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肌肉骨骼系统康复概述 1.1肌肉骨骼康复的原则及方法
- 1.2运动康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 二. 骨折的运动康复 2.1骨折的康复及愈合特征
- 2.2 骨折的处理原则及康复流程
- 2.3 制动对骨折的影响
- 2.4 骨折运动康复方案的制定
- 2.5 骨折的运动康复治疗
- 3.1骨质疏松症的功能障碍及评估方法
- 3.2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康复方法
- 4.1 腰痛的分类特征
- 4.2 腰痛的功能诊断及评估方法
- 4.3 脊柱姿势异常与力线纠正
- 4.4 腰痛运动康复方案的制定
- 5.1 颈痛的分类特征
- 5.2 颈部功能评估
- 5.3 颈部稳定性训练
- 6.1 肩关节的功能评估
- 6.2 肩胛骨的动力障碍
- 6.3 肩关节稳定性训练
- 6.4 肩袖的功能与训练
- 7.1 肘关节的功能评估
- 7.2 网球肘的运动康复
- 7.3 肘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运动康复
- 8.1 腕关节与手部的功能评估
- 8.2 腕管综合征的运动康复
- 8.3 手部肌腱损伤的运动康复
- 9.1 髋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 9.2 髋部肌肉拉伤和肌腱损伤的运动康复
- 9.3 弹响髋和髂胫束综合征的运动康复
- 10.1 膝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 10.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运动康复
- 10.3 半月板损伤的运动康复
- 10.4 髌前疼痛的运动康复
- 11.1 踝关节的结构与功能 00_00_01-00_09_45
- 11.2 踝关节扭伤的运动康复
- 11.3 踝关节功能性不稳的运动康复
以下是《肌肉骨骼康复学》课程的简介:
课程性质
《肌肉骨骼康复学》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损伤的康复评定与治疗方法的学科,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肌肉骨骼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知识,熟悉常见肌肉骨骼疾病和损伤的诊断与康复评定方法,掌握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在肌肉骨骼康复中的应用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损伤进行康复评定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的能力,以及运用各种康复治疗技术进行临床康复治疗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肌肉骨骼康复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关爱患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今后从事肌肉骨骼康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
肌肉骨骼系统基础:介绍肌肉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力学特点,以及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损伤的病因、病理机制等基础知识。
康复评定:包括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肢体长度和周径测量、肌肉耐力评定、神经功能评定、疼痛评定、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等,使学生掌握各种评定方法的操作技巧和结果分析。
康复治疗技术:讲解物理治疗技术,如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温热疗法、牵引疗法等在肌肉骨骼康复中的应用;运动治疗技术,如关节活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平衡训练技术、协调训练技术、步行训练技术等;以及作业治疗、矫形器与辅助器具应用、心理治疗等在肌肉骨骼康复中的作用和方法。
常见疾病和损伤的康复:针对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常见肌肉骨骼疾病和损伤,详细阐述其康复评定和治疗方案,包括康复目标、康复治疗阶段划分及具体治疗措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