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3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4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5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7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8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9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10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11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12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13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14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15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16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17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18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19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20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21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22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23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26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25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24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28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27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31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30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32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 29复旦大学肿瘤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肿瘤学概述
第二节 肿瘤学学科的发展
一、古代文献对“肿瘤”一词的认识
二、现代肿瘤学对“肿瘤”一词的认识
三、临床肿瘤学的学科构成
四、临床肿瘤学的发展及现状
第三节 肿瘤学的动向
第四节 如何学好肿瘤学
一、联系基础学科知识
二、重视临床技能的训练
三、理论联系实际,诊疗个体化
四、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及时更新知识
第二章 肿瘤流行病学
第一节 肿瘤流行病学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第二节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描述流行病学
二、分析性研究
三、实验和干预流行病学
四、理论流行病学
五、流行病学分支
第三节 肿瘤流行病学分析常用指标
-、率
二、比
三、归因危险度
第四节 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一、时间趋势
二、多发肿瘤的流行状况
三、恶性肿瘤的地理分布
四、恶性肿瘤的人群分布
第五节 恶性肿瘤未来流行趋势
一、全球趋势
二、我国常见肿瘤的未来发病趋势
第六节 肿瘤预防策略
一、国外癌症防治的经验
二、中国癌症防治的成绩与不足
三、我国对重点肿瘤防治的对策
四、病因学预防
第三章 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一节 各种致癌因素
一、化学致癌
二、物理致癌
三、致瘤病毒
四、遗传因素
五、肿瘤发病的多阶段
第二节 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一、高外显度的遗传综合征与肿瘤易感性
二、基因一环境相互作用与肿瘤易感性
三、遗传易感性因素鉴定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第一节 肿瘤学概述
第二节 肿瘤学学科的发展
一、古代文献对“肿瘤”一词的认识
二、现代肿瘤学对“肿瘤”一词的认识
三、临床肿瘤学的学科构成
四、临床肿瘤学的发展及现状
第三节 肿瘤学的动向
第四节 如何学好肿瘤学
一、联系基础学科知识
二、重视临床技能的训练
三、理论联系实际,诊疗个体化
四、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及时更新知识
第二章 肿瘤流行病学
第一节 肿瘤流行病学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第二节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描述流行病学
二、分析性研究
三、实验和干预流行病学
四、理论流行病学
五、流行病学分支
第三节 肿瘤流行病学分析常用指标
-、率
二、比
三、归因危险度
第四节 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一、时间趋势
二、多发肿瘤的流行状况
三、恶性肿瘤的地理分布
四、恶性肿瘤的人群分布
第五节 恶性肿瘤未来流行趋势
一、全球趋势
二、我国常见肿瘤的未来发病趋势
第六节 肿瘤预防策略
一、国外癌症防治的经验
二、中国癌症防治的成绩与不足
三、我国对重点肿瘤防治的对策
四、病因学预防
第三章 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一节 各种致癌因素
一、化学致癌
二、物理致癌
三、致瘤病毒
四、遗传因素
五、肿瘤发病的多阶段
第二节 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一、高外显度的遗传综合征与肿瘤易感性
二、基因一环境相互作用与肿瘤易感性
三、遗传易感性因素鉴定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