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程简介
- 000课程预览
- 00序言
- 0内容概览
- 01知识点1正数负数和0
- 02知识点2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 03知识点3数轴及三要素
- 04知识点4.相反数
- 05知识点5绝对值
- 06知识点6多重符号的化简
- 07知识点7有理数比大小
- 08补充知识点1无理数和实数
- 00课程预览
- 0内容概览
- 1有理数比大小(复杂)
- 2专题2数轴的相关问题
- 00课程预览
- 0内容概览
- 01知识点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 02知识点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及巧算
- 03知识点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 04知识点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的运算基础篇)
- 05知识点5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 06知识点6倒数
- 07知识点7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及巧算
- 08知识点8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 09知识点9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 10知识点10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 11知识点11乘方
- 12知识点12五则混合运算
- 13知识点13科学计数法与近似数
- 00课程预览
- 0内容概览
- 1专题1裂项求和法
- 2专题2与乘方相关的计算
- 3专题3与绝对值相关的计算
- 00课程预览
- 0内容概览
- 1知识点1列代数式
- 2知识点2求代数式的值
- 3知识点3反比例关系
- 00课程预览
- 0内容概览
- 1专题1整体求值
- 2专题2数位问题
- 3专题3程序框图问题
- 4专题4探索规律问题(代数式提高篇)
- 5专题5定义新运算
- 00课程预览
- 0内容橄榄
- 1知识点1单项式(整式的加减基础篇)
- 2知识点2.多项式
- 3知识点3.整式
- 4知识点4.同类项
- 5知识点5.整式的加减
- 0内容概览
- 1专项1.不含某项或取值无关问题
- 2专题2整体求值问题
- 3专题3.绝对值化简问题
- 4专题4.整式加减与图形
- 5专题5.整式加减的应用
- 000课程预览
- 00内容概览
- 0情景引入
- 2知识点2等式的性质
- 3知识点3解一元一次方程
- 4知识点4简单应用题
- 0内容概览
- 1专题1含参方程
- 2专题2整数解问题
- 3专题3恒等式与方程
- 4专题4绝对值方程
- 5专题5应用题~0如何设元找等量关系
- 6~1行程问题
- 7~2经济问题
- 8~3抽象工程问题
- 9~4配套问题
- 11~6盈不足问题
- 12~7年龄问题
- 13~8积分问题
- 14~9比例型问题
- 15~10数字问题
- 16~11方案选择问题
- 17~12分段计价问题
- 000课程预览
- 00序言
- 0内容概览
- 1知识点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认识
- 2知识点2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 3知识点3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 4知识点4点线面体
- 5知识点5直线射线线段
- 6知识点6尺规作图
- 7知识点7角
- 00课程预览
- 0内容概览
- 1专题1数点线面角
- 2专题2正方体的展开图与三视图
- 3专题3复杂线段关系问题
- 4专题4复杂角度关系问题
- 5专题5钟表指针问题
- 1与绝对值相关的计算分析题
- 2绝对值的非负性
- 3一个特殊的绝对值相关代数式
- 4绝对值化简问题
- 5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 6一道绝对值相关的综合分析题
- 00课程预览
- 0方法与类型讲解
- 1类型一匀速直线运动 例1(等和差倍分商)
- 3类型一匀速直线运动 例3(等和差倍分商)
- 5类型一匀速直线运动 例5(定值问题)
- 7类型一匀速直线运动 例7(定值问题)
- 8类型一匀速直线运动 例8(定值问题)
- 9类型一匀速直线运动 例9(定值问题)
- 10类型一匀速直线运动 例10(定值问题)
- 11类型一匀速直线运动 例11(定值问题)
- 12类型二线段运动例12
- 13类型二线段运动例13
- 14类型二线段运动例14
- 15类型三变速折返(挡板)运动例 15
- 16类型三变速折返(挡板)运动例 16
- 17类型三变速折返(挡板)运动例 17
- 0课程预览
- 1处理动角问题的两个方法
- 2如何表达射线
- 3完美状态下表达角和角平分线
- 4角与角平分线的修正(难)
- 5平角突变自己悟
- 6动角问题的常见类型及难度等级
- 7类型一常规作图例123
- 8类型一常规作图例4
- 9类型一常规作图例5
- 10类型二完美贴合例6
- 11类型二完美贴合例7
- 12类型二完美贴合例8
- 13类型二完美贴合例9
- 14类型二完美贴合例10
- 15类型二完美贴合例11
- 16类型二完美贴合例12
- 17类型三角度修正例13
- 18类型三角度修正例14
- 19类型四角与角平分线修正例15
- 20类型四角与角平分线修正例16
- 21类型四角与角平分线修正例17
- 22类型四角与角平分线修正例18
- 23三部曲如何写过程
一、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
正数与负数:引入负数是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收入用正数表示,那么支出就用负数表示。像温度高于用正数,低于用负数。
有理数的定义和分类: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有正整数、、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可以通过列举具体数字让学生区分,如是正整数,是负整数,是正分数,是负分数。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与减法:
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如,,;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如,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如。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例如,,。
乘法与除法: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例如,,,。任何数与相乘都得。
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例如,,。
乘方: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例如,(个),。
二、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例如,,,都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如的系数是,的系数是;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如的次数是,的次数是。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例如,是多项式,它的项分别是、、,其中是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如的次数是。
整式的加减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例如,与是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就是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如。
去括号与添括号:去括号法则是括号前面是 “+”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 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面是 “-”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 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例如,,。添括号法则与去括号法则相反。
整式加减的步骤: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例如,计算,先去括号得,然后合并同类项得。
三、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例如,是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标准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标准形式是(),如是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例如,解方程,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中含有相同未知数的项合并。如在中,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如,两边同时除以得。
四、几何图形初步
几何图形: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以及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例如,展示一个魔方(正方体)和一张纸(平面图形),说明它们的区别。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通过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画出相应的视图。例如,观察一个长方体,从正面看是一个长方形,从左面看也是一个长方形,从上面看是一个长方形。
点、线、面、体: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例如,笔尖在纸上移动形成线,汽车雨刮器在挡风玻璃上摆动形成面,把一个半圆绕着它的直径旋转一周形成球。
直线、射线、线段:
概念和表示方法: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如直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用射线的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如射线;线段有两个端点,用两个端点来表示,如线段。
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例如,在墙上钉木条,至少需要两个钉子,这体现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人们走路时,往往会选择最短的路线,这体现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角:
角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字母写在中间),如;也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如;还可以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表示,如、。
角的度量和运算: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角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例如,计算,先算度相加,再算分相加,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