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高一化学必修一辅导课程

  • 名称:【张梅】高一化学必修一辅导
  • 分类:高一课程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3/11/25 21:33:33

高一化学(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⑴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 + B = AB)B.分解反应(AB = A + B)

C.置换反应(A + BC = AC + B)D.复分解反应(AB + CD = AD + CB)。

⑵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⑶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

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⑶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⑷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比较

得氧失氧的观点(狭义) 化合价升降观点(广义) 电子转移观点(本质)

氧化反应 得氧的反应 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

还原反应 失氧的反应 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有氧得失的反应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升失氧还还、降得还氧氧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化合价升高(失ne—)被氧化

氧化剂 +还原剂=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ne—)被还原

(较强)(较强) (较弱) (较弱)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氧化产物。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第二章 海水中重要的元素 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1.钠及其化合物

(1)钠的物理性质

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2)钠的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

2Na + O2===Na2O2(黄色火焰、淡黄色固体)

4Na+O2=2Na2O(空气中,钠的切面变暗)

②与水反应

2Na+2H2O=2NaOH+H2↑

现象及解释: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熔化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四处游动——生成气体;酚酞变红——生成碱。

③与酸反应

2Na+2H+=2Na++H2↑ 钠不足,直接与酸反应;钠过量,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④与盐溶液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是否与盐反应。

a.投入NaCl溶液中,只有H2放出。2Na+2H2O=2NaOH+H2↑

b.投入饱和NaCl溶液中,有H2放出,还有NaCl晶体析出(温度不变))。

c.投入NH4Cl溶液中,有H2和NH3逸出。

2Na+2NHCl=2NaCl+2NH3↑+H2↑

d.投入CuSO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生成。

2Na+H2O+CuSO4=Cu(OH)2↓+Na2SO4+H2↑

(3)钠的保存及用途:

①保存: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H2O等反应,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途:

a.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4Na+TiCl4=Ti+4NaCl

b.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制造高压钠灯(焰色反应),作为电光源。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 2NaCl 现象:大量白烟

2Fe+3Cl2 ===(点燃) 2FeCl3 现象:棕黄色的烟

Cu+Cl2 ===(点燃) CuCl2 现象:棕黄色的烟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

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七.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 == AgCl ↓+HNO3

NaCl+AgNO3 == AgCl ↓+NaNO3

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

Cl-+Ag+ == AgCl↓

第三节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

(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 或 m3/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1)0℃ 101KPa , Vm = 22.4 L/mol

(2)25℃ 101KPa , Vm = 24.8 L/mol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 , 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在容器内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的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

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

(1)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铁位于第四周期第ⅧB族,是过渡金属元素的代表,通常显示+2价、+3价,其化合物及其水溶液往往带有颜色。

(2)铁的性质

①与非金属反应

2Fe+3Cl2=2FeCl3(棕黄色的烟) 3Fe+2O2=Fe3O4

Fe+S=FeS Fe+I2=FeI2

注:铁与弱氧化性物质反应生成低价铁的化合物

②与酸反应

a.非氧化性酸.Fe+2H+=Fe2++H2↑

b.氧化性酸:常温下遇浓H2SO4、浓HNO3会发生钝化,而加热时会剧烈反应。

③与水反应:3Fe+4H2O(气)=Fe3O4+4H2

④与某些盐熔液反应:Fe+Cu2+=Fe2++Cu,

Fe2+的检验:

①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滴入可溶性碱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过一会沉淀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说明溶液中有Fe2+ 。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马上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2+ 。

Fe3+的检验:

②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滴入可溶性碱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Fe3+ 。

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在试管中先滴入KSCN溶液,溶液马上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 。

(3)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①铁的氢氧化物 ②铁的氧化物

Fe(OH)2 Fe(OH)3

物性 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红褐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化性 (1)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

Fe(OH)2+2H+=Fe2++2H2O

(2)与氧化性酸反应

3Fe(OH)2+10HNO3=3Fe(NO3)3

+NO↑+8H2O

(3)空气中放置被氧化

4Fe(OH)2+2H2O+O2=4Fe(OH)3 (1)与酸反应

Fe(OH)3+3H+=Fe3++3H2O

(2)受热分解

2Fe(OH)3=Fe2O3+3H2O

制备 ①煮沸蒸馏水,赶走溶解的氧气②煮沸NaOH溶液,赶走溶解的氧气③配制FeSO4溶液,加少量的还原铁粉④用长滴管将NaOH溶液送入FeSO4溶液液面以下

Fe2++2OH-=Fe(OH)2↓ 将NaOH溶液滴入Fe2(SO4)3

溶液中

Fe3++3OH-=Fe(OH)3↓

FeO Fe2O3 Fe3O4

俗称 —— 铁红 磁性氧化铁

色、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化合价 +2 +3 +2、+3

水溶性 均难溶于水

稳定性 不稳定

6FeO+O2=2Fe3O4 稳定 稳定

与酸反应 FeO+2H+=Fe2++H2O Fe2O3+6H+=

2Fe3++3H2O Fe3O4+8H+=

Fe2++2Fe3++ 4H2O

与CO反应 FexOy+yCO=xFe+yCO2

制取 高温熔融,过量的铁与氧气反应

2Fe+O22FeO Fe(OH)3的分解

2Fe(OH)3

Fe2O3+3H2O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3O4

第二节 金属材料

1.金属的分类:

(1)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铬、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属。

(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钡,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2.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

(7)碱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CaO)。

(8)两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Al2O3 、ZnO)。

物质既能跟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 2Al+6HCl=2AlCl3+3H2 ↑

Al2O3 +2NaOH=2NaAlO2+H2O Al2O3 +6HCl=2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NaHCO3+ NaOH= Na2CO3 + H2O NaHCO3+ HCl = NaCl + H2O+CO2↑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