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神经科学导论(一)
- 1.2 神经科学导论(二)
- 2.1 神经元
- 2.2 神经胶质细胞
- 3.1 离子平衡电位
- 3.2 静息膜电位
- 3.3 动作电位的特征
- 3.4 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 3.5 动作电位的传导
- 4.1 突触传递(一)
- 4.2 突触传递(二)
- 4.3 突触传递(三)
- 4.4 突触传递(四)
- 5.1 功能性脑解剖(一)
- 5.2 功能性脑解剖(二)
- 6.1 神经系统是如何形成的
- 6.2 神经细胞的分化、存活和迁移
- 6.3 轴突生长、突触形成及其调节
- 7.1 视网膜的信息处理
- 7.2 视交叉、LGN和视皮层
- 8.1 感觉系统以及相关的疾病:基本概念
- 8.2 化学感觉
- 8.3 听觉和平衡感
- 8.4 躯体感觉系统
- 8.5 痛觉和温度觉
- 9.1 运动控制概述
- 9.2 从脊髓到骨骼肌的运动控制
- 9.3 从大脑到脊髓的运动控制
- 9.4 运动控制损伤导致的疾病
- 9.5 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
- 9.6 小脑对运动的调节
- 10.1 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
- 10.2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 10.3 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
- 11.1 神经内分泌调节
- 11.2 生物钟与节律
- 11.3 下丘脑与进食调节
- 11.4 大脑的性分化
- 12.1 大脑的语言功能与单侧优势
- 12.2 脑的学习记忆功能
- 12.3 神经突触可塑性
- 13.1 神经退行性疾病概述
- 13.2 老年痴呆症(一)
- 13.3 老年痴呆症(二)
- 13.4 帕金森氏症
- 14.1 情绪的神经机制(一)
- 14.2 情绪的神经机制(二)
- 15.1 精神疾病与脑概述
- 15.2 精神分裂症
- 15.3 情感障碍——抑郁症
- 15.4 焦虑障碍
- 16.1 行为学技术
- 16.2 成像技术(一)
- 16.3 成像技术(二)
- 16.4 电生理技术(一)
- 16.5 电生理技术(二)
神经科学基础与疾病是一门专注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发育以及相关疾病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有关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信号传导、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塑形等内容。此外,学生还将学习神经科学在不同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如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在神经科学基础与疾病课程中,学生将深入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他们将学习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突触的形成和传递神经信号的机制,以及神经系统在感知、运动和认知等方面的功能。通过探讨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学生将能够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和病理生理机制。
此外,课程还将介绍神经系统在发育和塑形中的作用。学生将学习神经系统如何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形成和塑造,并探讨神经系统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他们还将研究神经系统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的发育和塑形过程。
在学习了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过程后,学生将学习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研究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通过研究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学生将能够了解这些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方法。他们还将探讨神经科学如何促进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进步。
总的来说,神经科学基础与疾病课程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奥的学科,涉及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和治疗等内容。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神经科学的世界,探索神经系统疾病的奥秘,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