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1 经济学有用吗?
- 2.1.2.1 什么是经济学?
- 3.1.3.1 理性假设视频
- 4.1.4.1 理性假设举例视频
- 5.1.5.1 自利假设视频.
- 6.1.6.1 自利与进化论视频.
- 7.1.7.1 自利与社会进步视频.
- 8.1.8.1 对基本假设的进一步思考视频.
- 9.2.1.1 成本(一)视频.mp4
- 10.2.2.1 成本(二)视频.mp4
- 11.2.3.1 理性的人思考边际视频.mp4
- 12.2.4.1 激励与反应.mp4
- 13.2.5.1 分工与贸易.mp4
- 14.2.6.1 中央计划经济为什么会失败.
- 15.2.7.1 为什么仍然需要政府.mp4
- 16.2.8.1 市场还是政府?.
- 17.3.1.1 需求.
- 18.3.2.1 供给.
- 19.3.3.1 均衡与供求定理.
- 20.3.4.1 套利.
- 21.3.5.1 价是代价.
- 22.3.6.1 价是相对价格
- 23.3.7.1 需求定理不存在反例.
- 24.3.8.1 需求定理的应用.
- 25.4.1.1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 26.4.2.1 帕累托标准
- 27.4.3.1 需求弹性(一).
- 28.4.4.1 需求弹性(二).
- 29.4.5.1 供给弹性.
- 30.4.6.1 其他弹性
- 31.5.1.1 征税(一).
- 32.5.2.1 征税(二).
- 33.5.3.1 补贴
- 34.5.4.1 弹性和套利.
- 35.6.1.1 最高限价.
- 36.6.2.1 最高限价(二)
- 37.6.3.1 最低限价
- 38.6.4.1 数量管制
- 39.6.5.1 管制与市场均衡
- 40.6.6.1 市价决定什么?.
- 41.7.1.1 企业:组织形式与目标.
- 42.7.2.1 企业的本质.
- 43.7.3.1 交易成本的细化与计算.
- 44.7.4.1 企业的规模与边界
- 45.7.5.1 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 46.7.6.1 谁是企业的所有者.
- 47.7.7.1 企业家职能.
- 48.7.8.1 企业家才能与利润
- 49.7.9.1 企业家才能与市场过程.
- 50.7.10.1 利润与亏损的作用.
- 51.7.11.1 企业的兴衰
- 52.7.12.1 关于企业生产的若干议题.
- 53.8.1.1 完全竞争市场.
- 54.8.2.1 垄断.
- 55.8.3.1 寡头垄断.
- 56.8.4.1 垄断竞争
- 57.8.5.1 定价策略总论.
- 58.8.6.1 一级价格歧视.
- 59.8.7.1 二级价格歧视.
- 60.8.8.1 三级价格歧视
- 61.8.9.1 非货币代价与三级价格歧视.
- 62.8.10.1 如何区隔市场.
- 63.8.11.1 捆绑销售
- 64.9.1.1 公共物品的定义
- 65.9.2.1 公共物品的最优水平.
- 66.9.3.1 公共物品对私人提供.
- 67.9.4.1 外部性的定义.
- 68.9.5.1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 69.9.6.1 解决外部性的私人方法
- 70.9.7.1 解决外部性的公共政策(一).
- 71.9.8.1 解决外部性的公共政策(二)
- 72.10.1.1 信息总论.
- 73.10.2.1 不完全信息(一)
- 74.10.3.1 不完全信息(二)
- 75.10.4.1 不完全信息(三).
- 76.10.5.1 不完全信息(四)
- 77.10.6.1 委托代理理论(一)
- 78.10.7.1 委托代理理论(二).
《经济学思维方式》
经济学思维方式是一种独特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它基于经济学的理论和原则。
其核心特点包括:
成本效益分析:在做决策时,会权衡行动的成本和预期的收益。例如,企业在决定是否扩大生产规模时,会比较增加生产所需的投入成本与可能获得的额外利润。
边际思考:关注边际上的变化。比如,消费者在决定是否多购买一件商品时,会考虑多购买这一件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边际效益)与它的价格(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考量:认识到选择一种方案意味着放弃其他方案的潜在收益。假设你有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选择看电影就意味着放弃了用这一个小时读书或锻炼所能带来的收获,这些放弃的选择就是机会成本。
理性人假设:假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会做出理性的决策,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现实中,人们的决策并不总是完全理性的。
供求关系分析:通过研究商品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变化来理解价格的形成和市场的运行。比如,当某种水果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会下降。
经济学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个人理财:帮助我们规划收入和支出,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职业选择:考虑不同职业的收入、发展前景、工作压力等因素的成本和收益。
公共政策评估:政府制定政策时,会运用经济学思维来评估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比如税收政策的调整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作用。
总之,掌握经济学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经济现象,更明智地做出各种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