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备《古文观止》讲解全50集

  • 名称:高中必备《古文观止》讲解全
  • 分类:高考专题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5/1/11 21:12:48

《古文观止》是高中语文学习古代散文的重要参考书籍,以下是对其的讲解:

一、《古文观止》的地位与价值

文学价值

《古文观止》收录了从先秦到明朝的经典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精华选集。这些散文展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如先秦散文的古朴雄浑、魏晋文章的清峻通脱、唐宋散文的平易流畅等。例如,《左传》选篇体现了先秦叙事散文的高超技艺,叙事详略得当,情节跌宕起伏;而韩愈的文章气势磅礴,在论说文中体现了很强的逻辑性和感染力。

历史文化价值

它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了解古代的政治制度、礼仪风俗、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比如,从《陈情表》中可以看到古代的孝道观念以及封建时期的君臣关系;《兰亭集序》则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

对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要辅助材料。高中课本中的文言文只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古文观止》能够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面,加深对文言文语法、词汇的理解。同时,其中的文章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借鉴范例,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二、内容分类讲解

先秦部分

《左传》选篇

特点:叙事精彩,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例如《曹刿论战》,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和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展现了曹刿的军事才能和以民为本的思想。在讲解时,要重点分析文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手法,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的节奏把握,以及对人物语言的刻画,让学生体会古人在军事谋略方面的智慧。

《论语》《孟子》选篇

特点: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儒家的思想观点。如《论语》中的《季氏将伐颛臾》,孔子通过与弟子冉有、季路的对话,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对 “仁”“义” 的看法。在讲解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所体现的社会公平观念,同时也要注意文中的文言文语法现象,如宾语前置 “何以伐为”。

《战国策》选篇

特点:着重描绘纵横家的谋略和言辞。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以自身比美的经历巧妙地讽谏齐王,文章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讲解时,要让学生学习邹忌的进谏技巧,即类比推理的方法,同时也要关注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如 “朝服衣冠” 中的 “朝”“服” 的用法。

两汉部分

《史记》选篇

特点:纪传体通史的代表,人物传记写得栩栩如生。以《项羽本纪》为例,司马迁通过对项羽生平事迹的叙述,展现了一个性格复杂的英雄形象。在讲解过程中,要重点讲解《史记》的叙事结构,如鸿门宴一节中紧张的情节设置和众多人物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司马迁的史家笔法,同时也要对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进行详细讲解,如 “沛公军霸上” 中的 “军”(古义为驻军,今义为军队)。

汉赋选篇

特点:词藻华丽,气势恢宏。如班固的《两都赋》,描绘了东汉时期洛阳和长安的壮丽景象。讲解时,要让学生体会汉赋的文学特点,如铺陈排比的手法,同时也要了解汉赋产生的时代背景,它与汉代的国力强盛和文化繁荣之间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部分

魏晋散文选篇

特点:受玄学影响,文章风格清峻、通脱。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讲解时,要引导学生理解陶渊明的思想境界,体会文中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同时对文中的文言句式,如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的句式特点进行分析。

南北朝骈文选篇

特点:讲究对仗和声律,注重形式美。例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用典丰富,辞藻优美。在讲解中,要让学生掌握骈文的基本特点,如四六句式、用典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复杂的典故背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唐宋部分

唐宋八大家选篇

特点:散文革新运动的成果,风格多样。以韩愈的《师说》为例,文章论点鲜明,论证有力,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不从师学习的风气。讲解时,要引导学生学习韩愈的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同时也要注意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如 “之”“其” 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以写景散文著称,如《小石潭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清幽景色。在讲解中,要让学生体会柳宗元在写景中所蕴含的情感,同时对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动静结合、侧面烘托等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宋代散文选篇

特点:平易自然,注重理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语言简洁流畅,描绘了滁州的山水之美和人们的游乐之景。讲解时,要让学生理解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同时对文中的 “也” 字的用法和作用进行重点讲解,体会其在营造文章节奏和语气方面的效果。苏轼的《赤壁赋》,既有对赤壁景色的壮丽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讲解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苏轼在文中所表达的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以及文中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和其在表达思想方面的作用。

明清部分

明代散文选篇

特点:风格多样,有复古派,也有性灵派。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以细节描写见长,通过回忆家庭琐事,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讲解时,要让学生学习归有光在叙事抒情方面的技巧,如选取平凡的生活场景来表达真挚的情感,同时对文中的抒情手法,如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进行分析。

清代散文选篇

特点: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散文传统。如袁枚的《祭妹文》,情感真挚,催人泪下。讲解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袁枚在文中所表达的兄妹深情,同时对清代散文在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方面的特点进行总结。

三、学习方法建议

积累文言知识

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中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进行整理和积累。可以通过制作文言知识卡片等方式,加强记忆。

理解文章背景

每篇文章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因素。在讲解文章之前,先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反复诵读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学生可以熟悉文言文的语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注意文章的节奏、韵律和语气。

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框架,如总分总、起承转合等结构方式。同时,对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如描写、抒情、议论、叙事的技巧,以及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翻译与改写

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逐句翻译,然后尝试用现代文进行改写,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翻译和改写过程中,要注意遵循 “信、达、雅” 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