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课程目录:

1.1 X线、CT、MR成像(一)1

1.1 X线、CT、MR成像(一)2

1.2 X线、CT、MR成像(二)1

1.2 X线、CT、MR成像(二)2

1.3 X线、CT、MR成像(三)1

1.3 X线、CT、MR成像(三)2

2.1 中枢影像概述1

2.1 中枢影像概述2

2.1 中枢影像概述3

2.1 中枢影像概述4

2.1 中枢影像概述5

2.2 颅脑先天性畸形及发育异常1

2.2 颅脑先天性畸形及发育异常2

2.3 颅内感染性病变1

2.3 颅内感染性病变2

2.4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1

2.4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2

2.4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3

2.5 脑血管病变

2.6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1

2.6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2

2.7 脊髓和椎管内疾病1

2.7 脊髓和椎管内疾病2

2.8 头颈部影像学表现-眼部病变1

2.8 头颈部影像学表现-眼部病变2

2.9 耳部及鼻部病变

2.10 口腔颌面部、咽部病变1

2.10 口腔颌面部、咽部病变2

3.1 呼吸系统正常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3.2 气管及支气管病变

3.3肺部感染性病变

3.4 肺肿瘤影像学表现(一)1

3.4 肺肿瘤影像学表现(一)2

3.5 肺肿瘤影像学表现(二)1

3.5 肺肿瘤影像学表现(二)2

3.6 纵隔病变

3. 7 胸部外伤

3.8 心血管影像正常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1

3.8 心血管影像正常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2

3.9 先天性心脏病和主动脉夹层1

3.9 先天性心脏病和主动脉夹层2

3.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

3.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2

4.1 肝脏疾病1

4.1 肝脏疾病2

4.2 食管、胃、十二指肠及小肠病变

4.3 结直肠及阑尾病变1

4.3 结直肠及阑尾病变2

4.4 胆道疾病

4.5 胰腺及脾脏病变1

4.5 胰腺及脾脏病变2

4.6 急腹症1

4.6 急腹症2

4.6 急腹症3

4.7 泌尿生殖系统正常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4.10 肾上腺病变影像学表现1

4.10 肾上腺病变影像学表现2

4.11 后腹膜常见病变影像学表现1

4.11 后腹膜常见病变影像学表现2

5.1 骨关节正常及异常表现1

5.1 骨关节正常及异常表现2

5.2 骨与关节创伤1

5.2 骨与关节创伤2

5.3 骨坏死及骨关节感染1

5.3 骨坏死及骨关节感染2

5.4 骨肿瘤1

5.4 骨肿瘤2

5.5 慢性关节病1

5.5 慢性关节病2

5.6 脊柱病变1

5.6 脊柱病变2

5.7 软组织肿瘤1

5.7 软组织肿瘤2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包括X线、CT、超声、MRI)对

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在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

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医学学科。通过本学科的教学,使学生获得

有关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各种影像学

检查方法的适应证、优缺点,正确认识正常影像学解剖,掌握常见病

、多发病的影像学表现,并熟悉影像分析与诊断的原则和方法,从而

为临床的正确诊断奠定良好的影像学基础。总论部分简要介绍各种成

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价值、使用范围及限度。在各论中,讲授不

同成像技术所得的图像的正常与异常表现,并重点讲授常见病及多发

病的影像学诊断。因学时数限制,儿科影像诊断学内容在相关系统进

行介绍,不单独分配课时,介入放射学仅在总论中扼要介绍其临床应

用。传染性疾病为学生们自学内容。

第一章:影像诊断学总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临床医师应该如何解读影像学报告;各种疾病的影像

学方法选择要点。 

2.熟悉:X线平片、CT和MRI的成像特点,及其在各系统的应用

;X线造影、CT及MRI增强扫描的应用。 

3.了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史;X线平片、CT和MRI的成像原理

;X线造影、CT及MRI增强扫描的原理。对比剂的种类及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X线成像 

1.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2.X线设备与X线成像性能为自学内容。 

3.X线检查方法。

4.X线检查的安全性为自学内容。 

5.X线图像特点为自学内容。 

第二节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1.CT成像的基本原理。 

2.CT设备与CT成像性能为自学内容。 

3.CT检查方法。

4.CT检查的安全性为自学内容。 

5.CT图像特点为自学内容。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1.MRI成像的基本原理。 

2.MRI设备与MRI成像性能为自学内容。 

3.MRI检查方法。

4.MRI检查的安全性为自学内容。 

5.MRI图像特点为自学内容。 

第四节 对比剂 

1.对比剂成像的基本原理。 

2.常用对比剂种类与性能。 

3.对比剂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第五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比较与临床应用 

