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性命哲学讲座视频

  • 名称:王凤仪性命哲学讲座视频
  • 分类:国学讲座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13/8/20 21:28:05

           是本,志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志像雨似的,天雨本来无心,然而酸梨得之就酸,甘草得之就甜,志在天地间。也像那雨一样。

  ● 人须达通志意、心、身四大界,才能普度众生。
  ● 常人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大人以天下人为亲人,若真能做到极点,不但这个地球上的人物和我为一体,就是三千大千世界里的人物,没有一个不和我为一体的,到那时无处不是我啊。
  ● 志、意、心、身是通古达今的道。
  ● 志是属水的,能托地,能包天,是无动无不动的。意像空气似的,充塞天地间,是无处不有、无处不满的。对于人讲让,是知足常乐的。心像大地似的,是要存理载道的。身界是要圆情的。
  ● 五毒了尽,就是因果了;贪心了尽,就是人间了;意念了尽,才能超出天堂,而登佛国了。
  ● 三界合一才能得道,想要成佛还须四界合一。
  ● 志是长的,能达万古,意是大的,能包罗天下,心得能会,身得能矮下去。
  ● 神是在上的,佛是在下的,佛知因果、人事、天堂,是从底下向上托,所以成佛。
 
  在《三界篇》中曾讲“三界合一”,即是“三界达通”,但仅能达到意界。欲达到志界,必四大界达通,即佛、神、人、鬼(物)之道,皆能洞悉。如果不明人道,便度不了人;不明物道,便不能用物和救物;不明意界志界之道,便不能成神成佛。故必须四大界达通,贯彻古今,方可体现万类一元,声息相通之至道。所以先生说:“人须达通志意心身四大界。才能普度众生。”
 
  突出“化性”之说,乃先生发前人之所未发,意义极为重要,故反复强调。他说:“性要化了就是意,意不怕大,越大越好,包括天下,包罗万古;心要平,遇着人,遇着神,遇着佛,都是一样的平;身要灵,当什么都得会,神、人、物、佛。都会当。”包括天下,包罗万古,这是何等伟大的气量啊!气禀性不化,绝不会有这么大的意气,意大则心自平。
 
  凤仪先生对古人曾作过评论,他说:“伊尹纯粹以意界为人。颜回是在志意两界之间。他修己是用志居多。可惜他没能把志用活了。惟有孔子善于用志,所以胜成为万古的圣人。”
 
  伊尹是商之贤相。本来是商汤王妻子带来的陪嫁奴隶,商汤王发现伊尹有超人的才能,竟提拔他为自己的助手,消灭了夏桀的残暴政权,建立了商朝。原来伊尹是有心装扮作陪嫁奴隶来找汤王的。屈身为奴,终成大业,他纯属意界人。
 
  颜回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能做到“三月不远仁”,“不贰过”,不幸短命早逝。孔子自始至终以志为人,故成为万世师表。
 
  朱循天问:“大舜到在哪一界了?”先生道:“他生到意界,后来返到志界,他父母在世的时候,就都被他感化过来了,他是极圆满了。所以孔子赞美他是大孝,他到志界了。”
 
  历史上的大圣人,都是四大界达通者,是宇宙真理的体现者。所以成为千古人极,万世师表。不论历史如何更替频繁、变化无常,但他们的伟大形象,在人类心中,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凤仪先生说:“只知佛神之所以成,人之所以生,而不知物之所以生,便不能救物呢!如牛之性中含有愚火,狗之性中含有阴木,所以它们就现那样一个身,受那样的苦。我们如不知道它们的来历,又怎能救它们出苦呢?所以必须达通四大界。才能度众生。”佛的大慈大悲、全智全能,就体现在四大界达通上。
 
  人的智慧不是从外边学得的,乃是发自真如自性,正如拨开云雾见青天,阳光自可洒遍大地。智慧之开发,又如泉水之涌出。先生说:“不得道的像干井筒子似的,虽然倒入几十担水,终久必干了。若得道,正像掘得泉眼似的,虽然愿欲塞住,不叫它出水,也不能行。”
 
