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2地球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 1-3为什么要学习地质学
- 1-4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 2-1宇宙中的地球
- 2-2地球的几何特征
- 2-3地球的物理性质
- 2-4地球的内部构造
- 2-5地球能量系统和地质作用
- 2-5宇宙的起源
- 2-5地壳深处
- 2-5宇宙大爆炸(上)
- 2-5宇宙大爆炸(下)
- 2-5地球故事之一
- 2-5地球故事之二
- 2-5地球故事之三
- 3-1元素和化学成分
- 3-2矿物
- 3-3岩石
- 3-4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 3-5常见矿物的识别
- 3-6造岩矿物的识别
- 4-1风化作用的类型
- 4-2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 4-3风化壳的概念和类型0
- 5-1河流要素和河水运动0
- 5-2暂时性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
- 5-3河流地质作用
- 5-3河流侵蚀作用
- 6-1地下水来源、储存和性质1
- 6-2地下水的类型和运动
- 6-3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 6-3桂林国家地质公园--热带岩溶地质
- 6-3地下水
- 7-1海洋环境
- 7-2海水的运动
- 7-3海洋地质作用
- 7-3海洋地质作用教学片1
- 7-3海洋地质作用教学片2
- 7-3海洋地质作用教学片3
- 7-3海洋地质作用教学片4
- 7-3海洋地质作用教学片5
- 8-1湖泊状况和湖水运动
- 8-2湖泊地质作用
- 8-3沼泽地质作用
- 9-1冰川的形成和冰川的运动
- 9-2冰川地质作用
- 9-3冰期及其原因
- 10-1风的类型
- 10-2风的地质作用
- 10-3荒漠
- 11-1成岩作用
- 11-2沉积岩特征和类型
- 11-3地质作用现象图片观察
- 11-4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 12-1化石的概念及生物圈的演化
- 12-2地层的概念及地层单位与地层系统
- 12-3地质年代学
- 12-3桂林南边村泥盆-石炭纪国际副层型剖面
- 12-3杨堤地层剖面实习录像
- 12-3生物进化
- 12-3远古地球的演化史
- 12-3地球生命的演化
- 12-3远古地球演变史
- 12-4古生物化石的观察和认识
- 13-1构造运动
- 13-2地质构造(上)
- 13-2地质构造(下)
- 13-3读断层地区地质图并求断距和产状
- 13-3野外地质构造的观察
- 13-3灌阳实习基地地质构造
- 14-1地震的概念
- 14-2地震的类型和分布
- 14-3地震作用过程和地震预报
- 14-3地震
- 15-1岩浆的概念
- 15-2火山作用
- 15-2火山作用
- 15-3侵入作用
- 15-4岩浆的形成和演化
- 15-5岩浆岩特征和类型(上)
- 15-5岩浆岩特征和类型(下)
- 15-6岩浆岩的肉眼鉴定
- 16-1变质作用的类型及特点
- 16-2变质作用的方式
- 16-3变质岩的特征和类型(上)
- 16-3变质岩的特征和类型(下)
- 16-4变质岩的肉眼鉴定
- 17-1大陆漂移
- 17-2海底扩张
- 17-3板块构造
- 17-3板块构造
- 17-3板块运动与裂谷、海洋的形成
- 18-1地球资源
- 18-2地质环境
- 18-2地质环境
- 18-3参观地质博物馆
- 18-3参观地质博物馆
- 18-4地质罗盘的使用
- 18-4岩溶地貌野外实习

地质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还要通过实验室实习和野外实践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野外观测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气;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以及吃苦耐劳的生活品质,关心爱护集体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发展历史和演化规律。在当前阶段,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最外层,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慢的上部)。因为这一部分既是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部分,同时也是容易直接观测和研究历史最久的部分。
《地质学基础》面对与地学有关的专业,如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开发工程、岩土工程、测绘工程等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第一门引入专业学习的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将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地质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这是学习后续各专业课必备的基础,同时也是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能否具备全面、良好的专业素质;②以地质学基础为依托的《地球科学导论》是面对全院其它专业包括人文、社科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这是我院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创新,目的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与地球观,拓宽知识面提高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能力。
如今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必要性,已经紧迫的显示出来了。人类创造了前所末有的生产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要向地球作更多的索取,然而人类如稍有处置不当,就会招致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只有当人类都认识地球了解地球,才能与地球和谐协调,从而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本课程在对地学有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奠定基础,承接后续专业课程的关键作用;而在非地学专业学生的高素质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本课程在非地学专业学生中的开设是对综合性大学中利用学科优势,培养面宽、识广、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创新性探索,有着良好的推广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