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测量数据的准与稳
- 2.标准差
- 3.不确定度A(平均标准差)
- 4.不确定度的组合
- 5.位移与路径长
- 6.速度与速率
- 7.加速度
- 8.运动学图形
- 9.等加速运动的三个公式
- 10.自由落体(初速为零)
- 11.自由落体(铅直上抛)
- 12.相对运动
- 13.向量的表示与计算
- 14.水平拋射基本概念
- 15.水平抛射实例
- 16.斜向抛射的基本概念
- 17.斜向抛射实例
- 18.力的分解与合成
- 19.弹力(虎克定律)
- 20.张力
- 21.正向力
- 2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 23.坐标系(非惯性坐标系和惯性坐标系)
- 24.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公式与单位重量与质量)
- 25.画力图1
- 26.画力图2:从力图列方程式
- 27.力学问题的坐标选取(斜面)
- 28.作用力与反作力
- 30.弧度与角速度
- 30.力学问题的系统选取(连结体)
- 31.等速率圆周运动的速率
- 32.向心加速度
- 33.向心力
- 34.曲率半径
- 35.锥动摆
- 36.汽车转弯
- 37.简谐运动1:简谐运动的观察
- 38.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的定义
- 39.简谐运动3:等速率圆周运动的位置投影
- 40.简谐运动4:等速率圆周运动的速度投影
- 41.简谐运动5:等速率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投影
- 42.简谐运动6:简谐运动的周期
- 43.从克卜勒到牛顿万有引力
- 44.万有引力定律
- 45.卡文笛西与万有引力常数G
- 46.万有引力的应用
- 47.重力与重力加速度
- 48.地球上的视重
- 49.人造卫星
- 50.行星与卫星的运动
- 51.双星运动
- 52.从万有引力回看克卜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
- 53.动量的定义
- 54.动量与冲量
- 55.F-t图与冲量
- 56.动量的时变率
- 57.内力与外力
- 58.无外力时系统动量守恒
- 59.爆炸与动量守恒
- 60.碰撞与动量守恒
- 61.系统的重心
- 62.一维物体的重心公式
- 63.二维物体的重心公式
- 64.重心与质心
- 65.物体的质心公式
- 66.質心速度
- 67.質心加速度
- 68.内力作用下的质心运动-速度与加速度
- 69.内力作用下的质心运动-系统动量
- 70.角动量的定义
- 71.角动量的用途
- 72.角动量与力矩的关系
- 73.角动量守恒与生活中的转动
- 74.作功的定义与涵义
- 75.定力作功(合力作功)
- 76.变力作功
- 77.功能定理
- 78.动能与动量
- 79.功率
- 80.保守力
- 81.非保守力
- 82.力学能守恒
- 83.地表附近的重力位能
- 84.铅直圆周运动的能量
- 85.弹力位能
- 86.简谐运动的力学能守恒
- 87.重力位能一般式
- 88.行星与卫星的力学能守恒
- 89.摩擦力
- 90.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
- 91.摩擦力的计算
- 92.静力平衡
- 93.重心与平衡
- 94.正向力与平衡
- 95.生活中的碰撞现象
- 96.弹性碰撞的能量与动量
- 97.弹性碰撞的公式推导
- 98.弹性碰撞的公式应用
- 99.非弹性碰撞
- 100.非弹性碰撞的作用
必修一: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介绍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如参考系、质点、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等,以及速度的概念。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包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等,还涉及纸带的处理问题。
第三章“相互作用”: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相关知识,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等内容。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阐述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包括超重和失重、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及牛顿运动定律中的临界值问题等。
必修二:
第一章“曲线运动”:探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平抛运动、斜面上的平抛运动、描述圆周运动的状态参量、水平面内和竖直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等。
第二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涉及功、功率的概念,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功能关系的应用以及系统内的能量关系等。
必修三(以人教版为例):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介绍静电场的相关知识,如静电感应及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场线、电势能、电势差、电势等,还包括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内容。
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进一步探讨电场中的能量问题。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包含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恒定电流中的图象问题等。
第十二章“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涉及电能的相关概念,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等。
这些内容仅为概括性介绍,高中物理每个章节都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和规律。如果需要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建议参考相关教材、辅导资料或课程讲解。
如果你对某一章节的具体知识点或某一类问题有更详细的需求,可以进一步提问,我将尽力为你解答。同时,通过做练习题、实验等方式,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