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读懂《金刚经》!
- 金刚经 先导片|我们为什么总是有很多烦恼?
- 金刚经01|《金刚经》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 金刚经02|为什么读《金刚经》时内心会很喜悦?
- 金刚经03|《金刚经》中这八个字,让一代禅宗祖师开悟
- 金刚经04|《金刚经》的三句义太高深?一条视频搞懂它
- 金刚经05|菩萨和众生的关系是什么?
- 金刚经06|我们为什么要帮助别人?
- 金刚经07|我们为什么觉得佛像庄严?
- 金刚经08|为什么拜佛的人多,信佛的人却很少?
- 金刚经09|测一测你在觉悟的哪一层?
- 金刚经10|有钱人更容易积累福德吗?
- 金刚经11|修佛就是打怪升级吗?
- 金刚经12|为什么人世间我们在意的种种,总是不能长久?
- 金刚经13|为什么说《金刚经》能帮助人一生?
- 金刚经14|做人有烦恼,这是好事!
- 金刚经15|如何把《金刚经》运用到生活中?
- 金刚经16|读《金刚经》会流泪?
- 金刚经17|为什么有人诵《金刚经》三千遍,也没有用?
- 金刚经18|为什么不要轻视读《金刚经》的人?
- 金刚经19|被别人伤害,谁能做到不愤怒?
- 金刚经20|佛和普通人眼中的世界,有什么区别?
- 金刚经21|这样施舍,不是功德?
- 金刚经22|佛不是神,是什么?
- 金刚经23|佛经不是佛陀讲的?佛经是从哪里来的?
- 金刚经24|佛法也是相,别执了!
- 金刚经25|佛陀:天下所有的人根本上都是可怜的!
- 金刚经26|什么是真正的福?
- 金刚经27|佛不度众生,谁来度?
- 金刚经28|终日拜佛,反而离佛越来越远?
- 金刚经29|“佛系”其实很积极?!
- 金刚经30|做好事,应不应该期待回报?
- 金刚经31|为什么有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过得很快乐?
- 金刚经32 | 佛学如何破除西方唯物主义?
- 金刚经33 | 《金刚经》:是非可以说清楚吗?
- 金刚经34 |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王德峰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在哲学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对《金刚经》也有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以下是对王德峰解读《金刚经》的一些主要观点的介绍:
《金刚经》的核心定位
王德峰教授指出,《金刚经》的核心价值并非高校课堂上的学术训诂对象,而是直指 “见性成佛” 的禅宗修行实践指南。禅宗传承中,五祖弘忍以《金刚经》取代《楞伽经》作为印证心法的根本依据,六祖慧能的开悟历程更是直接体现了这部经典的实践性。
“三句义” 与破除实体观念
《金刚经》中有 “三句义”:“如来说,世界”“皆非世界”“是名世界”。王德峰认为,这三句义最重要的信息是告诉我们要破除实体观念。西方的宇宙观是实体的宇宙观,不断追问世界成立的实体基础;而中国的世界观是 “缘起性空”,世界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并非由实体组成。“如来说,世界” 是随顺世俗谛,承认现象的相对存在;“皆非世界” 是进入胜义谛,揭示现象的空性本质,因其依赖因缘而无自性;“是名世界” 则是立足中道,在空性中安立缘起假名。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金刚经》中的重要语句。王德峰解释说,“住” 是 “住相”,即人们把世界上的事物和人区分出高低贵贱,停留在这种区分里就是 “住相”。如果不住相,本心就会显现,即 “而生其心”,这个本心是 “清净的心”。人们通常会因为 “住相” 而产生各种念头和情绪,如贪心、嗔心、疑心等,而当 “无所住” 时,与他人的互动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流动,生起的一切心都是清净心。
破相显性的修行本质
王德峰强调,禅宗 “发明心地” 的法门直指 “本心即佛”,无需依赖外在仪轨或概念体系,全凭当下顿悟,这与《金刚经》“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的精神一脉相承。“应无所住” 的核心在于破除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的四重迷障,甚至连 “法相” 亦予破除,真正的般若智慧需超越 “有”“空” 二边,直达 “中道”。
总之,王德峰对《金刚经》的解读,始终紧扣 “破相显性、无住生心” 的禅宗真机,将这部经典从神圣殿堂拉回日常生活,给予人们一种破除迷障的生命方法论。