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中华古诗词》100集解说词

image.png

001咏鹅【唐】骆宾王

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到大唐,诗坛崛起一批锐意变革的诗人,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他们的诗歌创作开创了有唐三百年诗风,他们的奠基作却始于一首“童诗”,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咏鹅》。

    据传,《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应祖父朋友之邀的即兴之作。这是一首流畅、纯真、极富歌唱性的诗作。

    诗作首句连用三个“鹅”字,既富于口语化、突显主题,又洋溢着儿童喜见白鹅的欢快、浪漫与天真。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诗人及其准确、传神的捕捉到白鹅鸣叫时的形态、神情,突出鹅的曲线美,又将鹅的鸣叫形容得有如歌吟,有形、有声、有色,这种由衷的赞叹体现着儿童与世界的异质同构。由于他们还较少“文明”的束缚(FU四声)。鹅或者世界在他们眼中并无亲疏、内外之分,他们会本能的将其视为平等对话的伙伴,动、静都是美的呈现。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诗作三四句,句句自对,两两相对,句内自对:白毛对绿水,红掌对清波;两两相对:白毛对红掌,绿水对清波,浮对拨。诗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工致相对。情境、情致相协、相融、用词准确,叙述精妙。小骆宾王擅用动词,一个“浮”

字写出白鹅的轻快与优雅,一个“拨”字显出白鹅的轻盈与自在,而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连用,形成鲜明的色彩对照,既显现出池塘之清,又衬托了白鹅的明丽、自由和可爱,短短18个字,把一群白鹅戏水的神态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形象生动,意境清丽,情趣盎然。

    诗作是在咏鹅,更是在歌咏儿童纯真、自由的浪漫天性。《咏鹅》的语言近于白话,《咏鹅》的意境单纯、明净,《咏鹅》的节奏富于歌唱性,《咏鹅》的风格流畅而又清丽,《咏鹅》意蕴则超越了具体描绘对象而抵达人类的本真。这样的诗作只能属于那种将世界当做一个整体,而毫无阻碍地亲近的儿童,属于一颗童心。这种人类天性的勃发,不是恰恰可以作为有唐三百年诗歌灿烂辉煌的、人的、美学的象征么!

    公元619年,也就是大唐开国的第二年,诗人骆宾王诞生在浙江乌伤城外的骆姓望族。骆姓早在汉、三国时期就名人辈出,骆宾王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饱学之士。这样的渊源,这样的资质,都在启示当今某些望子成龙的父母,一个贵族的产生——无论身份的,还是精神的,至少需要三代的熔铸。

    骆宾王,(619—687年)字观光,今浙江义乌人。幼聪颖,誉为江南神童,齐鲁才子。晚年参与徐敬业起事,撰《讨武氏檄文》。“初唐四杰” 之一。荡六朝颓波,革初唐浮糜,辟唐代文学繁荣。

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002清明 【唐】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一首在销魂时节,为销魂的人创作的千古销魂的诗篇。

江南的清明最销魂,阳春三月,柳绿花红,明媚春光撩动着天下游子的情思。更有霏霏细雨,酥润缠绵,“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美丽而又凄迷。在美丽和凄迷中,人们阖家团聚、祭祖扫墓、游春踏青…… 

清明是一个最见亲情的日子。然而,总会有人在这个最见亲情的日子里不得不远离亲人,天涯孤旅,行色匆匆,雨丝风片,春衫尽湿,自难免触景伤情。本来,佳节出行已经有难言的心事,触目春光更撩人情思,凄迷春雨纷纷扬扬又平添无尽愁绪。断肠人在天涯,冒雨趱(zǎn)行,心境倍加纷乱凄迷。时节、美景、春雨令人销魂,如此美景,如此时节的天涯孤旅,更令人销魂。销魂之人自觉时节销魂,销魂的春光又使销魂之人心绪难堪…… 所以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中国古典诗词典型的情景交融境界。 

销魂时刻,路人生出一个念头:“借问酒家何处有”他要找到一个小酒店,小饮三杯,避雨、歇脚、暖暖淋湿的衣衫,更要排遣渐行渐浓的愁绪。“牧童遥指杏花村。”路边的牧童信手向远处一指:杏花深处,小村隐约,挑出一副酒帘。 

停伫之所。这个所在很美,有牧童、有杏花、有村庄、有酒店,足以令人反认他乡是故乡。其后的千百年间,比这一切更美的诗篇——《清明》,又成了后人心灵永恒的安适、停伫之所。 

