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的宏观经济学学科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宏观经济分析方面具有鲜明特色。以下是关于该校宏观经济学的相关信息:

1. 学科地位与研究方向

国家级重点学科:西南财经大学是中国最早设立经济学科的高校之一,其政治经济学(含宏观经济理论)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特色研究领域:

货币金融理论:结合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市场运行(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利率市场化)。

开放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收支、汇率政策与国际贸易(依托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计量分析:运用大数据和计量模型预测经济趋势(如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2. 代表性学者

刘锡良: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金融调控、金融危机理论。

甘犁:家庭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专注于宏观经济与微观家庭行为的结合研究。

袁志刚(兼职):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研究领域包括就业、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3. 课程设置

本科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

研究生方向:高级宏观经济学、动态宏观经济理论、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

特色课程:《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模拟》(结合中国实践案例)。

4. 研究机构与平台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聚焦宏观金融政策。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提供微观家庭数据,支撑宏观经济政策评估。

西财智库:服务地方与国家经济决策,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报告》。

          课程目录
[4.1.1]--一般的收入决定模型 本章思路与主要内容
[4.1.1]--一般的收入决定模型 本章思路与主要内容
[4.2.1]--1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
[4.2.2]--2总需求曲线为什么会向右下方倾斜
[4.2.3]--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4.3.1]--1总供给函数
[4.3.2]--2长期总供给
[4.4.2]--2均衡改变---来自总需求变化
[4.4.3]--3均衡改变---来自总供给变化
[5.2.5]--(3)摩擦性失业
[5.3.1]--1通货膨胀的定义
[5.3.2]--2通货膨胀的成因
[5.3.3]--3通货膨胀的影响(1)未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5.3.4]--(2)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5.4.2]--2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6.1.1]--经济增长 本章思路与主要内容
[6.2.1]--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6.2.2]--2增长核算
[6.3.1]--1前提条件
[6.3.2]--2人均收入与人均储蓄
[6.3.3]--3索洛稳态增长条件
[6.3.4]--4索洛模型的运用---(1)储蓄率变化与增长
[6.4.1]--经济增长中的趋同现象
[6.5.1]--增长政策
[7.1.1]--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本章思路与主要内容
[7.2.1]--1净出口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
[7.2.2]--2储蓄与投资---以小型开放经济为例(soe)
[7.2.3]--3贸易余额与汇率
[7.3.1]--1开放经济下的IS方程
[7.3.2]--2开放经济下的LM方程
[7.3.3]--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运用

邮箱
huangbenjinc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