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视频讲座-高清

  • 名称: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视频讲座
  • 分类:百家讲坛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12/10/7 10:25:46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系列节目也将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是如何从凡人修炼成圣人的过程,又是如何用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激励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根据鲍鹏山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讲座整理而成。作者从《圣人的成长》、《孔子的大学》、《三十而立》等不同角度全面真实的为广大读者还原了一个鲜活的而不是艺术虚构的孔子。同时,书中指出,孔子出身贫寒,原本也是一个草根知识分子,靠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万世师表”、万众景仰的“孔圣人”,告诉大家“圣人是从凡人炼成的”。 也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是如何从凡人修炼成圣人的过程,又是如何用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激励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
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太多值得回忆和太多值得期待的事情了。但是,庚寅虎年对于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人,即被传说的所谓“80后”们也许并不那么轻松,或多或少他们都会有些惶恐和无奈,复杂的心情中带着些许隐隐的刺痛。

对于“80后”们,2010年正是他们30岁的生日到了而立之年的时候了。应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出生的时候,国家刚刚结束一场不幸的灾难,百废待兴;他们成长的时候,伴随他们的是形形色色思潮掩盖下的信仰危机;到了他们应该为生存而奋斗为荣誉而战的时候,自我的价值体现、拜金和利己主义,不仅侵蚀着他们的精神家园,也在损害着他们原本健康的肌体。他们大多结婚生子,其中也不乏精英和事业有成的佼佼者,但确确实实还有许多人像没有出风的雏鸟,心安理得的依偎在父母卵翼的呵护下,啃噬着老人们含辛茹苦积攒的心血,而对自己碌碌无为并不以为羞耻。难怪人们在提到“80后”的时候总是流露出不满的眼神和失望的叹息声。三十而立,人生路上这一道不算高但也不算矮的“坎”,他们能“立”的起来吗?身处激烈竞争的环境、快速变化的转型期社会,他们将以怎样的心态和技能去面对这个“立”,又能“立”在何处呢?

笔者也是有着“80后”子女的家长,之所以发这份感慨,缘于虎年春节看央视《百家讲坛》的一档叫做《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节目引起的(据说已经出版图书了)。倒不是因为主讲人提到孔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信仰的文化核心,是道统的象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灵密码,是极受尊重和推崇的圣人云云,而是感动于孔子一生奋斗的经历。孔子的盛名在当今世界不用我来吹捧的,孔子留给后人的思想、精神财富也用不着我来计算。以我的学识即便终我余生也未必能对圣人的思想精髓说出个三、四来,恐怕“80后” 们对老夫子的学说就更没有什么兴趣了。不过我想孔子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了圣人的,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孔子也是从凡人而奋斗至后人景仰的圣公,孔子的榜样还是可以给年轻人以激励的。革命年代毛泽东们二十几岁当军长、师长的比比皆是,而我辈那时十六、七岁便只身离家,或插队或兵团,虽说不上怎么“立”了,倒也没有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时不时还一阵阵涌 起“修理地球,重整河山”的豪迈,起码不用回家蹭吃蹭住蹭银子花呢!我不是一个狭隘的人,在“80后”的身上,我也能看到聪明、有朝气,思维敏锐,有进取 心等等的长处,可看着今天的年轻人,条件好了,学历高了,机会也多了,怎么就“立”不起来呢,自身的修行、努力怎么还赶不上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的老子呢?扼腕的同时也能理解情他们,心生怜悯却又恨铁不成钢。

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也要跟着进步。尽管我对“80后”们有些失望,但我更怀有希望,关注他们的喜与悲,是与非,还有那当初不曾遥想的以后。我向往和我有着同样感受的家长们进一言,知耻而后勇,不一定都要炼成钢铁,今天对子女的要求已经不能和我们哪个时代同日而语 了,实在束手无策的时候,不妨送上一本《孔子是怎样炼成的》书,学着网络的流行语和他们说:孩子,醒醒,2500年前的孔圣人叫你们“三十而立”呢!这回可不是什么传说了。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还需要孔子吗? 作者:浪子文青

中国人普通没有宗教信仰,所以中国人在历史上常常被指责为“一团散沙”,没有凝聚力。历史真象果如此吗?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而不绝,曾经有过数十次面临亡 族灭种之大灾难,至于其他自然的、人为的大中小劫难则更可谓无计其数,但是依然顽强地生存下来了,并终于在公元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转运重生,且于 21世纪的今日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有一定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民族和国家。原因何在?是因为中国人有着属于自己的但不同于宗教的信仰系统,即由孔子创立的中国 传统儒家文化和价值观,其核心便是仁、义、礼、智、信、忠、恕等。正是依靠这样一些理念,中国人可以吃世界上最痛的苦,受最世界上最深的罪,容世界上最苛 的政,忍世界上最屈的辱。
孔子及其儒家学说之所以可以为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提供道德慰藉与精神信仰,是因为孔子及其儒家学说本身就是生于“春秋无义战”、“苛政猛于虎”的乱世的产 物。至于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也恐怕是因为儒家学说倡导民众对于权贵、统治者的尊崇和服从(真正信奉儒家学说的人是不会造反革命的)。其实 在历代皇帝们头脑里、骨子里,儒家学说从来只是用来装饰门面的、嘴上说说的;他们真正相信和实施的都是法家的那套“王霸之术”。用已故思想家顾准的话说就 是“表儒里法”。
星转斗移。孔子已经离我们二千多年了。世界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中国人还需要孔子吗?今天的中国青年人还会对孔子“感冒”吗?虽然今天的中 国还称不上富国,但毕竟告别贫穷开始“小康”了;今天的中国人总算过上了太平日子,没有边患,没有战争也没有“运动”了。尤其是年轻的80后、90后们, 他们几乎可以被称为“幸福的一代”:多数丰食足食,少数锦衣玉食。他们还需要用孔子的仁爱之心、孝悌之心、忠恕之道来吃苦、受罪、忍辱吗?他们需要承担 “家国天下”的重任吗?另外,当今时代我们是更需要普世价值的阳光,还是更需要民族特色的儒家文化营养呢?
当然,我个人还是相信孔子和他的儒家学说的生命力的。《论语》中记录了孔子一句著名的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不能成为急功近 利、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者,恰恰今天就有这样的危险。而孔子不仅为贫穷的中国人开出了“安贫乐道”的药方;同时也早为富裕的中国人提供了“富而好礼”的解 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