人生是一个充满偶然与必然的匆匆行走的过程。当人们因为匆忙而忘记了本不该忘记的所谓“路上行人欲断魂’时,就会自己寻觅一个可以使心灵获得片刻安适与停伫的“杏花村”。这是人类向亲情与人性的本能回归,这是《清明》这首诗能够打动天下一切游子的根本原因。也是诗、酒和杏花为什么会成为千古传承的古典美学意象的根本原因。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今陕西西安人。出身高门士族,少时家道中落。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豪健跌宕,骨气遒劲,精致俊爽,风调轻利,代表晚唐诗的最高成就。

静夜思 【唐】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每个人心头都有一轮明月,故乡是人类心中魂牵梦萦的、最后的明月。

公元725年,25岁的李太白第一次告别名山大川,卧虎藏龙的故乡——四川江油,开始浪漫不羁而又忧患寂寞的人生漫游。这位喜作“大鹏游”的旷代诗人,既超脱又入世,既旷达又迷茫,既天真又执着。他的个性投影体现着盛唐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他的寻觅象征着人类归于不归的永恒荒诞,象征着人类对心灵家园的终极追寻。真挚而又浓郁的思乡情怀、美好人生的无限依恋,由一个浪漫、执着,永不归乡的诗人道来,尤其动人心弦,感人至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叙述客居的诗人,深夜难寐,浅梦初回之际,看皎洁的月光,透过寂寞的庭院,透过客舍的窗户,映照在床前,恍如地上铺了一层清冷的秋霜。“疑是”二字极其传神地状写了诗人此刻的朦胧和迷离。而月光如霜,清霜如月的幻觉,正是诗人清冷、孤寂心境的物质呈现。李太白总会将心灵的瞬刻感悟凝聚为永恒的美学意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在如霜的月光中醒来,又被如霜的月光所勾引。抬头看见空中的一轮明月正挂在窗前,澄澈、清净恍如秋水。这恍如秋水的明月蓦(MO)然触动了客居的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也许故乡此刻也有这样一轮明月如霜清冷,如水澄澈,也会同样映照着故乡的庭院和故乡的窗棂吧?也许,就是这同一轮月,既映照着一叶飘零的游子,也映照着千里万里之遥的故乡亲人床头那盏不灭的孤灯吧?诗人不忍再凝视那澄澈、清净的月光,不由得低下头来,秋月如霜,乡愁如水,在诗人的心头弥漫、低回……

每个人都有过不忍面对如霜月色而不由得低头思乡的时刻,李太白却仅仅以“疑”“举头”“望”“低头”四个动词,形象的揭示了思乡的心理活动过程,将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将天下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乡情结以及为这种思乡情结所撩动的无以名状的思乡之痛,表现得单纯而又丰富,质朴而又深曲。

李太白最终没有归乡,公元762年,病故于安徽当涂。然而,千百年后人们却依然近于执拗(NIU)的相信一个浪漫的传说:诗人最终死于一次酒后的水中捞月。不要说诗人没有归乡吧,诗酒和明月就是一代诗仙最后的心灵故乡。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今甘肃天水,生中亚碎叶,5岁随父迁居四川江油。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作想象奇特、雄奇奔放、清新俊逸。被称作 “诗仙”。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曲嘹亮、苍凉而又悠远的笛声,在我们的心头萦回了一千二百余年。只要《凉州词》的诵读声响起,我们立即就会想起古丝绸之路上那恍如昨日的青春畅想。《凉州词》——真正的千古绝唱。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 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唐诗。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和方面,它在中国诗史上确乎是前无古人的,代表着这前无古人成就的首推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诗的首句即神思飞扬、气象万千,汹涌澎湃、源远流长的黄河由近及远滚滚滔滔 流过大漠荒原,奔向白云飘渺的地方。这是何等广漠壮阔的境界,诗人脱口就是千古奇句。紧接着本诗的另一个重要意象出现:“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白云,青山万仞,是这座塞外孤城的美学背景。远川、高山,益见孤城一片的险要、孤单。不经意间诗人已经悄悄切入戍边征夫的离愁别绪了。

此刻,羌笛一曲由天外传来,响彻大漠孤城,响彻戈壁荒原……那笛声分明是戍边征夫最熟悉的《折杨柳》:悲壮、哀怨、悠远、苍凉。一曲《折杨柳》触动着戍守者的离愁别恨,所以诗人不说“闻折柳”,而说“怨杨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诗盛行折柳赠别。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晚青,诗人想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可能,直比折柳赠别更难堪,而诗人却以“何须怨”给以宽解,委婉、深沉、耐人寻味,充满浓浓的诗意。

诗意浓郁中,一句绝唱油然而生:“春风不度玉门关”。何必总是吹奏那曲哀怨的《折杨柳》,何处又可见那杨柳青青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啊!

