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当他需要使用道路的时候,都可以花钱,这也间接劝退了那些不那么着急使用这条路的人,此时的交通拥堵费,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

再穷的人,也能借钱来获得道路的使用权;再富有的人,如果没有急事,也会去不需要交费的道路。

在这个案例中,薛老师给你延展的经济学原理有:

1. 公共品和私用品的概念

所谓公用品就是一个人用,不影响别人用的物品;而私用品就是一个人用了,别人就不能用的物品。

大家经常容易混淆的是,以为公路里面有一个“公”字,就是公用品,所以道路不能收费,其实不然。

因为道路具有排他性,一个人用了,别人就不能用。

2. 产权界定的必要性

如果只是分一个馒头,那么掰一下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要分的是金条,那就需要第三方用上天平和各种测量仪器来确定产权的归属。

因为只有明确了产权的归属,才能够保护每个人的权益。

所以本质上讲,道路是私用品(一个人用了别人就不能用)。

只要明确了产权所有,让私人经营者来开发收费道路,他自然会合理平衡供需,因为市场是最好的天平。

3. 价格是筛选需求的最佳手段

价格有三个作用:传递稀缺性、指导生产和指导产品的分配。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特殊的原因需要着急开车上路。

因为没有合理的筛选机制,导致了无法筛选出最真实的需求,这个时候价格就是最合适的手段。

薛老师在专栏里还有大量的案例,严密的逻辑推理,帮你理清更多的“常识”陷阱,比如:

为什么珍稀动物越保护越少?

为什么讨好客户和比讨好领导更重要?

为什么中国式过马路也是有经济学依据的?

·········

《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给你最地道的经济学思维,每天十分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

课程联系1:
大学资源网客服

课程联系2:
大学资源网客服

课程联系3:
大学资源网客服

服务时间:
8:00-21: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