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理学教学视频

  • 名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理学
  • 分类:生物医药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0/3/27 13:44:22

一、课程简介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分支,是研究机体功能的科学。在医学课程体系中,主要阐述正常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即器官、组织和细胞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活动规律、产生机制、调节方式及其过程,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生命活动的影响。

生理学是医学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与医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研究和总结,逐步积累和发展为有关人体正常机能的知识,并形成人体生理学这门学科。要从事临床医学实践工作,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变化,首先就要先弄清楚正常人体生理功能及其规律;因为临床各种病理变化都是在生理基础上衍生或演变过来的。所以,只有认真把握了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理论基础后,才能更有效地学好后续相关课程,因此,医学生学好生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程目标:

理论教学分掌握与了解两级要求。掌握内容以黑体字表示,应重点讲授,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利于记忆,并能具体应用;了解内容未作标记,讲授时可不进行深入阐发,要求学生记住要点。实验教学采取学生操作与教师示教两种方式。必作实验以黑体字表示,要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独立操作,认真观察、客观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未作标记的实验,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和专业特点进行取舍,亦可补充其他实验。对这类实验,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操作方法和步骤,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第一章 绪论

1.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生理学目的、研究水平,与医学的关系及生理学研究方法。

2.掌握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特点及机体内的自动控制系统。

重点与难点:重点: 1.生理学的概念 ,研究水平 。2.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特点;反馈调节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中的意义。难点:前馈及作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 

掌握以主动、被动的物质转运的方式 ,特点及其意义。了解出胞 ,入胞转运过程。

熟悉跨膜信号转导;配体;受体的定义。

简单了解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了解 G 蛋白耦联受体介导信号转导的信号分子和其转导方式。

重点与难点:

1.掌握经载体及通道的易化扩散的转运方式及特点和意义。 2.熟悉主动转运的方式及分类。 3.了解出胞入胞的物

质转运形式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2) 

1. 掌握: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 2. 熟悉:动作电位的传导及其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和特征。

重点与难点:重点 :1.掌握: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的概念、条件、产生的机制 (难点 )及影响因素。 2.熟悉:动作电位

的特点和动作电位的传导。 3. 熟悉:动作电位的传导特征。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3) 

1.掌握刺激的三要素、反应、兴奋、兴奋性的引起 2.阈值、阈电位的概念与兴奋性的关系。 3.了解时间 -强度曲

线。 4.阈下刺激、局部反应与总和

重点与难点:重点: 1.兴奋和兴奋性 ,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2. 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特点的区别

难点:阈值、阈电位及局部电位的产生原理。

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4) 

1.掌握骨骼肌兴奋 -收缩耦联的定义、过程及原理 2.熟悉骨骼肌的等长、等张及强直收缩的表现 3.力学分析

重点与难点:重点: 1.兴奋 -收缩耦联过程 2.骨骼肌的等长、等张及强直收缩的表现

难点:肌丝组成及滑行原理

第三章 血液生理( 1)

1. 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及生理意义。 2. 掌握红细胞的生成、特性及调节 3. 熟悉白细胞的分类,生理特性和功

能。 4. 掌握血小板的特性及生理功能。 5. 了解:血细胞的生成。

重点与难点:重点:血细胞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生成及调节。血小板的特性及生理功能。

难点:血浆渗透压

第三章 血液生理( 2)

掌握:血液凝固的概念,主要的凝血因子,主要的抗凝物质;

掌握:凝血的基本过程、纤维蛋白溶解的基本过程。

血量与血型:循环血量与贮存血量、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ABO 血型的分类依据及分型;血型鉴定

了解: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抗凝系统

交叉配血实验、输血的原则、 Rh 血型的临床意义。

重点与难点:重点: 血凝的基本过程。血型

第四章 循环

1. 掌握心动周期和心率 2. 掌握心脏泵血过程 3. 熟悉泵血功能评价 4.掌握泵血功能的影响因素

重点与难点:重点:心动周期和心率、泵血过程和影响因素

第四章 循环生理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 

1.了解: 心肌细胞分类 2.掌握:心肌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形成的基本原理。 3.掌握: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

类型

重点与难点: 1.掌握心肌工作细胞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理的要点。 2.掌握心肌自律细胞( SAN 、PC)跨膜电

位特征及其形成基本原理。 3. 难点内容: SAN 、PC 自律细胞 4 期除极原理。

第四章 循环生理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3) 

1.掌握:心脏自律性的特征性变化及影响因素。 2.掌握:心脏传导性的特征性变化及影响因素。 3.掌握:心肌兴

奋性周期性的变化、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4.掌握: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及影响因素。 5.了解心音产生的基本原

理及其意义。了解心电图的正常波形及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心脏自律性的特征性变化及影响因素。心脏传导性的特征性变化及影响因素。

心肌兴奋性周期性的变化、特点、及其生理意义。心肌细胞的收缩特点及影响因素。

难点: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第四章 循环生理 (4)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血管的结构和特点。 2.掌握血压的数值、 生成原理及影响因素 3.熟悉静脉压的概念及分类,

掌握静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4.了解微循环的基本概念和途径 5.掌握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了解组织液生成的基

本原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静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2、微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第四章 循环生理 (5)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作用 2. 掌握主要的心血管反射性调节的基本过程及其意义。 3.熟

悉心血管活动体液性调节的重要途径和意义。 4.掌握冠脉循环血流的重要特征及其主要调节方式。

重点与难点 : 重点:心血管的神经支配和作用 ;掌握心血管活动压力感受性反射等神经调节机制 ;掌握几种重要心

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机制及其意义。

难点:心脏活动的神经调节机制

第五章 呼吸生理 (1) 