王之涣的《凉州词》由悲壮、苍凉,透出超越时空的豁达、豪迈。那是个人的胸襟,也是时代民族的胸襟。一曲笛声寄托着中华民族一段不可复制的自信与美学精神。

王之涣(688——742年),字季陵,今山西新绛县人,曾漫游黄河南北。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性格豪放,名动一时。七绝《凉州词》、五绝《登鹳雀楼》为盛唐代表作。

古风二首之二 【唐】李 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最早的实践家。强调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要针砭时弊。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了这种“文以载道诗以采风”的美学主张。这首古风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对构筑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格起到过积极重要的作用。

诗作起句“锄禾日当午”,表现了农民劳作的无比艰辛。正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地上的植物也快被烤焦了,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农民们仍在顶着酷暑、流着汗水为禾苗锄草松土。诗作承句“汗滴禾下土”描写烈日炎炎下,农民们还在挥汗如雨地劳作着,他们以自己的辛劳、青春与生命滋润着大地的绿色,滋润着明日的希望,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支撑着一个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民族生生不息、繁衍壮大,得以创造光照千秋的璀璨文明。

诗作转句“谁知盘中餐”笔锋突转,一个“谁”字震人心魄,描写对象由诗歌前两句的农民转到世人,诗句语气也由称述转为反问,抒情笔调由赞美变为警醒。

合句“粒粒皆辛苦”紧承上句,巧妙地用反问结束全诗,收束有力,余韵无穷。当人们为美酒佳肴而沉醉,当人们以为自己有资格,居高临下地俯视那些创造了财富却没有资格安享财富的卑下者时,有谁知道,餐桌上的一棵菜、一粒米都是农民点点滴滴的汗水与心血换来的呢!

纵观全诗,诗人没有写具体人、具体事,而是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警世箴言,体现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

一去二三里  【宋】邵 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宋朝理学家邵康节的一首启蒙诗。全诗二十字,巧用十个数字,撷取古诗中常见意象,展示了一幅自然、朴实、朦胧的乡村风俗画。

这首诗没有难字,也无更深意蕴,却很有画面感,很像视觉艺术的叙事结构。如果这是一部电影,作者就是按照大全景、全景、小全景或中景、近景或特写的经典镜头语言在叙事。

“一去二三里”是大全景,纵览乡野景象,取形、取势,不见细部。 “烟村四五家”是全景,表现烟柳迷蒙的小村庄和村庄中的几户人家,仍然没有细部,却可以明细的观察到村庄的形状;“亭台六七座”是小全景或中景,接近人的常规视点,可以相对清晰、准确地观察对象的形状、色彩、样式,既可以综合观察,又可以观察对象的某一部分;“八九十枝花”就是近景或特写了,色、香、形毕现,将整体分解,使观察者深入到对象的细部、局部。邵康节的这首启蒙诗意象选取、叙事结构都相对讲究。

中国历代文人都写过类似启蒙诗,高下不一。有的有一定的情趣,有的则近于文字游戏。明代作家吴承恩有一首咏夜景的诗:“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绵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诗中数字从大到小,空间大开大阖,把夜色表现得开阔、宁静,但毕竟有一点堆砌(QI)、游戏之嫌。

郑板桥在一幅画上题词:“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以三个“一”字,将竹、兰、石的形、味、神,极其精炼地表现出来,又超出具体形象而上升为对一种品格的寄寓。这就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美学与人生的双重提炼了。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

人们说,太雕琢的诗作会缺少激情,然而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却以诗人与童子间的一问一答,写出悠远醇厚的禅味,自然质朴又曲折有致。

有人说,这首诗所以感人因为诗人写了寻访隐士未遇而感到失望的情绪。这样解释一首千古传诵的诗作,无异于往一瓶醇酒中掺合了一桶水全无诗味了,这反映出我们现代人由于已经不具有审美化生存的能力,因而也丧失了与先人进行审美对话的能力。

