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第一章 绪论
- 2-1-7第一章 绪论(双语教学)
- 3-1-91-1 牛头刨床
- 4-1-101-6 起伏自行车
- 5-1-111-7 内燃机工作原理
- 6-1-121-8 半轮自行车
- 7-2-1简图的绘制1
- 8-2-1第1节 机构组成和机构运动简图
- 9-2-2第2节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 10-2-3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1
- 11-2-3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2
- 12-2-3第3节 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 13-3-1第1节 连杆机构类型和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
- 14-3-2连杆机构应用1
- 15-3-2连杆机构应用2
- 16-3-2第2节 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力特性和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功能
- 17-3-3第3节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 19-3-4第4节 平面连杆机构运动设计-1
- 20-3-5急回机构的设计2
- 21-3-5急回机构的设计3
- 22-3-5急回机构的设计4
- 23-3-5轨迹生成机构的设计2
- 24-3-5空间连杆机构3
- 25-3-5空间连杆机构4
- 26-3-5第5节 连杆机构运动设计-2和空间连杆机构简介
- 27-4-1反凸轮机构应用
- 28-4-1凸轮机构应用1
- 29-4-1凸轮机构应用2
- 30-4-1凸轮机构应用3
- 32-4-1等径凸轮
- 33-4-1共轭凸轮
- 34-4-1第1节 凸轮机构的组成与类型和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
- 35-4-2反转法2
- 36-4-2反转法-平底移动从动件1
- 37-4-2反转法-平底移动从动件2
- 38-4-2第2节 凸轮廓线设计
- 39-4-3凸轮机构压力角
- 40-4-3第3节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设计-1
- 41-4-4第4节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设计-2
- 42-5-1齿轮机构的类型1
- 43-5-1齿轮机构的类型2
- 44-5-1齿轮机构的类型3
- 45-5-1齿轮机构的类型6
- 46-5-1齿轮机构的类型7
- 47-5-1齿轮机构的类型8
- 48-5-1齿轮机构的类型9
- 49-5-1齿轮机构的应用2
- 50-5-1齿轮机构的应用3
- 51-5-1齿轮机构的应用4
- 52-5-1渐开线性质2
- 53-5-1第1节 齿轮机构的组成与类型以及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
- 54-5-2正确啮合条件2
- 55-5-2正确啮合条件3
- 56-5-2第2节 直齿轮啮合传动1
- 57-5-3第3节 直齿轮啮合传动2
- 58-5-4范成法
- 59-5-4铣削法
- 60-5-4插齿2
- 61-5-4第4节 变位和传动设计
- 62-5-5斜齿圆柱齿轮齿面
- 63-5-5第5节 斜齿轮机构
- 64-5-6第6节 蜗轮蜗杆机构
- 65-5-7非圆齿轮机构1
- 66-5-7非圆齿轮机构2
- 67-5-7非圆齿轮机构3
- 68-5-7第7节 圆锥齿轮机构和非圆齿轮机构
- 69-6-1行星轮系
- 70-6-1差动轮系
- 71-6-1第1节 轮系类型和传动比
- 72-6-2第2节 轮系传动比
- 73-6-3变速箱
- 74-6-3涡桨发动机减速器
- 75-6-3滚齿机
- 76-6-3和面机
- 77-6-3第3节 轮系的功能
- 78-6-4第4节 轮系的设计1
- 79-6-5第5节 轮系的设计2及其他行星传动
- 80-7-1双向式棘轮机构1
- 81-7-1双向式棘轮机构2
- 82-7-1间歇送进
- 83-7-1制动
- 84-7-1槽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
- 85-7-1槽轮机构的特点和应用(视频)
- 86-7-1第1节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凸轮式间歇机构
- 88-7-2第2节 不完全齿轮机构和运动设计要求
- 89-8-2螺旋机构应用1
- 90-8-3螺旋机构应用2
- 91-8-4螺旋机构1
- 92-8-5螺旋机构2
- 93-8-6螺旋机构3
- 94-8-7螺旋机构7
- 95-8-8摩擦传动机构4
- 96-8-9摩擦传动机构5
- 97-8-10摩擦传动机构6
- 98-8-11第八章 其他常用机构
- 99-9-1第1节 组合方式和组合机构的类型与功能
- 100-9-2第2节 组合机构设计
- 101-10-1第1节 特点功能与结构分析
- 102-10-2第2节 开式链机构的运动学
- 103-11-1第1节 机械的运转过程和等效动力学模型_1
- 104-11-1第1节 机械的运转过程和等效动力学模型_2
- 105-11-1第1节 机械的运转过程和等效动力学模型_3
- 106-11-2第2节 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方法_1
- 107-11-2第2节 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方法_2
- 108-11-3第3节 飞轮设计和非周期波动调节_1
- 109-11-3第3节 飞轮设计和非周期波动调节_2
- 110-12-1第1节 平衡方法和刚性转子平衡
- 111-12-2第2节 挠性转子和平面机构平衡
- 112-14-1第十四章 机械总体方案设计
- 113-15-1第1节 执行系统方案设计过程和功能原理设计
- 114-15-2第2节 运动规律和机构型式设计
- 115-15-3第3节 机构型式设计-2
- 116-15-4饼干切片机模拟实验
- 117-15-4第4节 执行系统协调设计
- 118-15-5第5节 方案评价和决策
- 119-16-1并联式分路传动
- 120-16-1混合式传动路线
- 121-16-1串联单路传动
- 122-16-1并联式多路传动
- 123-17-1专题研讨课-1
- 124-17-2专题研讨课-2
- 125-18-1第二次学生研讨课-1
- 126-18-2第二次学生研讨课-2
- 127-18-5机械原理课程 “超市大赢家”购物机器人比赛录像
- 128-18-15第十八章 复习总结
这套课程为清华大学机械原理教学视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能力训练方面,实行传统方法与先进方法并重,同时,提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求解相关机构、运动学和各种力学问题;书中介绍的常用机构与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实例,对广大学生今后从事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具有较好的启发与引导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与工程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课程中的研究对象在工作和生活能时常遇到,课程中介绍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对现有机械的使用与维护及新机械的综合都具有实用价值与指导意义,所以,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最好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从对现有机械的分析与观察中体会本课程介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从本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中领悟现有机械的长处、发现现有机械的不足,这样,既可以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率,又可巩固和加深本课程所学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