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
- 13 老舍:生活美好因为它暗藏惊喜.1
- 13 老舍:我的母亲
- 15 老舍: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
- 16 老舍:养花
- 17 老舍:住的梦
- 23 朱自清:吃饭的调味就是过人生
- 24 朱自清:匆匆
- 25 朱自清:荷塘月色
- 26 朱自清:论做作
- 27 朱自清:想起喜欢的人,冬天也变得温暖
- 28 朱自清:做人太诚实,未必是好事
- 32 沈从文:聪明人理解生活愚蠢人习惯生活
- 33 沈从文:独处是最好的奢侈品
- 34 沈从文:静(催人泪下)
- 35 沈从文:时间
- 36 沈从文:能在书上发痴,在一切人事上同样也能发痴
- 37 史铁生:爱上一个人和嫁给一个人有什么区别
- 38 史铁生:不现实未必不是一种好品质
- 39 史铁生:合欢树
- 40 史铁生:生命需要被欣赏
- 41 史铁生:树林里的上帝
- 42 史铁生:我曾想过当和尚
- 43 史铁生:因为孤独,衍生了爱情
- 44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 45 汪曾祺:故乡的元宵
- 46 汪曾祺:花瓶
- 47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 48 汪曾祺:宋朝人是怎样吃喝的
- 49 汪曾祺:无事此静坐
- 50 汪曾祺:遇到懂你的人需要缘分
- 56 郁达夫:故都的秋(节选)
- 57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 58 张爱玲:秋雨
- 59 张恨水:秋窗日午,正宜读书
- 60 张恨水:雾之美
- 61 木心:爱情的三种境界
- 62 木心:爱是一种天才行为
- 63 木心:林肯中心的鼓声
- 64 木心:论美貌
- 65 木心:文学的常识
- 66 木心: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 67 木心:一生中珍贵的纷纷脱手而去
- 68 木心:人生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
- 69 木心:至少,每天都要看书
- 70 严歌苓:彼岸
- 72 严歌苓:今夕何年
- 73 严歌苓:我为什么写《芳华》
- 74 严歌苓:心怀善意遇见美好
- 75 杨绛:镜中人
- 76 杨绛: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
- 77 杨绛: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
- 78 杨绛:人生有命
- 79 杨绛:谈教育:言传不如身教
- 80 杨绛:为何人世处处有苦恼
- 81 杨绛:我经常“魂不守舍”
- 82 杨绛:我们该如何去倾听别人说话
- 83 杨绛:细味那苦涩中的一点回甘
- 84 杨绛:在书里“串门儿”
- 85 杨绛:在自己的小天地平静的生活
- 94 钱穆:人生大海
- 95 钱穆:人生只是一个向往
- 96 钱穆:谋生之上,应有另外生活
- 97 钱钟书:吃饭
- 98 钱钟书:窗
- 99 钱钟书:论快乐
- 100 钱钟书:真正的交情向来素淡
- 101 蔡澜:不如任性过生活
- 102 蔡澜:人生就是多学习多经历
- 103 蔡澜:用什么来下酒
- 104 梁启超:生活在趣味中才有价值
- 105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 111 梁实秋:把快乐种在心里
- 112 梁实秋:吃蟹的乐趣
- 113 梁实秋:读书和不读书
- 114 梁实秋:饺子
- 115 梁实秋:你怎么打发时间
- 116 梁实秋:女人
- 117 梁实秋:签字样式代表人的性格
- 118 梁实秋:人生,没有太晚
- 119 梁实秋:散步
- 120 梁实秋:习惯养成之后
- 121 梁实秋:愿你的生命从容
- 122 梁实秋:这才是享受清福的时候
- 123 梁漱溟:年轻的焦虑,把欲望当志气
- 124 梁漱溟:三种人生态度
- 125 梁漱溟:我不甘心随便跟随
- 126 梁漱溟:智慧的要点
- 127 梁晓声:谈谈寂寞
- 128 梁晓声:学中文有什么用
- 129 梁晓声:有了时间,人才思考意义
- 130 梁晓声:鸳鸯劫
- 132 梁再冰:我的妈妈林徽因
- 133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 134 林徽因:老北京是举世无匹的杰作
- 135 林徽因:秋天,这秋天
- 136 林徽因:停留是刹那,转身是天涯
- 137 林徽因:不愿意成为拆散的根源
- 138 林清玄:不怕人生的转弯
- 139 林清玄:此岸彼岸
- 140 林清玄:给自己的定价
- 141 林清玄:河的感觉
- 142 林清玄:金色印象
- 143 林清玄:旅店
- 144 林清玄:其实生活都一样
- 145 林清玄:秋天的枫叶
- 146 林清玄: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
- 147 林清玄:人间自是有情生
- 148 林清玄:人生之不可管理
- 149 林清玄:伤痕物语
- 150 林清玄:太阳茶
- 151 林清玄:往事只能回味
- 152 林清玄:无灾无难到公卿
- 153 林清玄:心灵破碎的声音
- 163 林语堂:旅行的意义
- 164 林语堂:情绪宣泄的最好方法
- 165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 166 林语堂:人生不如一笑而过
- 167 林语堂:人生是一首诗
- 168 林语堂:人生自然的节奏
- 169 林语堂:为什么不去过悠闲的生活呢
- 170 林语堂:我的愿望
- 171 林语堂:一年又一年,且行且珍惜
- 172 林语堂:生活的目的,在于享受生活
- 173 叔本华:别碰那些畅销书
- 174 叔本华:不沉湎过去,不牵挂未来
- 175 叔本华:对生活的勇气
- 176 叔本华:获得幸福的三个条件
- 177 叔本华:没有的需求,就没有乐趣