贾阆仙的《寻隐者不遇》没有写“约会”的失望,诗人分明是在通过一问一答 以及审美的对话 表现六朝以来、尤其是中晚唐以来为中国传统文人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美学境界——禅。表现人与自然的双向对话中的一种瞬间的感受——“一味妙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的《春晓》诗作本身即堪称中国古典美学的经典意象。千百年间,只要有人提起“春晓”二字,甚至不必尽知诗作的具体内容,人们立即就会本能地将其与生机勃勃的景象和美丽年华的叹惋联系在一起。一代诗人的《春晓》成了美丽、活力和经典的同义语,生命之爱永恒。这首诗的前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写春眠与春声,诗人在温馨的春夜中酣睡,浑然不知旭日临窗,朦朦胧胧中,满园的鸟啼唤醒了春天的早晨,也唤醒了诗人的春夜长梦。所谓“闻啼鸟”亦即“闻鸟啼”,为了押韵,词序作了调整。远近应和、宛转起伏的鸟鸣 吸引着诗人感受室外的一派勃勃生机。鸟儿最先知道春天醒了,苏醒的诗人欣欣然沉醉春风与春声。

诗作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诗人对昨夜潇潇春雨的追忆。昨夜霏霏烟雨不留痕,却有落英遍地,让人想见夜的静谧,春的凄迷。这同样是写春之声,潇潇春雨可能有声,落英遍地可能无声,有声、无声之间我们似乎听见了诗人心中对落英缤纷的一声叹息。那一声叹息很轻、很轻,生怕惊动春夜的宁静,生怕惊动春夜的迷蒙,却应和了风雨过后的满园春色与春声,真正的春之声,其实是心之声。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盛唐是一个充满青春畅想和生命活力的时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的王之涣 没有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他的歌咏意气风发,他的创造喷涌而出,他的诗境、风骨阔大而又丰满。

王之涣诗作的最鲜明特点是用词十分朴实,造境却极为深远。

《登鹳雀楼》的前两句既写了诗人登楼所见实景,又写了诗人登楼时的“意中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先以极其质朴的语言高度概括了登楼时的望中景色。诗人在鹳雀楼上极目远眺,但见一轮落日正缓缓西沉于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一个“依”字既写出落日依山冉冉而没的壮美,又写出了诗人为大自然之壮美所激动的无以名状,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次句“黄河入海流”写诗人俯瞰流经鹳雀楼的黄河 在落日的金晖中逶迤而来,又在远方折向,滚滚滔滔,奔腾咆哮流向大海,气势雄浑,生生不息。这是典型的将当前景 与 意中景 相融的写法。诗人身处鹳雀楼上 当然不可能看见黄河入海的景观,然而诗人却可以凭借想象的金翅膀,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画面宽广、

诗作至此看似写尽了眼前景色,却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由实入虚,即景生情,翻出无尽境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领略更远、更高、更壮美的景色和境界,那就再等上一层楼吧!这前后两行诗意境突起,却承接自然,一气呵成。随着诗人的步步攀升,将全诗的境界由眼前景象推向人生境界,展示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襟怀和一个时代的积极进取精神。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有人认为一代佛学大师李叔同的《骊歌》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下阕翻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平心而论,《骊歌》其实是集中了中国古典美学经典意象的另一个作品。然而,这却证明了白居易的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的确是烛照千秋的绝作。

据说,写此诗时,白居易十六岁。诗作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以 “原上草”点题,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野草蓬勃地生长着,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次句“一岁一枯荣”虽然“荣”,“枯”并举,却落脚于“荣”,既表现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又让读者感到春草“离离”一望无际的情景。

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枯荣”二字意蕴的发挥。意蕴之际,野火燎原,然而无论烈火怎么无情的焚烧,只要春风再度吹起,绿色照旧会把生命的希望铺满大地,这一联对仗工稳而气势流走,充分发挥了“流水对”的特点。它歌颂野草,又超出野草,而具有普遍的生命意义。这是典型的胸怀天下的青春咏叹。

第五六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紧接着第三联再就“春风吹又生”作尽情的描绘。出句从嗅觉方面落墨,远处的芳草蔓(WAN四声)生到古道上,透出一股香气,从“原”上散发,直侵入伸向天边的“古道”,对句从视觉方面着(ZHUO)笔,“晴翠”即阳光下闪亮的绿色,这绿色,从“原”上延展,直接遥远的荒城,十个字,把经受野火焚烧的“原上草”写得色香兼美,气势磅礴!

邮箱
huangbenjinc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