  学道的人只顾自身,只顾小家庭,是成不了道的。学会自身的道,还要会他人的道,伦常尽得圆满,再能与世人合一的,才能到在志界。所以先生说:“我因为每做一种事。就思天下万古,所以才力大无穷。允恭的神还没养足,所以不能贯满这样远大的宇宙。我直超宇宙之外,所以才力大无穷。”又说:“想圆满,非四大界达通不可,若只用心身两界,仅能达半面,做事不用四大界不能圆。”此处的心身两界是指正面说的。
 
  先生说:“神是在上的,佛是在下的,佛知因果、人事、天堂。是从底下向上托,所以成佛。”神是光明显赫,神通广大,最能吸引人,使人敬畏。所以说神是在上的。佛是托底的,从最底层的因果托起,使之了却因果,然后教人圆满人道,达于神道,最后了脱生死,达于佛道,是逐步由下向上托,直至成佛。所以说佛是在下的。正如掘井似的,不往高处去掘,越往低处掘,才越有水。待上下达通,四大界合一时,就是佛了。先生说:“志是属水的,能托地能包天,是无动无不动的;意像空气似的,充塞天地间,是无处不有,无处不满,对于人是讲让的;心像大地似的,要存理载道;身界是要圆情的。”道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看不见摸不到,只好说“志属水”用水的大机大用来表述。正如老子说:“上善若水……,故几于道。”道的实相,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所能描述的,所以用水来形容,“几于道”即是近于道。意像空气,说明意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无微不入。心存道理,正如大地是载道之器。身是存情理的,故曰圆情。先生又说:“性是本,志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志像雨似的。天雨本无心,然而酸梨得之就酸,甘草得之就甜。志在天地间也像那雨一样。”这都是极言志之体用如水。
 
  朱循天问:“我的心事本来没发表,而你老怎知之甚详,像见我的心肝一般?”先生道:“因我无人无我。人我一体的原故。”这个解答很妙。实际先生是“他心通”了,但不说是他心通,却说“无人无我,人我一体”其实,不达到无人无我,人我一体的境界,是不会出现他心通的。
 
  先生说:“明道的人,虽然知道人的吉凶祸福。但是只指给他一条出路就是了,绝不能明说出来吉凶,明说出来,就算是泄漏道机,不但无益,反要失道,不可不慎。”这是后学们应严格遵守的戒律。
 
  “常人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大人以天下人为亲人。若真能做到极点。不但这个地球上的人物和我为一体。就是三千大千世界里的人物。没有一个不和我为一体的。到那时无处不是我啊!”这段话,等于是先生对自己境界的描述。值得指出的,凤仪先生不是佛教徒,并未读过佛教经典,然而却道出了圆成佛果者心性之底蕴及万类一元之实相(与宇宙大生命合一)。只有达到此境界者,方能体会个中之神髓。
 
  凤仪先生说:“现世界人只知有己而没有人了,这样的就像‘人’字只有一撇,能把对面人的道悟明白了。这好像又添上一捺。成‘人’字了。允恭能用志作人,是在人字上添了一横。已成个‘大’字了。这正合乎‘大学之道’的一句书了。若能到在‘明明德’。就是大字上又添一横。就成个‘天’字了。若能到在与天地相通,顶天立地,那又是冲破了天。而成个‘夫’字了。到这时候,才能够会‘装死’(如如不动)呢。我现在三横都出去了。里边达到纯阳,像太阳一样,这不成个‘春’字了吗。”这段话是藉‘人’,‘大’,‘天’、‘夫’,‘春’五个字的结构,来说明修道的步骤与成果,也正是阐述了四大界达通的历程与归宿,不仅寓意深远,且妙趣横生。
 
  五毒了尽,就是因果了,贪心了尽,就是人间了,意念了尽,才能超出天堂,而登佛国了。这一教导,可视为四大界的基本纲领。五毒即恨怨恼怒烦,五毒化除,即标志着因果了啦。贪心是苦海根,去掉贪心,人间的苦自然了啦。意念了尽,即是伦常圆满无亏,世间的志愿完成,自然就没有不了的意念了。如此,方可上升为志界,四大界达通。
 
志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凤仪先生说:“志界的本性如如不动,光明澄澈,无人无我,一切无说。是无为无不为的。”太上忘情,至人无心,不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心中只有众人,而无自己,毫无气火与阴私。其心愿是托起世上的愚人,使之成佛。志界纯阳无阴,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已达到超凡入圣、了脱生死的圣佛境界。故曰志界是佛国。
 
