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1力
- 7.1.2力的作用效果
- 7.1.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 7.1.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7.2.1弹力-知识点
- 7.2.1弹力-习题
- 7.2.2弹簧测力计-知识点-题1
- 7.2.2弹簧测力计-题2
- 7.3.1重力7.3.2重力的大小-知识点
- 7.3.2重力的大小-题1
- 7.3.2重力的大小-题2
- 7.3.3重力的方向
- 7.3.4重心
- 7.3.5重力的由来
- 8.1.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8.1.2牛顿第一定律
- 8.1.3惯性-知识点
- 8.1.3惯性-题1
- 8.1.3惯性-题2
- 8.1.3惯性-题3
- 8.2.1平衡状态
- 8.2.2二力平衡的条件
- 8.2.3二力平衡的应用-基础
- 8.2.3二力平衡的应用-进阶1
- 8.2.3二力平衡的应用-进阶2
- 8.2.3二力平衡的应用-题1
- 8.2.3二力平衡的应用-题2
- 8.2.3二力平衡的应用-题3
- 8.2.4番外-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 8.2.5番外-多力平衡
- 8.2.6番外-整体法隔离法初探
- 8.2.7番外-加速减速问题
- 8.3.1滑动摩擦力-1方向
- 8.3.1滑动摩擦力-2大小
- 8.3.2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 8.3.3番外-静摩擦力
- 8.3.4习题课-1无摩擦
- 8.3.4习题课-2摩擦力的方向
- 8.3.4习题课-3竖直的摩擦力
- 8.3.4习题课-4鞋 车轮 传送带
- 8.3.4习题课-5摩擦力的大小1
- 8.3.4习题课-5摩擦力的大小2
- 8.3.4习题课-5摩擦力的大小3
- 8.3.4习题课-6摩擦力实验题
- 8.3.4习题课-7组合体受力分析1
- 8.3.4习题课-7组合体受力分析2
- 8.3.4习题课-7组合体受力分析3
- 8.3.4习题课-8加速减速问题
- 8.3.4习题课-9斜面上的摩擦
- 9.1.1压力
- 9.1.2压强-知识点
- 9.1.2压强-计算基础
- 9.1.2压强-基础习题
- 9.1.3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 9.1.4压强计算-1压力、比例
- 9.1.4压强计算-2受力面积
- 9.1.4压强计算-3新的公式
- 9.1.4压强计算-4压强的变化
- 9.1.5压强计算plus-1拆解分析
- 9.1.5压强计算plus-2比例问题plus
- 9.1.5压强计算plus-3切割1
- 9.1.5压强计算plus-3切割2
- 9.1.5压强计算plus-4叠放
- 9.1.5压强计算plus-5切割+叠放
- 9.2.1液体压强的特点-知识点
- 9.2.1液体压强的特点-题
- 9.2.2液体压强的大小-知识点
- 9.2.2液体压强的大小-题1
- 9.2.2液体压强的大小-题2
- 9.2.3综合-1一定面积上的液体压力
- 9.2.3综合-2液体压强公式灵活选择
- 9.2.3综合-3四种问法
- 9.2.3综合-4液体的重力和对容器底的压力的关系
- 9.2.3综合-5等高点压强
- 9.2.4番外-帕斯卡定律
- 9.2.5连通器
- 9.3.1大气压强的存在-知识点
- 9.3.1大气压强的存在-题
- 9.3.2大气压的测量-知识点
- 9.3.2大气压的测量-题1
- 9.3.2大气压的测量-题2
- 9.3.2大气压的测量-题3
- 9.4.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点
- 9.4.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题
- 9.4.2飞机的升力
- 10.1.1浮力-知识点
- 10.1.1浮力-题
- 10.1.2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知识点
- 10.1.2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题
- 10.2.1阿基米德的灵感
- 10.2.2浮力的大小-知识点
- 10.2.2浮力的大小-题-1基础计算
- 10.2.2浮力的大小-题-2浮力定性比较
- 10.2.2浮力的大小-题-3实验-基础
- 10.2.2浮力的大小-题-4图像问题
- 10.2.2浮力的大小-题-5密度问题1
- 10.2.2浮力的大小-题-5密度问题2
- 10.2.2浮力的大小-题-6实验-综合
- 10.2.2浮力的大小-题-7上点难度
- 10.3.1物体的浮沉条件-知识点
- 10.3.1物体的浮沉条件-题-1浮沉状态判断1
- 10.3.1物体的浮沉条件-题-1浮沉状态判断2
- 10.3.1物体的浮沉条件-题-2浮力定性比较
- 10.3.1物体的浮沉条件-题-3浮沉与密度1
- 10.3.1物体的浮沉条件-题-3浮沉与密度2
- 10.3.1物体的浮沉条件-题-3浮沉与密度3
- 10.3.1物体的浮沉条件-题-4漂浮与密度
- 10.3.1物体的浮沉条件-题-5漂浮与阿基米德原理
- 10.3.2浮力的应用-知识点
- 10.3.2浮力的应用-题-1船和潜水艇
- 10.3.2浮力的应用-题-2其他船和密度计
- 11.1.1力学中的功
- 11.1.2 功的计算-知识点
- 11.1.2 功的计算-题-1基础计算
- 11.1.2 功的计算-题-2估算做功比较做功
- 11.2.1功率-知识点
- 11.2.1功率-题-1功率的理解
- 11.2.1功率-题-2基础计算
- 11.2.1功率-题-3比较功率
- 11.2.1功率-题-4图像问题
- 11.2.1功率-题-5汽车功率
- 11.2.1功率-题-6估测功率
- 11.3.0能
- 11.3.1动能-知识点
- 11.3.1动能-题
- 11.3.2势能-知识点
- 11.3.2势能-题-1重力势能
- 11.3.2势能-题-2弹性势能
- 11.4.1机械能及其转化-知识点
- 11.4.1机械能及其转化-题-1-机械能
