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血管常见疾病诊疗
(一)冠心病
诊断:
心电图:出现 ST 段压低、T 波倒置等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直观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部位。
治疗:
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调脂稳定斑块。
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置入支架扩张狭窄血管。例如,一位老年患者因频繁心绞痛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严重狭窄,经 PCI 置入支架后,症状明显改善。
(二)高血压
诊断:多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
药物治疗:常用降压药有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比如,一位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通过坚持规律运动和低盐饮食,结合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三)心律失常
诊断: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治疗:
药物治疗: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择药物,如普罗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
(四)心力衰竭
诊断:根据症状(呼吸困难、水肿等)、体征(肺部啰音、心脏扩大等)及相关检查(超声心动图等)综合判断。
治疗:
药物治疗:如利尿剂减轻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心室重构。
器械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等。
二、心血管常见疾病诊疗进展
(一)诊断技术的进步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能更精确地评估心肌结构和功能。
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遗传性心血管疾病。
(二)治疗方法的创新
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完成支撑血管的任务后逐渐被人体吸收。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三)药物研发的突破
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心血管常见疾病的诊疗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希望和更好的预后。但预防仍然是关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