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同步讲解课程简介

本课程紧扣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同步讲解服务。课程严格按照教材单元顺序编排,通过细致拆解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例题讲解和习题训练,帮助学生扎实掌握课本知识,攻克学习难点,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为高年级数学学习筑牢基础。

小数乘除法:筑牢运算基础

小数乘法单元分为 8 个课时细致讲解。1.1 和 1.2 课时聚焦 “小数乘整数”,从生活实例引入,如计算购买一定数量单价为小数的物品总价,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计算后调整小数点位置的方法,通过不同题型练习巩固计算技巧。1.3 至 1.5 课时深入讲解 “小数乘小数”,结合图形面积计算等场景,让学生明白小数乘小数时积的小数点位置确定规则,通过对比练习区分不同位数小数相乘的计算差异,培养细心计算的习惯。
1.6 课时 “积的近似数” 教会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运用 “四舍五入” 法求积的近似值,结合购物、测量等实际场景,让学生理解求近似数的必要性。1.7 课时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实例验证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效率。1.8 和 1.9 课时 “解决问题” 则通过分段计费、购物方案选择等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数除法单元包含 11 个课时内容。3.1 至 3.3 课时讲解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从整数除法入手,逐步过渡到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重点解决商的小数点定位问题,以及除到被除数末尾仍有余数时的处理方法。3.4 至 3.6 课时聚焦 “一个数除以小数”,通过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转化为整数,突破除数是小数的计算难点,结合具体例题演练不同情况的转化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步骤。
3.7 课时 “商的近似数” 讲解根据要求保留一定小数位数求商的近似值,对比积的近似数与商的近似数的异同。3.8 课时认识 “循环小数”,通过除法计算实例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学会识别循环节、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3.9 课时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借助计算器发现小数除法中的运算规律,培养观察和归纳能力。3.10 课时 “解决问题” 通过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实际场景,训练学生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11 课时则对小数乘除法进行整理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查漏补缺。

位置与可能性:培养空间与逻辑思维

位置单元通过 2 个课时教学。2.1 课时从教室座位、棋盘坐标等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让学生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明确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的规则,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2.2 课时进一步拓展,通过路线描述、位置变换等练习,让学生掌握根据数对找位置和根据位置写数对的双向技能,培养空间观念。
可能性单元的 3.1 至 3.3 课时,通过摸球、抛硬币等实验活动,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用 “一定”“可能”“不可能” 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可能性有大小之分,能根据物体数量判断可能性大小。3.4 课时 “掷一掷” 通过掷骰子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事件发生的概率规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简易方程:开启代数思维

用字母表示数部分通过 5 个课时逐步深入。5.1 至 5.5 课时从用字母表示特定数量、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入手,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概括性,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书写规则和求值方法,为方程学习奠定基础。
方程部分从 5.6 课时 “方程的意义” 开始,通过天平平衡原理引入方程概念,让学生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能区分方程与非方程。5.7 课时讲解 “等式的性质”,借助天平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0 除外)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为解方程提供理论依据。5.8 至 5.12 课时 “解方程” 系统讲解不同类型方程的解法,从简单的一步方程到稍复杂的两步、三步方程,通过例题示范和分步讲解,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书写格式,培养规范解题的习惯。
5.13 至 5.17 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 聚焦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倍数问题等不同类型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完整流程,培养代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18 课时 “简易方程整理和复习” 梳理单元知识脉络,通过综合练习巩固方程相关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多边形面积:发展空间观念

多边形面积单元包含 6 个课时内容。6.1 和 6.2 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割补法实验,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结合不同底和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6.3 和 6.4 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 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入手,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实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强调公式中 “除以 2” 的道理,通过对比练习区分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6.5 和 6.6 课时 “梯形的面积” 则通过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等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结合实际场景中的梯形面积计算,如堤坝横截面面积、梯形果园面积等,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灵活运用。
本课程通过清晰的知识讲解、丰富的例题演示和针对性的练习巩固,全面覆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所有知识点,帮助学生同步消化课本内容,提升数学素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稳步前进。


邮箱
huangbenjincv@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