- 178 叔本华:人的健康胜过任何其他幸福
- 179 叔本华:人世的命运
- 180 叔本华:如何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 181 叔本华:为什么计划总是无法实现
- 182 叔本华:如何将一生过得轻松而快乐
- 183 叔本华:心理散论
- 184 叔本华:虚荣是人性共同的弱点
- 185 叔本华:一个人如果不提升自己
- 186 叔本华:一个人幸福的首要因素
- 187 叔本华:我们越年青,越容易无聊
- 188 托尔斯泰:人生的十个陷阱
- 189 托尔斯泰:人是怎么变坏的?
- 190 托尔斯泰:太贵了
- 191 托尔斯泰:幸福就在你身边
- 192 托尔斯泰:选择构成了人生
- 193 王安忆: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
- 194 王安忆:家务
- 195 王安忆:世俗的张爱玲
- 196 王朔:美女,我们来谈谈人生如何
- 197 王朔:人为什么会无聊
- 198 王朔:这孩子出息
- 199 王小波:如何诚实地生活
- 200 王小波: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一过
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宛如文学花园中的缤纷繁花,以其灵动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展现着世间万物的风姿与人生的百般滋味。经典名家散文更是其中的瑰宝,历经岁月洗礼,熠熠生辉,引领着读者穿越时空,与大师们进行一场场灵魂的对话。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无疑是散文史上的璀璨明珠。在那静谧的夏夜,作者怀着淡淡的忧愁,踱步于清华园的荷塘边。文中对荷塘景色的细腻描绘堪称一绝,“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如诗如画的文字,不仅勾勒出一幅清幽绝美的荷塘夜景图,更流露出作者在那个动荡年代内心的彷徨与对宁静美好的向往。他在月下荷塘的徘徊,是在纷繁世事中寻觅心灵栖息地的旅程,让读者也不禁沉醉于那片月色与荷香交织的世界,感受着文字背后深沉的情感波澜。
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则别有一种闲适洒脱的韵味。他以独特的视角,从秋天的黄昏、烟斗的烟雾等细微处入手,将秋天的韵味缓缓道来。“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 在他的笔下,秋天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悲凉萧瑟,而是充满了成熟、稳重与静谧的气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淡定。这种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玩味,使读者领悟到在平凡日子里发现美的生活智慧,以及超脱物外、享受当下的人生态度。
冰心的《小桔灯》以简洁质朴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通过对小姑娘制作小桔灯的细腻描写,以及那盏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光芒的小桔灯的刻画,传递出一种在艰难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坚强和善良的精神力量。“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这小小的桔灯,不仅照亮了作者夜行的路,更照亮了无数读者的心灵,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中最美好的品质在黑暗时刻所绽放出的熠熠光辉,也让我们明白生活中的点滴温暖与希望足以支撑我们走过漫长的寒冬。
鲁迅的《朝花夕拾》收录的散文,以回忆为线索,串联起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种种经历与见闻。既有百草园中充满童趣的欢乐时光,又有对封建礼教和旧时代种种弊端的深刻批判。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百草园是一个充满生机与奇幻色彩的儿童乐园,长妈妈讲述的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神秘的氛围;而三味书屋则展现了传统教育的场景,先生的方正与迂腐、学生们的调皮与好学,都在鲁迅的笔下鲜活起来。这些回忆散文,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国民性的深刻反思,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深沉思索,犹如一把把利刃,剖析着社会的病痛,又似一盏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去探寻光明与进步的道路。
这些经典名家散文,跨越时空界限,以其各自独特的魅力,或写景抒情、或叙事明理、或针砭时弊、或缅怀过往,将人生的喜怒哀乐、世间的沧桑变迁一一呈现。它们宛如一扇扇心灵之窗,让我们领略到不同时代、不同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又似一曲曲悠扬的乐章,在文字的韵律中奏响着人类情感与智慧的交响,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成为我们精神世界中永恒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珍藏与传承,在阅读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感悟生活的真谛与生命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