1.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比较。 

2.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 图像的观察和分析与影像诊断原则 

1.图像的观察和分析。

2.影像诊断原则。

第七节 影像检查的申请和影像诊断报告的应用 

1.影像检查的申请为自学内容。 

2.影像诊断报告的应用为自学内容。 

第八节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与信息放射学 

1.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为自学内容。 

2.信息放射学为自学内容。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的脑肿瘤、脑外伤、脑卒中的CT、MR表现。 

(1)识记腔隙性脑梗死、垂体微腺瘤的定义。 

(2)理解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形成的原因。 

2.熟悉:正常头颅的X线、CT、MR、血管造影表现;脊椎的正常

CT、MR表现。 

3.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包括头颅X线、CT和MR、脑血管造影;MR在椎管内肿瘤、脊髓损伤和

脊髓空洞症中的诊断作用,MRI是检查脊髓的最好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检查技术 

1.颅脑的X线检查。 

2.颅脑和脊髓的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 

3.颅脑和脊髓的MRI检查,脊髓MRI检查的优势(★)。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 

1.颅脑的正常X线表现。 

2.颅脑和脊髓的正常CT表现。 

3.颅脑和脊髓的正常MRI表现。 

第三节 基本病变表现 

1.颅脑的X线、CT及MRI基本病变表现。 

2.脊髓CT、MRI基本病变表现。 

第四节 疾病诊断 

1.脑肿瘤: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颅咽管

瘤、转移瘤的影像学表现;胶质瘤分级。

2.脑外伤: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硬膜下、硬膜

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学表现。

3.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颅内动脉瘤、颅内血

管畸形的影像学表现;脑出血MRI信号变化。

4.颅内感染:脑脓肿、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的影像学表

现。脑囊虫病、脑棘球蚴病为自学内容。 

5.颅内脱髓鞘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

。 

6.脑先天性畸形为自学内容。 

7.脊髓星形细胞瘤、脊髓室管膜瘤、脊髓空洞症的影像学表现

。脊髓损伤、椎管内血管畸形的影像学表现为自学内容。 

8.精神放射影像为自学内容。 

第三章:头颈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眼部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1)识记声门癌、声门上癌、声门下癌的定义。 

(2)理解眼部病变的影像特征及适应检查方法。 

2.熟悉:咽部、喉部、口腔颌面部及颈部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及

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3.了解:头颈部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眼部 

1.眼部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眼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3.眼部基本病变表现; 

4.眼部炎性假瘤、Graves眼病、眼部肿瘤、眼部外伤与异物的

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耳部 

1.耳部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耳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3.耳部基本病变表现。 

4.中耳乳突炎、胆脂瘤、耳部外伤、听神经瘤、搏动性耳鸣相

关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外耳和中耳癌的影像学表现为自学内容。 

第三节 鼻和鼻窦 

1.鼻和鼻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鼻和鼻窦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3.鼻和鼻窦的基本病变表现。 

4.鼻窦炎、鼻窦良、恶性肿瘤、鼻部及鼻窦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 

第四节 咽部 

1.咽部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咽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3.咽部基本病变表现。 

4.咽部脓肿、咽部肿瘤、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为自学内容。 

第五节 喉部 

1.喉部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喉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3.喉部基本病变表现。 

4.喉外伤、喉癌的影像学表现。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 

此章节为自学内容 

第七节 颈部 

1.颈部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颈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3.颈部基本病变表现。 

4.颈动脉体瘤、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的影像学表现。

第四章:呼吸系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肿瘤、纵隔

及胸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1)识记中央型、周围型肺癌、结节与肿块、空洞与空腔、空

气支气管征、印戒征、轨道征的定义。 

(2)理解肺结核的分型及影像表现方法。 

2.熟悉:呼吸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3.了解:呼吸系统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检查技术 

1.X线检查。 

2.CT检查。 

3.MRI检查。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 

1.胸廓正常表现。 

2.肺部正常表现,肺叶、肺段的划分。

3.纵隔正常表现,纵隔分区。

第三节 基本病变表现 

1.肺部病变。

2.胸膜病变: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胸。

3.纵隔改变(★)。 

第四节 疾病诊断 

1.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学表现。 

2.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及间质性肺炎(★)的影像

学表现。 

3.肺脓肿的影像学表现(★)。 

4.肺结核的分型及影像学表现(★)。

5.弥漫性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6.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弥漫性肺癌、继发性肺肿

瘤的影像学表现。 

7.纵隔原发肿瘤和瘤样病变的种类及影像学表现:胸内甲状腺

肿、胸腺瘤(★)、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

8.胸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9.胸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邮箱
huangbenjinc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