  因为志界具有大智慧,看破一切,达透因果,所以“如如不动”。他从不为自己打算,不为外境所转移,无我相,无人相。看见众人好,他发欢喜心,看见众人有过错,他发慈悲心,绝不怨人,没有阴私,所以才说“纯阳无阴”(非生理上的阴阳,而是性理上的阴阳),“一切无说”。
 
  志界心中存众生的道,明了佛、神、人、鬼(包括物)之所以成,即掌握其生成变化的规律,然而对后天的财势名利毫无作为,从形象上看是无为的,但在先天上,却有无穷的能量,故曰“无为无不为”。正是体现了老子的“大制不割”,孔子“君子不器”的精神。
 
  志界包涵非常广泛。凡是超出气数,了生脱死者,都可归入志界。志界即是佛界。志界的究竟,便是佛果的圆成。当然,志界里还可分许多层次。不过,能恒常以“志”当人,处处以志界来要求自己者,只可称为“志界人”,但距“志界”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佛家有一句话,叫作“人成即佛成”。先生主张,伦常有缺陷,人道不圆满,是绝达不到志界的。所以先生一贯教人以“尽伦立命,死心化性”为成圣成佛的必由之路。志界是“三界合一”升华的结果。
 
  凤仪先生说:“事坏人不坏,才是志界人。”常人因为事情坏了,事业失败了,往往颓靡忧伤,气馁失望,甚至消沉丧志,一蹶不振,这便是事坏人也随之坏了。志界人正与此相反,以为逆境是锻炼人的好时机,事情虽坏,但自问无愧,内不动心,外不动性,而在道业上,却取得一定的成就。所以坎坷逆境正是千锤百炼的过程。凤仪先生说:“好事坏事都是成我的。”吃亏、忍辱、受屈,正可以给自己消除许多罪业,从反面找好处,存感恩心,这便是以“志”当人。先生说:“志是无烦无恼的,无荣辱,无人我,无分别的,打他,他以为给他增福,他把世界看成是因果的,所以无争。”有人问道:“那么志界人就是傻呵呵的吗?”凤仪先生说:“不对,正是特别的精明啊!可绝不像后天人那样阴谋奸诈啊!”
 
  先生说:“志诚感佛。”志是成佛的根,志真诚了,自然与佛相通。这是先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有亲自体验的。他救杨柏时,大彻大悟,守坟时,诸佛诸祖都来相会,正是志诚的感通。
 
  先生说:“以志行事是真的。”因为用志做人是“纯”的,没有一点掺杂,没有名利得失、情牵物累的干扰,所以他的生命是纯净的。“志界无心”,做了好事,并没有存我要做好事的念头,正是无心为善的“善”,因而无求报酬之心,无表现自己的想法。“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志界人的本色,但并不是为了“成仁”而杀身,也不是为了“取义”而舍生,认为这是分内的事,生死置之度外。所以说以志行事是真的。所谓真就真在“无心”上。
 
  “世界没好,就是我没好”是先生常用以自责的。这正是认世界的“不是”。他以拯救世人为己任,是志界的胸怀,是大慈大悲的体现。菩萨从不责备世人过,见世人有过错,他发慈悲心,以世人之过为己过。先生说:“达到认不是的真处就是佛国。”便是此意。
 
  志界是托底的。先生说:“佛居在低处。”常常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先生为了潜心求道,考察民情,寻觅知音,曾乞讨访道。释迦牟尼佛为了度化世人,以乞食为生。《金刚经》开宗明义便让我们知道“世尊乞食于舍卫大城”。这是有力地说明了真正学道、修道者,必须“矮到底,穷到底”,要和荣华富贵名利地位的思想彻底绝裂,常常和下层社会人打交道,“托起愚人”。这乃是志界的一大特色。所以先生说:“我翻世界(彻底改造社会)以李永成(最愚笨的人)打底。”
 
  为什么说志界人是“太上忘情”呢?似乎从表面上看志界人冷漠无情,不关心他人。但他所关心的是全面的,是关心他人的心性,不单纯关心人的身界,而是关心人的三界,所以往往不易被人感觉到。
 
