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模块一 1.1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2)(上)
- 2. 模块一 1.1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2)(下)
- 3. 模块一 1.2 皮肤病的基本损害(上)
- 4. 模块一 1.2 皮肤病的基本损害(下)
- 5. 模块一 1.3 皮肤科外用药治疗(1)
- 6. 模块一 1.3 皮肤科外用药治疗(2)
- 7. 模块一 1.4 皮肤美容知识(上)
- 8. 模块一 1.4 皮肤美容知识(下)
- 9. 模块一 1.5 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上)
- 10. 模块一 1.5 激光在皮肤科的应用(下)
- 11. 模块二 2.1 脓疱疮
- 12. 模块二 2.2 丹毒
- 13. 模块二 2.3 带状疱疹
- 14. 模块二 2.4 真菌、致病真菌及真菌性皮肤病简介
- 15. 模块二 2.5 皮肤癣菌病(上)
- 18. 模块二 2.7 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治特点
- 19. 模块三 3.1 接触性皮炎
- 21. 模块三 3.3 荨麻疹
- 22. 模块三 3.4 药疹(上)
- 23. 模块三 3.4 药疹(下)
- 24. 模块五 5.1 系统性红斑狼疮(2)
- 25. 模块四 4.2 天疱疮(上)
- 26. 模块四 4.2 天疱疮(下)
- 27. 模块四 4.1 银屑病(2)(上)
- 28. 模块四 4.1 银屑病(2)(下)
- 29. 模块四 4.1 银屑病(1)(上)
- 31. 模块四 4.3 大疱性类天疱疮(上)
- 32. 模块四 4.3 大疱性类天疱疮(下)
- 33. 模块五 5.1 系统性红斑狼疮(1)
- 34. 模块五 5.2 皮肌炎(1)
- 35. 模块五 5.2 皮肌炎(2)
- 36. 模块六 6.4 白癜风(上)
- 37. 模块六 6.4 白癜风(下)
- 38. 模块六 6.1 痤疮(上)
- 39. 模块六 6.1 痤疮(下)
- 40. 模块七 7.1 皮肤病理(1)(上)
- 41. 模块七 7.1 皮肤病理(1)(下)
- 42. 模块六 6.2 斑秃
- 43. 模块六 6.5 黄褐斑
- 44. 模块六 6.6 雀斑
- 45. 模块六 6.3 雄激素性脱发
- 46. 模块七 7.1 皮肤病理(2)(上)
- 47. 模块七 7.1 皮肤病理(2)(下)
- 48. 模块七 7.2 鳞状细胞癌(上)
- 49. 模块七 7.2 鳞状细胞癌(下)
- 50. 模块七 7.3 基底细胞癌(上)
- 51. 模块七 7.3 基底细胞癌(下)
- 52. 模块八 8.1 概论
- 54. 模块八 8.3 淋病
- 55. 模块八 8.4 非淋菌性尿道炎
- 58. 模块八 8.7 艾滋病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包括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两大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及医学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皮肤性病学也相应地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并分出了许多分支:如皮肤组织病理学、皮肤生理学、皮肤免疫学、皮肤真菌学、皮肤遗传学、皮肤美容学、皮肤外科学等。与其他许多基础学科形成了广泛渗透和交叉的态势。
----本课程的教学充分依托于临床工作,本着以临床为重点、紧密联系基础、充分结合科研进展、在教学中融合多学科知识的原则,通过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使授课对象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皮肤性病学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治及进展,掌握常用实验技能、进一步对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皮肤病学是临床医学中整体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一门学科。它与临床医学各科关系密切的一门专门课程,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课程。学习皮肤病学的目的是掌握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问题为中心的新教学方法正在医学院进行,临床课程教学内容大幅减少,自学内容大增。急需有一套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自学课程系列,内容涵盖皮肤病学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临床教学中有时难以顾及病种。既有临床教学的核心部分,又有广泛全面的临床实践内容。在有限的课程学时数内,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完善学生的临床学习的知识结构。本课程项目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七年制教学改革的配套课程。课程目标是配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配合教授理论课程和临床教学,给学生提供皮肤性病学学习的一种多维自我学习空间。学生可以上网预习和复习课程,观看规范的检查步骤,自我检测掌握课程情况和自学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