1. 掌握呼吸的概念及呼吸的三个环节; 2. 掌握呼吸的主要功能及呼吸口径的调节。 3.熟悉呼吸膜的结构。熟悉

肺泡表面张力的形成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4. 熟悉肺内压及胸内压的原理及生理意义;

重点与难点:重点:呼吸运动产生原理、胸内负压的形成及意义。难点:胸内负压的形成、肺泡表面张力及表面

活性物质的作用

第五章 呼吸生理 (2) 

1.了解弹性阻力和顺应性及非弹性阻力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2.掌握肺容量和肺通气量的各种指标的概念; 3. 熟

悉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4.熟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氧的结合特点。 5.掌握呼吸中枢概念。

了解其作用。 6.了解节律性呼吸运动的形成。掌握肺牵张反射。 7.掌握呼吸的化学性调节。

重点与难点:重点: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概念及意义。运输形式。呼吸调节。

难点: 胸内压的形成原理及意义。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生理( 1)

1.掌握消化和吸收的概念; 掌握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及作用; 2.了解胃肠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胃肠道平滑肌的

电生理特性 3.熟悉唾液的作用及调节; 了解咀嚼和吞咽的过程; 4.掌握胃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及调节; 5.了解

引起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 6.熟悉胃液分泌的抑制。熟悉胃的运动、调节及排空。

重点与难点:重点: 1.胃肠道神经支配 2.唾液的作用及调节 3. 胃液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

难点: 1.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生理 (2) 

1. 胰液的成分、作用及调节。 2.掌握胆汁分泌及调节 3.了解小肠液分泌及调节 4.掌握小肠运动形式及调节 5.

熟悉大肠液的作用和排便反射 6.熟悉吸收的部位及小肠主要物质的吸收

重点与难点:重点:吸收的部位及小肠主要物质的吸收 胰液的成分、作用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1.熟悉正常人体体温及其变化,体温相对稳定的意义。 2.能量平衡及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3.基础代谢 4.产热、

器官及产热的调节 5.散热过程及其调节 6.体温调节及体温调节中枢

重点与难点:重点:体温、基础代谢率、调定点的概念 ;产热及散热过程及其调节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1) 

1. 了解肾脏在机体排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了解肾脏结构, 熟悉两类肾单位的区别。 3.掌握肾脏血液循环的

特点及其肾血流的调节 4.掌握原尿生成过程

重点与难点:重点: 1. 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2. 有效滤过压 ;3. 影响肾小球的滤过的因素 难点:有效滤过压

第八章 肾脏生理( 2)

1.掌握 Na+ 、水与葡萄糖重吸收过程。 2.熟悉 HCO3- 、Cl-和 K+ 重吸收过程。 3.熟悉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排泄

作用。 4.掌握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5.了解尿液浓缩与稀释的原理。 6. 熟悉尿的排放过程。

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熟悉重吸收的特点和方式; 2. 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3. 葡萄糖的重吸收。

难点: 1.几种离子重吸收的原理。 2.H+ 、NH3 、K+ 的分泌机制。

第九章 内分泌生理 (1) 

1.掌握:激素作用机制的两种主要途径。 2.熟悉:激素的作用和调节特征。 3.了解:激素的化学分类。 4.熟悉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重点与难点:重点:下丘脑 -神经垂体系统和下丘脑 -腺垂体系统。

难点:激素作用机制,调节途径,调节方式。

第九章 内分泌生理 (2) 1. 掌握:腺垂体分泌的生长素和催产素的生理功能。 2.了解:其它 5 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及

其调节。 3.熟悉: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贮存、分泌、运输。 4.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重点与难点:重点: 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2. 生长素和催乳素的生理功能

难点: 1.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第九章 内分泌生理 (3) 

1. 掌握: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2. 熟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3. 了解:胰岛素分泌

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4.掌握: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5.了解:肾上腺髓质激素

重点与难点:重点: 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2.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调节。

了解:甲状旁腺的功能、甲状腺 C 细胞的分泌。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1) 1.熟悉: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纤维的分类; 2.掌握:神经纤维的传导特征;

轴浆运输及神经的营养作用; 3.掌握:突触的定义、结构与分类、突触传递的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

性突触后电位。

重点与难点:重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纤维的传导特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传递

原理。突触传递的特征。难点:突触传递的原理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2) 

掌握:外周神经递种类与分布。受体学说、受体种类及分布。熟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临床意义。神经

中枢内兴奋传递特征。掌握:突触后抑制的种类和过程

了解:突触前抑制的产生的机制

重点与难点:重点:外周递质的分布及其主要效用。受体的分类、分布及其效应。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及临床

意义。神经中枢内兴奋传递特征。难点:受体;突触前抑制的产生的机制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3) 

掌握丘脑核团,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特点及作用。

掌握:痛觉,皮肤痛,内脏痛,牵涉痛 熟悉: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

重点与难点:重点:突触后抑制的种类和过程;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系统组成、功能和特征。内脏痛和牵涉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4) 

1 掌握:腱反射、 肌紧张、自身抑制反射和 Y-环路的反射弧。 2 熟悉: 屈肌反射、 脊休克的概念和原理 3 了解: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4 熟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 了解: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6 熟悉:大脑

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重点与难点:重点:腱反射、肌紧张的定义,反射弧及其区别。

脑皮层主要运动区的部位和特点。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难点:自身抑制反射和 Y-环路的反射弧

第十章 神经系统生理 (5) 

1 了解: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特征 2 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3 熟悉:自主神经系统整体活动的

意义 4 熟悉: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 5 了解:大脑皮层电活动 6 了解:睡眠

重点与难点:重点: 1.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2.自主神经系统整体活动的意义难点 :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