- 11.4.1机械能及其转化-题-2-机械能转化
- 11.4.1机械能及其转化-题-3-机械能守恒
- 11.4.1机械能及其转化-题-4-弹簧问题
- 11.4.1机械能及其转化-题-5-机械能不守恒
- 11.4.2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 12.1.1杠杆-知识点
- 12.1.1杠杆-题-理解杠杆和画力臂
- 12.1.2生活中的杠杆-知识点
- 12.1.2生活中的杠杆-题
- 12.1.3杠杆的平衡条件-知识点
- 12.1.3杠杆平衡-题-基础计算-1
- 12.1.3杠杆平衡-题-基础计算-2
- 12.1.3杠杆平衡-题-判断关系
- 12.1.3杠杆平衡-题-杠杆再平衡
- 12.1.3杠杆平衡-题-最小力
- 12.1.3杠杆平衡-题-动态平衡-1
- 12.1.3杠杆平衡-题-动态平衡-2
- 12.1.3杠杆平衡-题-图像问题
- 12.1.3杠杆平衡-题-杠杆平衡实验
- 12.1.3杠杆平衡-题-综合计算
- 12.2.1定滑轮和动滑轮-知识点-1
- 12.2.1定滑轮和动滑轮-知识点-2
- 12.2.1定滑轮和动滑轮-题-1滑轮基本性质
- 12.2.1定滑轮和动滑轮-题-2滑轮受力分析
- 12.2.1定滑轮和动滑轮-题-3滑轮功和功率
- 12.2.2滑轮组-知识点
- 12.2.2滑轮组-题-1滑轮组基本性质1
- 12.2.2滑轮组-题-1滑轮组基本性质2
- 12.2.2滑轮组-题-2滑轮组受力分析1
- 12.2.2滑轮组-题-2滑轮组受力分析2
- 12.2.2滑轮组-题-3滑轮组功和功率
- 12.2.2滑轮组-题-4滑轮组综合计算
- 12.2.3番外-轮轴和斜面
- 12.3.1有用功和额外功-知识点
- 12.3.1有用功和额外功-题
- 12.3.2机械效率-知识点
- 12.3.2机械效率-题-1-认识机械效率
- 12.3.2机械效率-题-2-机械效率简单计算
- 12.3.2机械效率-题-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
- 12.3.2机械效率-题-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
- 12.3.2机械效率-题-4-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 12.3.2机械效率-题-5-比较机械效率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基础知识复习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竖拉数值计算-1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竖拉数值计算-2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竖拉数值计算-3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竖拉数值计算-4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竖拉数值计算-5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横拉数值计算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没有数儿的计算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滑轮组与图像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滑轮组与浮力
- 12.3.3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其他问题
- 12.3.4斜面机械效率计算
- 12.3.5番外-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 12.3.6番外-杠杆的机械效率
- not the end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的重点知识讲解:第七章 力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其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计算公式为\(G = mg\),其中G表示重力,m表示物体质量,g通常取\(9.8N/kg\)。第八章 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二力平衡:当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这两个力相互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第九章 压强压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p=\frac{F}{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则相反。液体的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 \rho gh\),其中\(\rho\)表示液体密度,h表示液体深度。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第十章 浮力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公式为\(F_{浮}=G_{排}=\rho_{液}gV_{排}\),其中\(\rho_{液}\)表示液体密度,\(V_{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该原理也适用于气体。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当\(F_{浮}>G\)时,物体上浮;当\(F_{浮}=G\)时,物体悬浮;当\(F_{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