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

  • 名称:【浙江大学】口腔组织病理学
  • 分类:生物医药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4/7/31 16:06:15

1.课程定位:《口腔组织病理学》是病理学分支学科,重要的口腔医学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性质:口腔组织病理学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口腔组织病理学》是联系医学基础知识和口腔治疗技术专业知识的桥梁和纽带。

4.课程作用:是将口腔胚胎学,口腔组织学及生物学与口腔病理学为一体,既相互独立又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以利于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转归,为临床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1).针对专业特点,组合课程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体现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作为本专业基础课程,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满足专业课程教学需要为前提,并兼顾实际应用。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形态学课程,在课程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授与实验相结合,通过教学实验与课堂讨论深化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学生通过听课、实验室实习、电教图像观摩、自学等方式完成课程标准,获得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础知识。

(3).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创造性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提倡采取以学生为本的创造性教学,注重与专业课程间的联系,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倡导学生运用口腔组织病理学的知识,对口腔常见疾病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能更好的适应临床实践的需要。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

合理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效果评价中,除通过试卷考核同学对课程标准规定知识的程度外,应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2.课程设计思路

(1)《口腔组织病理学》在口腔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科设计范围广,知识点多,不仅是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础,而且与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各学科有密切联系,因此要求我们不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要把实验教学,切片制作与考核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体现教学的丰富性。

(2)课程标准要结合我校学生与教学实际情况,力求达到科学性,规范性。

(3)《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理论42学时,实验12学时,在第二学期开设。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并牙体牙周组织、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口腔颌面部及牙体牙周组织的发育过程,龋病及主要由其引起的一些疾病、牙周组织病、常见口腔粘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等内容。为各专业课程的学习构建良好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一定的自学能力,形成初步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

(三)素质目标

在传授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的同时,渗透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巩固职业价值观,积累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育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以勤奋、刻苦、严谨、认真的学风,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好本课程。

1.釉质

(1)理化特性

(2)组织学特点

(3)临床意义

2.牙本质

(1)理化特性

(2)组织学特点

(3)反应性变化

(4)神经分布和感觉

3.牙骨质

(1)理化特性

(2)组织学特点

(3)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4.牙髓

(1)组织学特点

(2)临床意义

二、牙周

组织

1.牙龈

(1)各部位上皮的组织学特点

(2)固有层组织学特点

2.牙周膜

(1)主纤维的分布与功能

(2)细胞种类、分布及功能

(3)血管、神经的分布

熟练

熟练

3.牙槽骨

(1)组织学特点

(2)生物学特性

熟练

三、口腔

黏膜

1.基本结构 上皮和固有层的组织学特点 

2.分类及结构特点

(1)咀嚼黏膜

(2)被覆黏膜

(3)特殊黏膜

四、涎腺

1.涎腺的基本结构

(1)腺泡的基本结构及种类

(2)导管系统的结构

2.涎腺的分布及结构特

(1)大涎腺

(2)小涎腺

熟练

五、颞下

颌关节

1.髁突 组织学特点 

2.关节盘 组织学特点 

六、口腔

颌面部发

1.神经嵴、鳃弓和咽囊

(1)神经嵴的分化

(2)腮弓及咽囊的分化

2.面部的发育

(1)面部发育过程

(2)面部发育异常

3.腭部的发育

(1)腭部发育过程

(2)腭部发育异常

4.舌的发育

(1)舌发育过程

(2)舌发育异常

七、牙的

发育

1.牙胚的发生及分化

(1)牙胚的形成过程

(2)牙胚各部分的分化及结构特点

2.牙体、牙周组织的形

(1)牙本质的形成

(2)釉质的形成

(3)牙髓的形成

(4)牙根的形成及牙周组织的发育

八、牙发

育异常

1.牙结构异常

(1)釉质发育不全

(2)牙本质发育不全症

(3)氟牙症

(4)四环素牙

2.牙形态异常

(1)牙内陷

(2)畸形中央尖

九、龋

1.釉质龋 早期釉质龋的病理变化 熟练

2.牙本质龋

(1)发展过程

(2)病理学变化

熟练

3.牙骨质龋 病理学特点 

十、牙髓

1.牙髓炎

(1)急性牙髓炎的病理变化

(2)慢性牙髓炎的病理变化

(3)牙髓坏死

2.牙髓变性 牙髓钙化 

十一、根

尖周病

1.根尖周炎

(1)急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变化

(2)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变化

(3)根尖肉芽肿的病理变化

2.根尖囊肿 根尖囊肿的病理变化 

十二、牙

周组织病

1.牙龈病

(1)慢性龈炎及龈增生的病理变化

(2)剥脱性龈病损

2.牙周炎

(1)牙周炎的发展过程

(2)牙周炎进展期的病理变化

(3)牙周炎静止期的病理变化

熟练

十三、口

腔黏膜病

1.基本病理变化

(1)过度角化和角化不良

(2)棘层增生

(3)棘层松解

(4)疱

(5)上皮异常增生

(6)糜烂和溃疡

(7)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和液化

2.常见口腔黏膜病

(1)口腔白斑

(2)红斑

(3)口腔扁平苔藓

(4)慢性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5)天疱疮

(6)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7)念珠菌病

(8)肉芽肿性唇炎

(9)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十四、颌

骨病

常见颌骨病

(1)颌骨骨髓炎的病理特点

(2)放射性骨坏死的病理特点

(3)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病理

(4)郎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

十五、涎

腺病

1.涎腺非肿瘤性疾病

(1)涎腺炎的病理变化

(2)坏死性涎腺化生的临床病理

(3)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病理

2.涎腺肿瘤

(1)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

(2)腺淋巴瘤的病理变化

(3)基底细胞腺瘤的病理变化

(4)肌上皮瘤的病理变化

(5)恶性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

(6)腺泡细胞癌的病理变化

(7)黏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变化

(8)腺样囊癌的病理变化

十六、口

腔颌面部

囊肿

1.牙源性囊肿

(1)牙源性囊肿的概念及组织发生

(2)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病理特点

(3)含牙囊肿、萌出囊肿的病理特点

2.非牙源性囊肿

(1)鼻腭管囊肿

(2)鼻唇囊肿

(3)腮裂囊肿

(4)甲状舌管囊肿

(5)黏液囊肿

十七、牙

源性肿瘤

1.概述 牙源性肿瘤的概念与分类 

2.良性牙源性肿瘤

(1)成釉细胞瘤

(2)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3)牙源性钙化囊肿

(4)牙源性腺样瘤

(5)牙瘤

(6)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

3.恶性牙源性肿瘤

(1)恶性成釉细胞瘤

(2)成釉细胞纤维肉瘤

十八、口腔其他肿瘤

1.口腔癌

(1)鳞状细胞癌

(2)疣状癌

2.口腔间叶肿瘤

(1)颗粒细胞瘤

(2)婴儿黑色素神经外胚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