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高频通信电路基础教学视频_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名称:工程高频通信电路基础教学视
  • 分类:电气工程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3/6/28 22:47:01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它的任务是研究高频电

子线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分析方法,以单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为主。内容包括高频放大

电路、正弦振荡电路、调制解调与变频电路、反馈控制电路以及电子电路中的噪声和模

拟乘法器。

修读专业:电子信息;通信工程

先修课程: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

教材:曾兴雯主编,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三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

路中各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各种电路的内在联系,以

期达到能设计和运用各种高频电路的能力。同时也为专业课和其它电子信息学科的学习

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和熟悉高频电子线路中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各单

元电路的组成;元件与组件的作用及参数的选择;掌握单元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使学

生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逐步培养能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研、产品设计及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 修读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

四、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以电路分析、数字电路、protel99SE、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为基础,为专业课程高频

电子课程设计、电视机原理、通信原理等学习奠定高频信号处理及传送的基本知识.

五、 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 高频续论(2)

1.1 无线电系统概述 B

1.2 无线电信号 A

1.3 课程特点 C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4)

2.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A

2.2 高频电路中的基本电路 A

2.3 电子噪音及其特性 B

2.4 噪声系数和噪声温度 C

作业—1 次

第三章 高频谐振放大器(8)

3.1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A

3.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与特性 A

3.3 高频功放的高频效应 B

3.4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际线路 B

3.5 高频功放、功率合成与射频模块放大器 C

作业—4 次

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器(8)

4.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 B

4.2 LC 振荡器 A

4.3 振荡器频率的稳定度 C

4.4 LC 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A

4.5 石英晶体振荡器 A

4.6 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 C

2

作业—4 次

第五章 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4)

5.1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 B

5.2 二极管电路 A

5.3 差分对电路 A

5.4 其他频谱线性搬移电路 C

作业—1 次

第六章 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8)

6.1 振幅调制 A

6.2 调幅信号的解调 A

6.3 混频 A

6.4 混频器的干扰 B

作业—2 次

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8)

7.1 角度调制信号分析 B

7.2 调频器与调频方法 A

7.3 调频电路 A

7.4 鉴频器与鉴频方法 A

7.5 鉴频电路 A

7.6 调频收发信机及附属电路 B

7.7 调频多重广播 C

作业—2 次

第八章 反馈控制电路(8)

8.1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B

8.2 自动频率控制电路 A

8.3 锁相环的基本原理 A

8.4 频率合成器 B

作业—2 次

第九章 高频电路新技术(2)

3

9.1 高频电路的集成化 B

9.2 高频集成电路 A

9.3 高频电路 EDA B

9.4 软件无线电 C

10 典型整机线路介绍(2)

10.1 短波 100W 收发信机 C

10.2 KG107UHF 通信机 C


2.实验要求

《高频电子线路》是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也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很

强的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利用典型实际高频电子线路,运用高频实验仪器,验证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达到掌握和巩固所学基本概念和提高

自行研究分析类似电路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实验中要熟悉各实际高

频线路的组成,元件及参数的选择,熟悉高频实验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用各高

频实验仪器进行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全面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在实验中学会分析与解

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实际动手的技能。

学生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实验讲议和实验参考书,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课上认

真听老师讲解,回答老师提出的有关实验内容的有关问题。按要求正确开启实验仪器和

设备。认真进行数据测量和记录。实验结束,请指导老师检查实验记录,做到实验数据

正确,方可终止实验。课后要认真处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应仔细批改实验

报告,并把有关情况以不同方式反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