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序言:现代逻辑以自然语言为依托,逻辑的主观和客观定义,Scholz的六种类型指称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序言:西方逻辑和非西方逻辑,其定义有局限性,共同特征有证明和思维两点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序言:语言文化是逻辑学的支撑,逻辑学的数理转向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4-序言:逻辑学从数学转向到认知转向,再到文化转向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5-作者自序-逻辑学与哲学和数学紧密相连,本书以基础为主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6-配图列表与目录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7-第一章效度-前提推出结论为有效推理;前提与结论同时有效为有效演绎;反之则为有效归纳;都无效是第三种可能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8-第一章效度-演绎效度位推理过程中前提和结论都正确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9-第二章真值函数及其他-析取命题,析取项,合取命题,合取向,真值表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0-第二章真值函数及其他-析取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就为真,合区命题均为真才为真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1-第二章真值函数及其他-逻辑规律抽象与现实,被现实主导,语言逻辑更加灵活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2-第三章名称与量词-语言学中的主语在逻辑学中是量词,谓语是具有某特征,内涵和语法转变;someone特称量词,everyone全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3-第三章名称与量词-有原因,就可说事物有原因,反之不成立;量词的理解;宇宙哲学论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4-第四章:摹状词和存在-限定摹状词指某物满足条件,具有所指事物的信息;上帝存在的本体论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5-第四章:摹状词和存在-满足某条件的某物满足该条件是特性原则CP;摹状词有具象支撑则不拒绝,反之则拒绝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6-第四章:摹状词和存在-只要在对应情形下存在满足条件的Cx的唯一事物a,且aP,则LXCxP为真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7-第五章:自我指代-欧布里德怕的骗子悖论;伯特兰罗素的罗素悖论;任何条件下都真、都假、同真假或不真不假四种情况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8-第五章:自我指代-句子可真可假,同真同假,既不真也不假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19-第六章必然性和可能性-模态算子□必定和◇可能,两者不是真值函数,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0-术语表回顾-1~25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1-术语表回顾-26~56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2-术语表回顾-符号与意义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3第六章必然性和可能性:每个情形可能与每个情形联系;a在每个情形s为真,□a在s下为真;a在某个s情形下为真,◇a在s下为真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4第第七章条件句“如果”-假言推理,推论条件句与其真值表,“如果那么”不是真值函数,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5第第七章条件句“如果”-归纳推理是会话含义的一种事实推理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6第七章条件句“如果”-推理和归纳找出规律利用,但有规律就有例外;虽然有例外,规律有价值;b在每一个s情况下为真,a在s下为真,a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7第八章未来和过去:实践的客观和主观争论;时态算子,过去P,Ps;将来F,Fs;非真值函数;可以叠加为复合时态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8第八章未来和过去:过去和将来瞬间事件里不容;不同时间两者却相容;麦克塔格特论证时间流逝不相容变相容;H过去一直是,G将来总是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29第八章未来和过去:句子a在s左边某情形下为真,Pa在任何s下都为真;同理Fa;天在下雨为真,推出天将会一直在下雨为真的证明过程;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0第八章未来和过去:静止时间点下麦克塔格斯矛盾成立,动态的时间段内不成立;模态和时态算子赋予情形序列(句子)真假值;Fa,Pa,G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1第九章身份变化:物体和属性之间有模糊性,属性识别身份,述谓词和身份识别词和句;两个对象联系为关系,身份是自身关系;莱布尼茨定律,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2第九章身份变化:名称所指对象相同,则名称相等;两对象相同,两者共享任何属性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3第十章模糊性:欧布里德连锁推理悖论由谓语意义模糊造成滑坡论证,用模糊逻辑来解决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4第十章模糊性:否定句真值等于1减去a,合取最小真值,析取最大真值,条件句前件大于后件则小于前后真值差,反之全为真;推理前提情形都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5第十章模糊性:标准ε介于0到1之间,具有模糊性与任意性,如何将高位数模糊性清晰化,就是问题所在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6第十一章概率:归纳,Pr,析取命题概率等于各自概率和减合取概率,pr(wVc)=pr(w)+pr(c)-pr(w&r)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7第十一章概率:条件概率CP pr(wIr)=pr(w&r)÷pr(w),分子分母为零则为未限定式;归纳有效:前提使结论肯定式更有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8第十二章逆概率:pr(o I g)与pr(g I o)互逆;Inv:pr(a I b)=pr(b I a)乘以pr(a)除以pr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39第十二章逆概率:设计论证讲概率和逆概率混淆,因此不成立;中立法则的反例用概率证明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40第十二章逆概率:多可能性之间无相关差异,具有相同概率;中立法则属于对称原理应用,非对称问题不能有效处理;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41第十三章决策论:实践推理关于如何行动及其结果价值对比,如帕斯卡赌注;期望值等于概率乘以加权;选期望值最高使决策论;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42第十三章决策论:理性行为就是实践具有最大期望的行为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43第十四章逻辑学历史简述:逻辑学哲学和数学互相促进;希腊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欧布利德和斯多噶学派;印度佛教逻辑;中世纪欧洲大学系统化
《简明逻辑学 牛津通识读本》44第十四章逻辑学历史简述:全书回顾及阅读推荐(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