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概况》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一门将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医学检验领域的重要课程。它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医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通过对生物样本中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和分析,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以及基础医学研究提供关键信息和技术支持。
该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现代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支撑学科。它建立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课程之上,同时又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等专业课程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蛋白质合成等。
让学生熟悉常见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范围,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核酸杂交技术、基因测序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等。
培养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操作分子生物学检验常用的仪器设备,如 PCR 仪、核酸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具备独立设计和完成简单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能力,包括样本的处理、核酸的提取、PCR 扩增、产物检测与分析等。
学会正确解读分子生物学检验结果,并能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实验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同学和教师有效地合作完成实验项目和学习任务。
三、课程内容
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
核酸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
DNA 的复制、转录与翻译过程。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原理
PCR 技术:包括常规 PCR、实时荧光定量 PCR、逆转录 PCR 等的原理和应用。
核酸杂交技术:如 Southern 印迹杂交、Northern 印迹杂交、荧光原位杂交等的原理和应用。
基因测序技术:包括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蛋白质组学技术:如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等的原理和应用。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
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如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肿瘤的分子诊断:如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分析等。
个体化医疗中的分子检测:如药物基因组学、耐药基因的检测等。
实验教学
实验项目涵盖了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核酸的提取与纯化、PCR 实验、核酸杂交实验、基因测序实验等。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课程目录:
0001-绪论1--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概要和发展历史
0002-绪论2--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内容和应用
0003-绪论3--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的标准化
0004-基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0005-真核生物基因组
0006-原核生物基因组和病毒基因组
0007-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和核酸探针的种类
0008-核酸探针的制备和分子杂交技术
0009-分子诊断实验
0010-分子克隆概要和工具酶
0011-载体
0012-分子克隆的基本步骤
0013-分子克隆实验
0014-生物芯片技术
0015-DNA序列测定
0016-PCR的概念、发展简史和PCR反应体系及其优化
0017-扩增产物检测及分析
0018-PCR常见问题与原因分析和PCR衍生技术
0019-荧光定量PCR及其他核酸扩增技术、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
0020-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概述和双向电泳技术
0021-液相色谱技术和生物质谱
0022-蛋白质的鉴定和蛋白质相互作用
0023-概述
0024-HBV和HCV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0025-HPV、HIV和其他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0026-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0027-其他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0028-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分子诊断概述和血红蛋白病
0029-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分子诊断概述和血红蛋白病教学录像
0030-其他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0031-复杂基因疾病的分子诊断和分子诊断在移植配型中的应用
0032-线粒体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0033-生物信息学概论和数据库
0034-数据库检索和核酸数据分析
0035-蛋白质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0036-分子克隆实验教学视频
0037-分子诊断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