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弹力的产生
- 1.2弹力受力分析
- 1.3相互作用力
- 1.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1
- 1.5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2
- 1.6弹簧测力计的感受
- 2.1平衡状态与受力1
- 2.2平衡状态与受力2
- 2.3平衡状态与受力3
- 2.4加减速-基础
- 2.5加减速-下落特烦恼
- 2.6加减速-烦恼就蹦极
- 2.7加减速-开车撞弹簧
- 2.8加减速-一起来画图
- 2.9加减速-车里有个球
- 3.1有没有摩擦
- 3.2摩擦力的方向
- 3.3斜面上的摩擦
- 3.4皮带-鞋-轮子
- 3.5加减速摩擦力
- 3.6摩擦力大小1
- 3.7摩擦力大小2
- 3.8摩擦力图像题
- 3.9不是水平的摩擦力
- 3.10测摩擦力实验改进
- 3.11两个物体组合-方法
- 3.12两个物体组合-题目1
- 3.13两个物体组合-题目2
- 3.14三个物体叠放
- 3.15三个物体横放
- 3.16四个物体横放
- 3.17最后一道摩擦力的题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专题
一、受力分析的重要性
受力分析是解决初中物理力学问题的关键环节。它就像是解开力学谜题的钥匙,通过确定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以及这些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能够为后续运用牛顿定律等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加速、减速、转弯等)或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原因时,都需要先进行准确的受力分析。
二、常见的力
(一)重力(G)
产生原因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大小
计算公式为,其中是物体的质量,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在粗略计算时,可取)。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这里的 “竖直向下” 是指与水平地面垂直且指向地心的方向。
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例如,均匀的球体的重心在球心,长方体的重心在其对角线的交点。
(二)弹力(F)
产生原因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例如,当我们拉伸或压缩弹簧时,弹簧会产生弹力;当一个物体放在桌面上,桌面发生微小形变,会对物体产生向上的弹力(支持力)。
大小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循胡克定律,其中是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对于其他弹力,其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平衡条件等来确定。
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例如,压力是一种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绳子的拉力是弹力,方向沿着绳子并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作用点
在物体间的接触面上。
(三)摩擦力(f)
产生原因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其中是动摩擦因数,它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是接触面间的压力。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来确定,其大小范围是
静
,是最大静摩擦力。
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例如,人向前走路时,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因为人的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
作用点
在物体间的接触面上。
三、受力分析的步骤
(一)明确研究对象
一般是选择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用隔离法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例如,在分析叠放在一起的几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时,要分别把每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
可以把研究对象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如一个方块代表物体,这样能更清晰地分析力的情况。
(二)按顺序分析力
先分析重力,因为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只要物体在地球附近,就一定受到重力。
接着分析弹力,查看物体与哪些物体接触并且有弹性形变,从而确定弹力的有无和方向。比如,物体放在斜面上,会受到斜面给它的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
最后分析摩擦力,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来判断摩擦力的存在与否以及方向。例如,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被拉动,会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
(三)检查受力情况
检查画出的力是否符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例如,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它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
检查每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否明确。每个力都应该有明确的施力物体,不能凭空出现力。比如,不能说物体受到一个没有来源的 “向上的力”,而应该明确是桌面给物体的支持力。
四、受力分析的典型情况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静止
例如,一个质量为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研究对象是这个物体。
它受到的力有: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因为物体静止,根据二力平衡条件,。
如果在物体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但物体仍然静止。
此时物体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还受到拉力,方向水平向右;同时由于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且。
(二)物体在斜面上
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研究对象是斜面上的物体。
它受到的力有: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斜面给物体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由于物体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所以还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根据力的分解,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是斜面的倾角)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根据物体静止,可得,。
如果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此时物体受到的力依然是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不过此时是滑动摩擦力,且。因为物体匀速下滑,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在沿斜面方向有,在垂直斜面方向有,从而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
(三)物体在绳子拉力作用下
例如,用绳子悬挂一个物体。
研究对象是被悬挂的物体。
它受到的力有: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绳子对它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因为物体静止,所以。
如果用绳子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物体受到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水平面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且;绳子的拉力,方向沿着绳子;还受到一个与拉力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