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绪论(上)
- 1绪论(下)
- 1制图基本知识(一)
- 1制图基本知识(二)
- 1平面图形注尺寸
- 2空间形体
- 3.1投影法与点的投影(一)
- 3.1投影法与点的投影(二)
- 3.2直线投影(一)
- 3.2直线的投影(二)
- 3.2直线的投影(三)
- 3.3平面的投影(一)
- 3.3平面的投影(二)
- 4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一)
- 4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二)
- 5点线面综合作图(一)
- 5点线面综合作图(二)
- 6投影变换(一)
- 6投影变换(二)
- 7平面立体(一)
- 7平面立体(二)
- 7平面立体(三)
- 7平面立体(四)
- 8基本旋转体(一)
- 8基本旋转体(二)
- 9平面与曲面相交(一)
- 9平面与曲面相交(二)
- 10曲面与曲面相交(一)
- 10曲面与曲面相交(二)
- 10曲面与曲面相交(三)
- 10曲面与曲面相交(四)
- 10复合相贯(一)
- 10复合相贯(二)
- 11用体素构造法(CSG)分析空间形体
- 12三维建模试验(一)
- 12三维建模试验(二)
- 12三维建模试验(三)
- 12轴测投影
- 13.1组合体构形表达
- 13.2组合体尺寸标注
- 13.3组合体读图
- 14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一)
- 14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二)
- 14复杂组合体读图方法及视图表达的标记
- 15.1机械零件的二维表达(一)
- 15.1机械零件的二维表达(二)
- 15.2零件的技术要求
- 16.1螺纹(一)
- 16.1螺纹(二)
- 16.1螺纹紧固件
- 16.2常用件
- 16.3轴系装配图
- 16.3用计算机绘制轴系装配图(一)
- 16.3用计算机绘制轴系装配图(二)
- 17.1装配体的二维表达(一)
- 17.1装配体的二维表达(二)
- 17.2三维装配实践
- 17.3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一)
- 17.3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二)
- 17.3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三)
- 17.3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四)
- 17.3公差与配合
1.1概述
1.2直线的标高投影
1.3平面的标高投影
1.4曲面的标高投影
1.5.1 地形断面图、斜坡面与地面相交
1.5.2 建筑物与地面的交线
2.1 尺寸标注
2.2.1 任意等分直线段
2.2.2 过三点作圆
2.2.3 作圆的内接正多边形
2.2.4 过已知点作圆的切线
2.2.5 圆弧连接
2.2.6 已知椭圆长轴和短轴作椭圆
2.3.1 画直线
2.3.2 画圆、椭圆和角度
3.1 涵洞概述
3.2 涵洞工程图的表达方法
4.1 AutoCAD使用简介
4.2 坐标系统
4.3.1 绘制线
4.3.2 绘制几何图形
4.4 图形编辑命令
4.5 图形显示工具
4.6 作业工具
4.7 图层管理
4.8 尺寸标注
4.9 AutoCAD的文字
4.10 填充
4.11 绘制建筑平面图
5.1 概述
5.2.1 图线与比例
5.2.2 定位轴线及编号
5.2.3 尺寸与标高
5.2.4 索引符号和详图符号
5.2.5 指北针及风向频率玫瑰图
5.3 建筑施工图的图示特点与阅读方法
5.4 建筑总平面图
5.5.1 建筑平面图--图示特点及内容
5.5.2 建筑平面图--阅读实例
5.5.3 建筑平面图--绘图步骤
5.6 建筑立面图
5.7 建筑剖面图
5.8 建筑详图
6.1 概述
6.2 房屋结构施工图的图示特点及一般规定
6.3.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知识
6.3.2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图示特点和一般规定
6.3.3 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的阅读
6.4.1 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6.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6.5.1 钢结构图的基本知识
6.5.2 钢结构图的尺寸标注
6.5.3 钢屋架结构施工图的阅读
透视概述
透视图的形成
当人透过玻璃窗看室外建筑物时,在玻璃窗上留下的图形,就是建筑物的透视图。透视图的特点: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长远短,互相平行的直线的透视汇交于一点。
透视图的作用:根据建筑物的正投影图,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效果图),可为人们评估建筑物提供依据。
一点、两点透视的特点
与画面相交的水平线的灭点在视平线上。
·与画面相交又互相平行的直线共一个灭点。与画面重合的点、直线和平面的透视即其自身。与画面平行的互相平行的直线的透视仍互相平行。
透视图的分类
1.一点透视画面与筑物的长度和高度两组棱线的方向平行,此时,宽度方向的棱线有一个灭点。
2.两点透视画面与建筑物的高度方向的棱线平行,而与另外两组棱线的方向倾斜,此时,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棱线各有一个灭点。
3.三点透视画面与建筑物的长、宽、高三组方向倾斜,此时长、宽、高方向共有三个灭点。
透视术语(一)基面(H)—地面。
画面(P)—透视图所在平面,与基面垂直。
基线一基面与画面的交线。在画面上以P-P表示基线,在平面图中以PH-PH表示画面的位置。视点(S)—人眼所在的位置,即投影中心。

水平线的透视的画图步骤
求灭点一点透视主点即灭点。对两点透视,过站点s作长、宽两方向的平行线,分别交画面线PH-PH于两点,再过这两点分别作垂直线交于视平线h-h上得左右两灭点Vx及Vy
(若画面线与视平线不平行,应量取相应距离在视平线上确定灭点)。
2.求各直线的透视方向一般是直线的画面交点与灭点的连线。
3.求端点的透视过站点向各端点连线与画面线相交,过交点引垂线与各自的透视方向线相交即得端点的透视(若画面线与视平线不平行,应量取相应距离到透视图中)。
4.连各端点的透视,加粗可见的透视轮廓线即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