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序
- 少年闰土
- 狂人日记
- 阿Q正传
- 离婚
- 孔乙己
- 故乡
- 药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明天
- 一件小事
- 头发的故事
- 风波
- 端午节
- 白光
- 兔和猫
- 鸭的喜剧
- 社戏
- 【彷徨】祝福
- 在酒楼上
- 幸福的家庭
- 肥皂
- 长明灯
- 示众
- 高老夫子
- 孤独者
- 伤逝
- 弟兄
- 【野草】题辞
- 秋夜
- 影的告别
- 求乞者
- 我的失恋
- 复仇
- 复仇(其二)
- 希望
- 雪
- 风筝
- 好的故事
- 过客
- 死火
- 狗的驳诘
- 失掉的好地狱
- 墓碣文
- 颓败线的颤动
- 立论
- 死后
- 这样的战士
-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 腊叶
- 淡淡的血痕中
- 一觉
- 朝花夕拾 小引
- 狗猫鼠
- 阿长与《山海经》
- 《二十四孝图》
- 五猖会
- 无常
- 父亲的病
- 琐记
- 藤野先生
- 范爱农
- 故事新编 序言
- 补天
- 奔月
- 坟 题记
- 人之历史
- 科学史教篇
- 我之节烈观
-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 娜拉走后怎样
- 未有天才之前
- 杂忆
- 论雷峰塔的倒掉
-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 说胡须
- 论照相之类
- 春末闲谈
- 看镜有感
- 论“他妈的”
- 论睁了眼看
- 从胡须说到牙齿
- 坚壁清野主义
- 寡妇主义
-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 写在《坟》后面
- 热风 题记
- 估《学衡》
- 《华盖集》上
- 《华盖集》中
- 《华盖集》下
《鲁迅作品全集》经典有声读书课程目录详情
一、【呐喊】:刺破蒙昧的时代号角
自序:鲁迅回顾自身从医学救国到文学救国的思想转变,“铁屋中呐喊” 的隐喻道尽启蒙者的孤独与执着,为整部文集奠定 “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的基调。
少年闰土:通过童年记忆中 “项戴银圈、手捏钢叉” 的闰土与成年后麻木迟钝的对比,揭示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朗读者的语调从纯真向往转为深沉叹惋。
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以 “狂人” 的癫狂视角撕开 “人吃人” 的封建礼教本质,“从来如此,便对吗?” 的质问在激昂声线中振聋发聩。
阿 Q 正传:塑造 “精神胜利法” 的典型阿 Q,从其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的荒诞人生,折射国民性的弱点,幽默背后是对民族灵魂的沉痛反思。
孔乙己:咸亨酒店里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在 “之乎者也” 的迂腐与 “偷书不算偷” 的狡辩中,成为科举制度摧残下的悲剧缩影,语调中藏着对底层文人的悲悯。
故乡:“我” 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目睹闰土的苍老与杨二嫂的市侩,“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的结尾,在低沉叙述中透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期许。
药:人血馒头串联起革命者夏瑜的牺牲与华老栓一家的愚昧,明暗两条线索交织,揭露民众的麻木与革命的孤独,读来令人心头沉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的自由嬉戏与书屋的刻板学习,看似轻松的笔触下,藏着对束缚天性的教育模式的隐忧,语调明快中带着一丝怅然。
二、【彷徨】:求索中的精神困境
祝福:祥林嫂在封建礼教的层层压迫下,从勤劳坚韧到沦为乞丐,最终在祝福声中死去,“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 的追问,在悲凉语调中直击礼教吃人的本质。
在酒楼上:吕纬甫从青年时的激进到中年后的消沉,“敷敷衍衍,模模糊糊” 的生活状态,折射出五四退潮后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对话式叙述充满无力感。
伤逝:子君与涓生的爱情从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的觉醒,到因现实压迫而破裂,成为 “为了爱,—— 盲目的爱,—— 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 的悲剧,语调从热烈转为凄冷。
三、【野草】:生命哲学的诗意书写
题辞:“我自爱我的野草,……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字,在激昂声线中展现鲁迅直面黑暗的勇气。
秋夜:“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䀹眼;……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冷峻的笔触勾勒出孤独的战斗者形象,语调沉静而锐利。
风筝:回忆少年时折断弟弟风筝的往事,成年后的愧疚与反思,“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在低沉叙述中流露对人性中 “虐杀” 本能的忏悔。
四、【朝花夕拾】:温情回望中的批判
狗猫鼠:借对猫的厌恶,影射现实中 “尽情玩弄” 弱者的人,幽默中藏着尖锐讽刺;阿长与《山海经》 则回忆保姆阿长的粗俗与善良,“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语调温情而真挚。
藤野先生:记录在日本留学时藤野先生的正直与关怀,“匿名信事件” 与 “课堂影片” 刺激鲁迅弃医从文,“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 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满含对恩师的敬意与自我鞭策。
五、【故事新编】与杂文:古今碰撞的智慧
补天:重塑女娲造人补天的神话,在宏大叙事中加入 “油滑” 的现代元素,展现创造与毁灭的辩证;奔月 中后羿射日功成后的落寞,颠覆传统英雄形象,透着对理想失落的调侃。
坟中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呼吁 “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批判封建父权;《论 “费厄泼赖” 应该缓行》提出 “痛打落水狗”,倡导对恶势力的坚决斗争,语调犀利如刀。
整套有声书以不同文集为单元,朗读者根据作品风格调整语调 ——《呐喊》的激愤、《彷徨》的沉郁、《野草》的深邃、《朝花夕拾》的温情,让听众在声音中触摸鲁迅文字的温度与力量,感受其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