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基础元器件和电阻
- 02 基础元器件:电容器
- 03 基础元器件:电感
- 04 基础元器件:保险
- 05 基础元器件:二极管
- 06 基础元器件:三极管
- 07 基础元器件+接插件
- 08 基础元器件+蜂鸣器
- 09 基础元器件+MOS
- 10 基础元器件+电阻提高篇
- 11 基础元器件+电感提高篇-变压器
- 12 基础元器件+二极管提高篇-整流桥
- 13 基础元器件+IGBT
- 14 基础元器件+电源转换器件
- 15 基础元器件+晶振
- 16 基础元器件+继电器
- 17 基础元器件+光耦
- 18 基础元器件+缓冲器
- 19 基础元器件+触发器
- 20 基础元器件+计数器
- 21 基础元器件-AD DA转换器
- 22 基础元器件+隔离放大器
- 23 基础元器件+运放
- 24 基础元器件+电压基准源
- 25 基础元器件+555定时器
- 单片机
- 01 基础元器件和电阻
- 02 基础元器件:电容器
- 03 基础元器件:电感
- 04 基础元器件:保险
- 05 基础元器件:二极管
- 06 基础元器件:三极管
- 07 基础元器件+接插件
- 08 基础元器件+蜂鸣器
- 09 基础元器件+MOS
- 10 基础元器件+电阻提高篇
- 11 基础元器件+电感提高篇-变压器
- 12 基础元器件+二极管提高篇-整流桥
- 13 基础元器件+IGBT
- 14 基础元器件+电源转换器件
- 15 基础元器件+晶振
- 16 基础元器件+继电器
- 17 基础元器件+光耦
- 18 基础元器件+缓冲器
- 19 基础元器件+触发器
- 20 基础元器件+计数器
- 21 基础元器件-AD DA转换器
- 22 基础元器件+隔离放大器
- 23 基础元器件+运放
- 24 基础元器件+电压基准源
- 25 基础元器件+555定时器
以下是零基础认识电子元器件的教程:
电阻:
基本概念:电阻是指具有一定技术性能的、在电路中专起电阻作用的元件,可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或者作为电路中的负载。
参数:
阻值:电阻的数值大小,单位为欧姆(Ω),常见的阻值范围从几欧姆到几兆欧姆不等。例如,一个标有 “100Ω” 的电阻,其阻值就是 100 欧姆。
耗散功率:指电阻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消耗)的最大功率。一般小功率电阻的功率在 1W 以下,大功率电阻会在电阻外壳上标明其功率值,如 3W、5W 等。
类型:
固定电阻:电阻值固定不变,是最常见的电阻类型,如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等。
微调电阻:电阻值可以微调,通常用于电路的精确调整。
可调电阻(电位器):电阻值连续可调,有旋转式和滑动式等不同形式,可用于音量调节等场景。
特殊电阻:如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压敏电阻(阻值随电压变化)、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变化)等,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应用场景。
识别方法:电阻一般会在表面标明阻值等信息。色环电阻通过不同颜色的色环来表示阻值和误差,例如,四色环电阻的前两色环表示有效数字,第三色环表示倍乘数,第四色环表示误差。
作用:分压、限流、负载等,例如在手电筒电路中,电阻用于限制电流,防止灯泡因电流过大而损坏。
电容:
基本概念:由两片或两组平衡金属板中间一层电介质(绝缘层)构成,是一种可以储存电荷的器件,具有充放电的特性。
参数:
电容值:表示电容储存电荷的能力,单位为法拉(F),但常用的单位有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等。例如,一个标有 “100μF” 的电容,其电容值为 100 微法。
耐压值:指电容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超过耐压值使用可能会导致电容损坏。
类型:
电解电容:有极性电容,容量较大,通常用于电源滤波等对电容容量要求较高的场合,但漏电相对较大。
陶瓷电容:无极性电容,高频特性好,常用于高频电路中。
钽电容:性能稳定,漏电小,价格相对较高,常用于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电路。
识别方法:电容的表面通常会标明电容值、耐压值等信息。对于一些小型的贴片电容,可能需要通过查看其包装或规格书来获取相关信息。
作用:滤波、耦合、旁路、定时等,例如在电源电路中,电解电容用于滤波,使输出的直流电压更加稳定。
二极管:
基本概念: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半导体器件,电流只能从一个方向通过,反向时则几乎不导通。
类型:
普通二极管:如常见的 1N4007 等型号,用于整流、检波等电路。
发光二极管(LED):通电时会发光,颜色有红、绿、蓝、黄等多种,常用于指示灯、照明等。
稳压二极管:能够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保持电压稳定,常用于稳压电路中。
识别方法:二极管的正负极通常在外观上有标识,有的二极管正极一端有一个色环,或者在封装上有特定的标记。对于发光二极管,长引脚为正极,短引脚为负极。
作用:整流、限幅、稳压、发光等,例如在手机充电器中,二极管用于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
三极管:
基本概念:是一种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半导体器件,分为 NPN 型和 PNP 型两种。
参数:
电流放大倍数(β):表示三极管对电流的放大能力,是衡量三极管性能的重要指标。
集电极 - 发射极最大允许电压(Vceo):超过该电压,三极管可能会损坏。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三极管集电极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识别方法:三极管的引脚排列和型号有关,一般可以通过查看三极管的 datasheet(数据手册)来确定引脚的功能。
作用:放大信号、开关控制等,例如在音频放大器中,三极管用于放大音频信号。
电感:
基本概念: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磁能并储存起来的元件,当电流通过电感时,会在电感周围产生磁场。
参数:
电感量(L):表示电感储存磁能的能力,单位为亨利(H),常用的单位有毫亨(mH)、微亨(μH)。
感抗(XL):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与电感量和交流电频率有关,单位为欧姆(Ω)。
类型:
空心电感:没有磁芯,电感量相对较小。
磁芯电感:在空心电感的基础上加入了磁芯,电感量较大,如工字型电感、环形电感等。
识别方法:电感的表面通常会标明电感量等信息,对于一些贴片电感,可能需要通过查看其包装或规格书来获取相关信息。
作用:滤波、储能、扼流等,例如在开关电源中,电感用于储能和滤波。
集成电路(IC):
基本概念:将多个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模块。
类型:
模拟集成电路:处理模拟信号,如运算放大器、音频放大器等。
数字集成电路:处理数字信号,如微处理器、存储器、计数器等。
识别方法:集成电路通常会在表面标明型号、生产厂家等信息,不同的集成电路功能和引脚定义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的 datasheet 来了解。
作用:实现复杂的电路功能,如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就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