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绪论
- 1.1 稀缺性
- 1.2 生产可能性边界
- 1.3 机会成本
- 1.4 基本的经济问题
- 1.5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 1.6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 1.7 市场经济
- 1.8 计划经济与混合经济
- 1.9 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角度
- 1.10 微观经济学要研究什么
- 2.1 影响价格的需求因素
- 2.2 影响价格的供给因素
- 2.3 市场均衡
- 2.4 微观经济政策的市场影响&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
- 2.5 市场均衡理论的应用(一)
- 2.6 市场均衡理论的应用(二)
- 3.1 需求的价格弹性
- 3.2 其他弹性理论
- 3.3 弹性理论的应用
- 4.1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
- 4.2 无差异曲线
- 4.3 预算约束
- 4.4 消费者选择与消费者均衡
- 4.5 需求的决定及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应用
- 5.1 生产理论与短期生产
- 5.2 长期生产
- 5.3 成本理论
- 5.4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 6.1 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供给决策的原则
- 6.2 短期厂商供给决策
- 6.3 短期与长期厂商的供给决策
- 7.1 垄断的成因
- 7.2 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
- 7.3 垄断厂商的供给决策
- 7.4 什么是寡头垄断&共谋的寡头垄断_卡特尔
- 7.5 竞争的寡头垄断
- 7.6 纳什均衡
- 7.7 垄断竞争
- 7.8 价格歧视(一)
- 7.9 价格歧视(二)
- 7.10 垄断带来的效率损失
- 7.11 反垄断措施
- 8.1 要素需求理论
- 8.2 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产品值
- 8.3 要素需求要遵循的原则:利润最大化
- 8.4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要素价格决定与收入分配
- 8.5 对劳动的需求
- 8.6 劳动供给的最优决策
- 8.7 劳动供给曲线的得出与移动
- 8.8 劳动市场均衡
- 8.9 土地报酬与资本报酬
- 9.1 什么是效率
- 9.2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 9.3 竞争市场的效率
- 9.4 帕累托效率与市场失灵
- 9.5 什么是外部性
- 9.6 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上)
- 9.7 外部性对效率的影响(下)
- 9.8 外部性的内在化
- 9.9 科斯定理
- 9.10 纠正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 9.11 公共品带来的市场失灵
- 9.12 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 9.13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9.14 信息不对称的解决办法
- 10.1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特征
- 10.2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缺陷
- 10.3 非理性行为:行为经济学
- 10.4 行为经济学关于偏好与决策的理论
- 10.5 微观经济学与现实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十门核心课程之一,属于跨财 经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经与管 理类专业的必修的理论基础课。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如何把具体的经济问题抽象 为适应的模型以进行严密的分析。研究这些经济现象和规律,对于提高经济效率,更有效地 利用和配置资源,推进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学也因此被 人们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 本课程总体目标是着重于对“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锻炼。
第一单元 绪论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理解经济学的涵义,明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经济学的研
究方法和假设前提。
【单元教学要求】
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和怎样学习经济学。为此,在教学过程
中,结合生活中的案例阐明经济学原理,使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同时,要让学生及时做课
后练习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主要内容】
1.经济学与稀缺性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经济学的假设前提
【教学重点】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1.经济学的假设前提
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单元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需求定律、供给定律和供求定律,理解市场均衡和需求
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了解均衡价格理论在现实中的运用。
【单元教学要求】
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使学生了能理解需求定律、供给定律
以及供求定律和市场均衡;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弹性理论和均衡价格在经济
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要通过预习明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来掌握相关的内
容,通过案例分析的有效介入,加强学习的效果。
【主要内容】
1.需求
2.供给
3.市场均衡
4.弹性
5.供求分析的应用
【教学重点】
1.需求的含义、影响因素与需求定理
2.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3.供给的含义、影响因素与供给定理
广告 儿童英语口语,美联青少英语,口语课,音标课… 查看详情 >
外教英语口语课报名_儿童英语口语
4.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5.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其变动
6.最高限价与最低限价
7.需求的价格弹性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2 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2.供给的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动
3.供给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第三单元 消费者选择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概念以及消费者均衡的涵义,掌握
基础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单元教学要求】
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使学生能够理解效用的概念和消费者
均衡的涵义;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和上台演示,使学生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原则和条件。学
生要通过预习明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来掌握相关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
的有效介入,加强学习的效果。
【主要内容】
1.效用理论概述
2.无差异曲线
3.预算约束线
4.消费者均衡
5.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教学重点】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4.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5.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教学难点】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含义
3.消费者均衡
第四单元 企业的生产和成本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短期生产函数与和长期生产函数的区别,重点掌握生产
要素最优投入和短期成本的概念与分类和,掌握利润最大化原则,了解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
中的作用。
【单元教学要求】
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使学生能够理解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
生产函数的区别,掌握利润最大化原则;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生产要素最优
广告 「新东方创办」经济学课程,0基础无忧备考,… 查看详情 >
经济学课程培训,首付368元,分期0… 投入和成本的分类。学生要通过预习明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来掌握相关
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的有效介入,加强学习的效果。
【主要内容】
1.企业
2.生产函数
3.短期生产函数
4.长期生产函数
5.短期成本函数
6.长期成本函数
【教学重点】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2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的关系
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
3.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4.规模经济
5.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含义与特征
6.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
8.规模经济的含义
【教学难点】
1.机会成本
2.短期成本分析
3.利润最大化原则
4.机会成本
5.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五单元 完全竞争市场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条件,熟悉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
曲线和收益曲线,了解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状态。
【单元教学要求】
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使学生能够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涵义
和特征;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完全竞争厂商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以及完全竞
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状态。学生要通过预习明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来掌握
相关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的有效介入,加强学习的效果。
【主要内容】
1.企业收益、市场结构和利润最大化
2.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3.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
4.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
【教学重点】
1.完全竞争含义及其条件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教学难点】
1.盈利点、收支平衡点、亏损但不停业、停止营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