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 名称:【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分类:文化历史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19/3/13 10:17:24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试重点
一、客观题
1.曹丕的《典论·论文》中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2.(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3.(萧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4.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陆机、陆云     两潘:潘岳、潘尼   一左:左思
5.(《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6.《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7.(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8.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祯。
9.(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王粲)。 10.(《悲愤诗》)的作者是(蔡琰/蔡文姬)。 11.(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12.由于陶渊明的吟咏,(酒和菊)已称为他的象征。 13.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
14.元嘉三大家:鲍照、谢灵运、颜延之。 15.鲍照以奇峭之风运妍丽之辞,代表作是(《芜城赋》)。
16.《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 17.《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杨衒之。
18.“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19.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
20.《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刘义庆)。 21.“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2.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
23.孟郊作诗以(苦吟)著称。
24.苏轼对于孟郊和贾岛的评价概括是:(“郊寒岛瘦”)。
25.敦煌遗书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讲经文)与(变文)就是其中重要的两类作品。
26.贾岛、姚合等人在创作态度上的共同表现是(苦吟)。
27.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
28.沈括指出迄至唐代所出现的三种类型的音乐:(雅乐、清乐、宴(燕)乐)。
29.《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   
二、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
时间:汉献帝刘协时期。
代表人物:“三曹”、“建安七子”。 特点: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
意义:中国诗歌的一个新局面,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2.游仙诗
最早时间:以游仙为题材可上溯到战国时期。 盛行:“游仙”名篇始于曹植。 代表诗人:郭璞
特征: 一:骚人才士不得志于时,藉此以写胸中之牢

目录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文学自觉的标志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从文
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新的
文学思潮
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乱世与乱世文学 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药与
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迪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士族与庶族的对立 寒士的不平 文学家族
宗族与伦理
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 自然与真 言意与形神
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 从玄言到理趣
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量翻译 文人与佛教 佛
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 故事性的加强
四声的发现 词汇的扩大 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丈学的发展历程
建安、正始文学 两晋文学 南北朝文学 魏
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站之音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 曹操的文坛领袖地位
曹丕与七言诗
第二节 曹植
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五言诗的发展 后世诗人的认同
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谈
“七子之冠冕”王桑 仗气爱奇的刘侦 察琰与
《悲愤诗》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政治理想的高扬 人生短暂的哀叹 强烈的个性
表现 浓郁的悲剧色彩
第五节 阮籍、俄康与正始诗歌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
诗的出现苦闷与旷达 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
的风格 嵇康与应璩的诗
第二章 两晋诗坛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政治旋涡中诗人们的浮沉 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
繁褥:太康诗风的特征
第二节 左思与刘混
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寒士的不平与抗争 典以
怨的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再现 刘琨的诗
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
游仙诗溯源 乖远玄宗与坎谋咏怀 文采富艳寄
托高远
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
《兰亭集序》与兰亭诗 兰亭诗的主题及审美价值
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东晋文人的心态 玄释合流 心隐与运意:因循
自然与玄理的阐发
第三章 陶渊明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以辞彭泽今为界的前期与后期 仕与隐的选择
贫与富的交战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 魏晋风流
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