  人生处在极度艰难的境地,甚至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进也不能,退也不成的时候,惟一出路,便是用“志”。定在“志”上,巍巍不动,内心有正确的主宰,毫无妄贪妄求之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了正义,坚持到底,不动心,不退转。如此方能显出志界人的价值。好事坏事都牵不动,自然不遭魔。所以先生说:“志是擎天柱,志是降魔杵。”
 
  生死离别是世人最大的痛苦,但又是任何人也逃脱不了的。而志界人对此却看得很平淡,处之泰然,认为这是大自然规律。再美满的家庭、和好的夫妻,总要有离开的一天。世上没有永久不散的筵席,况且用“生死一如”因果规律的观点来看,生死聚散是有一定因缘的,是正常现象。有生必有死,而死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实际上,宇宙大生命是不生不灭的,何必啼号哭泣、痛不欲生!所以志界人能看破一切,放下一切,其处事的心理和生活情态,往往与常人相反,故不易被人们所理解。
 
  凤仪先生说:“真到走界,半点气火也没有,只剩真乐了。”这是“去习性,化禀性,止宿命,了阴命”,不断拨阴取阳,提高精神境界的结果。气火是造成人生烦恼的根本原因。修道者通过积功累德和人事磨练,洗刷掉蒙在心性上的尘垢,清除精神上的垃圾,天性得到复明,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所以只剩真乐了。所说的真乐和世俗的物欲之乐,是截然不同的。物欲之乐是依附于物质之乐,是满足人欲之私的乐。这种乐来自身外,是幻假不常的,而且必将带来苦的后果。因为这种外部条件一旦失去,便苦不堪言了(如丢掉官位,失去财产等)。志界的乐是来自本身的性天之乐,是没有“苦因”的乐,不假外求的,不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并不会影响其乐,故谓之真乐。这是无法用世俗的观点来理解的。
 
  世俗之乐是着意在“有”字上,“有”必然有得有失。而志界之乐是落实在“无”上,一切皆无,与世界合一,当然就没有得失了。世俗之乐正因为“有”,有财产、有名利、有地位、有权势,心上的压力重重,患得患失,所以乐后必苦。而志界的心里,不仅无权无位,无财无势,连“我”都无,“本来无一物”,当然也就无任何挂碍了,无挂碍,自会清净圆明,永保其乐。孔子说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正是体现了志界的真乐。
 
  志界是达全体的,圆通无碍,对于人和物的道,都一目了然。先生说:“志界的人对他人的道都知道,所以不替人着急,因为既然知他的道,就知他早晚必能归在道上。像麦子和高粱,种的日期差不远,而五月收麦,八月收高粱,农人也不着急,正因为知道物各有时呢。”所说的知他人的道,即是了解其性、心、身的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洞明其前因后果,勿忘勿助,循循善诱,方可取得预期的效果。
 
  “存佛心,说佛话,行佛事,当体成真,就是佛了。”是先生教导后学们学道学佛的重要纲领。换言之,即是存志界心,说志界话,行志界事,就是志界了。当然不是像说的那么简单,必须经过刻苦的修学,严格的要求,使自己的生命改造成为佛的样子,自然就是佛了。这主要说明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必须达到相当高的精神境界,才有成佛的可能。也就是说,要想死后成佛,必须活着的时候,就达到了佛的境界,不求死后成佛,也必然是佛了。如果生前仍然贪恋尘缘,烦恼未断,因果不了,尽管你下过什么样的“功夫”,妄想死后成佛,那是自欺欺人,断难如愿的。
 
  古往今来,人类发展史中,总有一些出类拔萃的觉者,他们不仅是做人的榜样,更为人类踩出一条通往超凡入圣的途径。他们是志界的典范。先生说:“五教的圣人,没有不是拿志当人的。像孔子困于陈蔡,仍然坦荡自如,弦歌不辍,正是用志;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逆牟尼过去世被人割解肤体,还是说我成佛先度你。他们这种精种,各教主不都是相同的吗。我常说五教一家,正是说他们的精种是相同的啊!”
 
  凤仪学说,初读起来,似乎理论广博,却语言浅俗。然而通读起来,可发现其学说确是完整体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躬行实践,可使人臻于至善。那么其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呢?我们在学习本篇时,便可领悟,其核心就是四大界中的“志”。这个“志”不仅是目的,同时也包涵着原则、途径和方法,是先生的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随地用“志”来衡量自己,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先生说:“我平素是自守用志,待人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