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8. 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不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经济体制,生产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也不可能腾飞。

(2)发展推动改革的深化。在改革开放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使人们尽快看见改革的经济成果,尝到改革的甜头,获得改革的利益,这样,改革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改革才能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